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寒同山:传承七百年的道教圣地
在山东莱州,寒同山被民间誉为仙山。七百多年前,全真七子中的刘长生和丘处机曾先后在此修道求仙,留下中华道教薪火,传承至今,仍有后人遵聆祖训、甘守寂寞、世代守山。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莱州市区南20华里处的寒同仙山,追寻七百年前全真七子在此修道养生的求仙足迹。寒同山西接云峰山、高望山,三山九峰,一脉相连。古人有诗赞之曰:“郁纤连嶂秀,万壑荫松风。平望倚苍翠,悬崖虎豹丛。古洞流白云,迤逦挂长虹”,自古以来,就是道家修真之地。山上,共有元代开凿完成的石窟7处,造像37尊,俗称“神仙洞”。1985年4月,寒同山摩崖石窟造像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掖县全志》载:“寒同山……有洞七,镶诸仙石像四十有九。山阴有姑洞,亦石像,元时皇姑学道之所”。神仙洞在山阳有六洞,分上下两层。上层四洞略大,下层两洞较小,每洞都有一个玄妙的名字。由东至西,下层两洞分别是刘祖洞,主祀刘长生;披云洞,主祀披云真人宋德芳;上层为五祖洞,主祀吕洞宾、王重阳、王玄甫、钟离权、刘海蟾五仙;三清洞,主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虚皇洞,主祀太虚之神;西首则为长春洞,洞内一仙独尊,与其他雪花白大理石雕刻不同,该造像为卧像剔地雕成,身长两米,头戴道冠,合掌托腮,双目沉闭,嘴角松弛,侧卧石床之上,正值一鼾刚息,一鼾即来之际,雕工纤毫毕现,神态惟妙惟肖。民间传闻称此雕像为道祖陈抟,并将此雕像称之为“陈抟大睡觉”雕像,传陈抟老祖因好打人间不平,被上天责难,一气之下,来此长睡不醒———但莱州市旅游局副局长姜宏德表示,这一民间传闻并不可靠。据地方史志记载,该雕像应为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山阴一洞,则是元代的一位皇姑修真之所。寒同山神仙七洞中,以三清洞间量最大,纵深7.4米,阔5.8米,高2.6米。石窟内顶上有盘龙悬雕,三清洞内是二龙戏珠,虽经长期香火烟雾熏染,依然能分辨出盘龙悬雕上的彩绘颜色。虚皇洞内的巨龙浮雕凸起20厘米,仰而视之,云翻龙腾、活灵活现。对于神仙洞最初的开辟建造者,莱州市作家协会主席杨黎明曾做过详细考证,认为始开者为著名全真教随山派创始人刘长生,而修成者则是刘长生弟子、莱州籍道士宋德芳。金末元初,宋德芳为传播道教文化,弘扬道教思想,带领其追随者在莱州寻仙境、开神洞以辟道场圣地,曾在莱州马山东山坡凿修一洞,也称“神仙洞”、“南天门”,后人又增修“竹林寺”,香火盛极一时;后来,又承师命,在寒同山山阳崖壁上选穴开洞,即是现在的寒同山神仙洞。神仙洞辟成后,全真教著名六师、七真人中的丘处机和刘长生等都曾在此坐观修真,并从这里率徒周游全国。杨黎明说,在寒同山山脚至山腰神仙洞附近,原有道观、庙宇数处,还建有阁楼戏台,现遗址尚存。神仙洞之西南山下,遗有“神山万寿宫碑”,记载了神仙洞开凿经过和当时全真教的活动状况,并刻有“本宫宗源图”,是研究金元时期全真教难得的珍贵资料。
- 上一篇:道教发源地拟投10亿 建全国最高老君像
- 下一篇:新疆昌吉最早的清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