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科普

历史科普

古代是如何计算时间的

漏壶是用滴水的容器来计时的,漏壶属于等时性的计时工具,就是将时间分作相同的等分,类似于现在的钟表。

漏壶的构造历代不尽相同。

壶数少则三个,多则五个,壶的方圆大小各代有异,各壶的名称也不一样。

据《大清会典》所载壶制,通常上边有播水壶三个,口呈方形,最高的一个叫日天壶,其次的一个叫夜天壶,再次的一个叫平水壶。以上三个壶,从上到下,各边的宽和深都依次递减一寸(约3.3厘米)。

在平水壶下边稍后一点有一个分水壶,其大小与平水壶一致。最下面一个圆筒形的叫受水壶,放在架前平地上。

每个壶都有盖,三个播水壶前端近底边的地方都设有一个开口,依次流漏到受水壶。平水壶后端近上边的地方开一个口,水多了就泄到分水壶去,使平水壶内的水面始终保持恒定。

这是漏壶构造上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这样,当它下边出口的横断面积有一定的时候,它在一定的时间内流到受水壶的水量才能保持一定,所谓“以平其水而均其漏”,运用这一原理以得到等时性。

清初改为一日种就是大家都见过的沙漏。九十六刻,一刻相当于15分钟。漏刻又分为昼漏和夜漏两种,以太阳的出没为分,冬至夜漏六十刻,夏至夜漏四十刻,春分秋分昼夜均为五十刻。关于昏旦时间,很早就作了规定,秦汉之前规定日没后和日出前三刻为昏旦时间,秦汉之后改为两刻半,遂沿用至明末。

漏壶计时始于什么时候,无法考证。目前最早的记载是《周礼·夏官》:“挈壶氏悬壶以水火守之,分为日夜。”挈壶氏是掌管刻漏的官,水火是指备水及时往壶里添加,备火是照明和防止水温太低。

由于水流速度不均匀,还有真太阳时也不是等分,古人想出了很多方法来调整漏壶。

汉代的恒谭说:“余前为郎,典漏刻,燥混塞温辄异度,故有昏明昼夜。昼日参以晷影,夜分参以星宿,则得其正。”桓谭通过白天观日影晚上看星宿来调整误差。

麻知几《水解》:“九畴昔访灵台,本史见铜壶之漏水焉,太史召司水者曰:此水已三周环,水滑则流速漏泛,漏泛则时刻差,当易新水。”这是及时更换新水来缩小误差。

在东汉以前,就有规定从冬至起,每隔九天,昼漏增一刻,夜漏减一刻,夏至后相反。这是调整昼夜时差。

宋代丞相府里还有汉代留下的滴漏,叫“丞相府漏壶”。

宋代著名学者沈括是研究漏壶的高手。

他担任司天监提举(相当于今国家天文台台长)时,花了十多年时间考验漏壶,他改良的漏壶,能使受水壶的水面保持相对恒定不变,提高了计时精度。

并且还经过长期天文观察,发现一天并非都是相等的24小时,这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创举。沈括探索考验了十多年,撰成《熙宁晷漏》学术专著一部,可惜该书现已失传。

沈括为了减少箭尺升降的摩擦力,把铜孔改为玉制,又把滴水孔的位置提高,水管伸到壶心。这都是改良仪器,使之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