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藏戏面具探秘 

藏戏面具是藏族历史传承的产物,同时也是藏族悠悠历史发展文明的真实写照。藏戏面具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表情艺术,其分类如下:即原始祭祀面具、藏戏面具、宗教面具、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四大类。按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可分为原始祭祀面具、宗教面具、藏戏面具、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四大类,其中宗教面具又可分为“羌姆”面具和“悬挂”面具两类。原始祭祀面具源于藏族原始宗教、苯教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和图腾崇拜,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原初的思维观念,审美情趣及文化特征。游牧方式生存的远古藏族先民,与其相依存的牛、马、羊、犬、狮、虎、黄鸭、崖雕等世间飞禽走兽有着极其密切关系,给这些千奇百怪的灵物都赋于了神奇的色彩,成为藏族先民心灵中信仰崇拜和祭祀的保护神。也成为藏族祭祀面具的主要表现内容。民间歌舞、说唱面具主要用于各种民间民俗节庆、宗教节日、祭祀等的表演活动,早期的藏族民间歌舞、说唱面具仅是对人物、动物特征的模仿。随着佛教文化的影响,特别是藏传佛教艺术的兴盛,藏族民间面具艺术的造型语言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制作材料、制作方式也愈加丰富多彩,艺术性更加鲜明突出。宗教面具在藏地面具中占有绝大比例,有藏地原始宗教,苯教、藏传佛教的寺院羌姆面具和寺院中悬挂和供奉的面具。宗教羌姆面具表现的内容为:佛、菩萨、高僧、师祖、圣人外,主要为各类护法神祗所组成的强大陈容。在藏传佛教寺院密宗殿里还有一大批用于供奉,祭祀,祈祷和作为佛教的保护神的宗教面具,这类面具有的被着以盛装,全身披挂,手执法器,象出征迎战的猛将,被一排排挂在昏暗的墙上、柱子上,与四周深色底子上所绘的密宗壁画、供奉的密宗雕塑,相互映衬,浑然一体,成为神灵共处的世界。藏戏面具艺术亦是藏戏的重要组成部份,同宗教面具一样,是藏族远古文明的创造性产物,是一定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形形色色的社会现实的真实生动的写照。然而,随着宗教的不断渗入,藏面具又可分为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3种主要形式。跳神面具是伴随着跳神仪式发展而来的,每逢宗教节日都要举行这种仪式,以降服鬼怪,驱邪镇魔。它注重虚幻的宗教精神,表现一种庄严的气氛。凭借面具的形象及人的表演而加深其宗教影响,从而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作用于社会。跳神者所戴面具有鬼怪、仙人、法王、各种保护神、动物图腾等。跳神面具为立体雕塑面具,也有少量平面布面具,品种有皮、木、铜、泥、布等各类。皮面具多为早期面具,如《藏汉史集》中提到的“犀牛面具”;金属面具多用薄铜皮制成。藏戏面具分为立体和平面两种形式。它在藏面具中最富有艺术情趣。公元14世纪,唐东波倡导藏戏,他根据自己的脸谱塑造了“温巴(猎人)面具”。藏戏面具早期为蓝、白两种,用山羊皮制成。后期有些改用纸或布板等制成。面具根据藏戏情节,要求有国王、仙人、妖女和王妃等。悬挂面具多用泥、皮革、纸浆等,置于寺庙殿墙、梁上让人们供奉膜拜。面具面谱有护法神、明王明妃、地方神等;另外还有“赞”(男鬼)、“帕姆”(女鬼)等不同等级的“坷儿”属“随奴”范畴。最接近现实又表现现实的宗教面具是一批被称作介波(鬼王)、赞(山妖)、巴姆(魔女)的鬼卒面具,这类面具充分显示了藏族宗教极为特殊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藏族悠久的远古文明是藏戏面具的灵魂,而广袤若群星般璀璨的雪域极地民间文化是藏戏面具艺术生存的沃土。藏戏面具艺术总体风格仍保持并发扬了原始祭祀艺术和远古民间面具艺术简练的优势,充分运用兽皮、牛羊皮、毛线等材质本身呈现出的原始粗犷、质朴自然的原生态之美。造型的抽象、色彩的洗练,表情的夸张,制作的即兴发挥,反之宗教面具严肃的浓墨重彩,精致考究的手法塑造的荒诞怪异,都给人以浪漫的奇幻之感。总之,藏戏面具艺术是构成藏族传统文化群体艺术的组成部份,它以特定的艺术表达语言,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格和乡土艺术魅力,成为藏族人民乃至世界上其它地区和民族共同喜闻乐见的神奇绝妙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