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须弥山石窟:佛教史上的一笔重要遗产

宁夏南部的固原地区,遍布着黄土山脉和丘陵,就在固原县城西北55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六盘山的支脉,裸露着红色砂岩体,丛生着绿色植物。这座山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须弥山,经过历朝历代佛教徒们的祈愿与营造,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宁夏南部最重要的佛教圣地,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笔重要遗产。

须弥山南北长1800米,东西宽700米,有132座石窟分散开凿在山麓的东南向崖面上,从南向北可以分为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8个区域。这些石窟创于北魏,兴盛于北周和唐代,直到明代,仍然有开凿活动。

在子孙宫区的崖面上,第14、24、32窟都是方形平面的中心塔柱窟,这里的塔柱更像方形的楼阁式宝塔,少的有3层,多的可达7层,在塔柱体的每层四面都开龛造像。这三窟中的佛教人物大都面型清瘦、身材修长,属于北魏晚期的艺术风格。而其中也有一些佛像宽大服装的表面,有着排列密集的衣纹线,这则是北魏时期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地方雕刻艺术特色了。

明代以前,固原地区一直称做原州,明代时才改为固原。1983年,考古工作者在固原县发掘了北周的原州刺史李贤墓,出土了波斯萨珊王朝的镏金银壶和陶俑、壁画等大量珍贵文物,曾经在文物考古学界轰动一时。这位李贤和西魏、北周的统治者宇文氏家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北周政权的奠基人宇文仄还曾经将两个年幼的儿子寄居在李贤家达6年之久,周武帝宇文邕西巡到原州时,曾亲自驾临李贤的宅第。用李贤这样地位显要的人物监察原州,足见这里已被北周统治集团看做是军事重镇和后方基地了。而这段时期开凿的石窟,也以可观的数量、宏大的规模、精湛的技艺在须弥山石窟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须弥山的北周洞窟主要分布在圆光寺和相国寺区,第45、46、48、51等窟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些北周的石窟仍然是方形平面的中心塔柱窟形式,与北魏时期塔柱体四面每层都开龛造像所不同的是,其塔柱体每面只开出一个大龛,龛内雕造了大型的佛与菩萨像。佛像面相方圆,双肩宽厚,完全摆脱了北魏佛像清瘦的样子,形成了北周特有的厚重敦实的造型风格。同时,这些石窟里都有布满壁面的浮雕装饰,其中第45窟的顶部四坡面都以陪衬着忍冬叶的香炉为中心,两旁是一对相向舞动的伎乐飞天,手持乐器,飞天之间是一个化生童子。中心柱座的四角各雕着一个象头,象征着四头大象承托着沉重的塔座。在柱座的每面还分别雕刻了八身伎乐人物,他们有的吹横笛,有的弹琵琶,有的奏箜篌,正在欢快地演奏着美妙的佛国音乐。

第51窟由主室、前室和左、右室组合而成,是须弥山形制独特、规模最大的一座中心塔柱窟。主室高约10米,宽14.6米,进深12.5米。主室后壁并排端坐在长方形坛上的3尊佛像,都高达6米许,不愧为我国北周石窟艺术中的杰作。遗憾的是,1920年的海原大地震使窟室受到了严重破坏。

唐代是须弥山石窟艺术的繁荣期,保存至今的窟龛数量最多,内容也最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大佛楼、相国寺、桃花洞三区。第105窟俗称桃花洞,是我国石窟中较为罕见的一所唐代中心柱窟,在中心柱的每一面,除北壁里龛仅雕了一尊立佛外,其余各龛都有主佛像和胁侍菩萨像。这些菩萨像的头顶梳着高高的发髻,身上绕着飘带,形体优美,亭亭玉立,展现了大唐特有的艺术风采。在相国寺区,还分布着一系列成组的唐代佛殿窟,它们一般是方形平面,沿着正、左、右三壁设置有倒凹字形的宝坛,在坛上雕着佛与胁侍弟子像。这种窟是提供给僧侣们拜佛讲经说法用的,在窟的下方,还分散着成组的僧房和修行用的袢窟,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崖间寺院体系。

须弥山石窟中还保存了一些宋、西夏、金、明各朝代的汉文题记,在松树洼区还有几座明清时代雕成的藏传佛教塔,对于我们了解这处石窟群的历史与演变也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