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唐末黄巢起义—历史上三大农民起义之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的一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能看到他推翻唐朝的野心和渴望,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一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之一的农民起义运动。

唐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爆发的最大的三次农民起义之一,这次农民起义规模巨大,深究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唐朝昏暗腐朽的政治。唐末宦官执政,朋党之争不断,使得唐朝内部的统治开始分裂,统治者只知道聚势敛财,官员的贪污现象非常严重,地主也在大肆掠夺百姓的财产,不顾百姓死活,在腐朽的统治下,农民为了生存、维护自己的权益便走上了起义的道路。朝廷内部的斗争为农民起义埋下了种子,成为唐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沉重的赋税。唐末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大地主和官员们为了谋取私利大力掠夺百姓的土地,使得唐末的很多农民都失去了自己的土地,这批落到地主手中的土地被他们当作敛财的工具,哪怕庄稼还没有熟,他们就已经让农民交钱了。除了粮食,官员们还定下了很多其他赋税,吃盐、住房、甚至喝水都要交钱,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农民在长期的压迫下选择了反抗,这是唐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

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还包括长年的自然灾害。那个时候连大旱使得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到处闹饥荒,人们啃食树皮也不能保证基本的温饱,很多人被活活饿死。而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官府仍然催逼赋税,有的百姓甚至卖了房子和孩子都不能按时交钱,被逼到绝路的人们最终发动了农民起义来反抗官府的暴行。

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和失败经过

唐末政治昏暗腐朽,连年大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苛捐杂税严重,官员不顾百姓死活,很多农民被逼上了绝路,最终选择了起义,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但这场起义最终还是以农民的失败为结局,下面介绍一下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和失败经过。

唐朝后期,官府对农民的欺压主要集中在东南一带,这直接导致了公元859年唐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农民起义首先发生在浙东地区,那里生灵涂炭,官员只知道搜刮农民财产,浙东起义一发生就得到了很多农民的响应,起义军的人数达到了三万多,他们攻下了唐兴、慈溪等地,气势格外庞大。但是农民毕竟有思想上的局限,在面对朝廷的时候他们内部很快就发生了矛盾,领导人物也犹豫不决,导致他们错过了最好的时间,在政府军队赶到后,起义军节节败退,最终失败。这就是唐末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爆发和失败经过。

后来,黄河中游地区的农民也发动了起义,同样是官逼民反,比起第一次的起义,这次起义的领导者黄巢、王仙芝是商人出身,具武装斗争的能力和经验,在他们的带领下,起义军声势浩大,集结了几万人攻下很多地方,震惊朝廷。朝廷派兵与起义军开始了拉锯战。起义军的粮食供给不足,内部有人倒戈,再加上朝廷兵力较强,起义军最终没赢得战争的胜利,黄巢也壮烈牺牲。这就是规模最大的一次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和失败经过。

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

在唐朝末年,发生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持续时间长达25年。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之一是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均平就是要平均分配资源,包括土地、赋税等。唐朝末年政治腐败,中央有宦官当政,地方有藩镇割据,农民备受压迫,因此农民迫切希望国家的资源能够平均分配。

唐末农民起义的特点之二是农民军作战具有流动性。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中比较著名的一次起义,黄巢在山东起义,其后下安徽,入江西,再南下广州,最后又返回中原地带,攻克长安,其间转战大半个中国。

唐末农民起义军之所以具有流动性,是因为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不够强大,无法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而唐朝的地方上是藩镇割据,藩镇之间没有协调性,这使得农民军可以在藩镇之间的夹缝中生存下来。

农民阶级中夹杂小商人和知识分子是唐末农民起义的第三个特点。唐朝末年商品经济的发展促成了小商人的出现,但他们却受到官僚的横征暴敛,这使得一些小商人加入了农民军,黄巢在起义之前就是贩盐小商人。

唐末农民起义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起义时轰轰烈烈,最后却惨遭失败。唐朝末年的土地兼并与苛捐重税使得农民对唐王朝心生痛恨,因此一支农民军刚起义时可以得到许多农民的呼应。而农民军最后惨遭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唐朝地方上的藩镇代表的是大地主的利益,他们会联合起来打击农民军。

唐末农民起义意义

唐末农民起义意义中最重要一点是它瓦解了唐王朝的腐朽统治。唐朝在末年的时候,中央上有宦官专政,皇帝成为了傀儡。在地方上,各地的节度使各自为政,成为一个个的小朝廷。唐末农民起义失败后不久,农民起义军出身的朱温亲手结束了唐朝。

唐末农民起义虽然未能推翻唐朝的统治,但是却为新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石。唐朝经农民军打击后名存实亡,其后经历了短暂的五代十国时期,迎来了崭新的王朝——宋朝。宋朝建立的时间离唐末农民起义失败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年。

唐末农民起义中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在唐末以前的农民起义中,并未提出过均田、均产的口号。这是农民起义军的一次大进步,后世的农民起义受到唐末农民起义的启发,也都提出了类似“均平”的口号。均田思想也是唐末农民起义意义。

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打出的口号是推翻暴秦,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打出的口号是黄天已死,他们都没有提出平均土地的思想。而从唐末以后,起义军都提出了平均田地的思想。唐末农民起义为均田思想起了一个开头。

唐末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与贵族阶层,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转战大半个中国,沿途处决唐朝的贪官污吏与土豪劣绅,让农民们都分到了土地。这次大起义后,继任的当权者都出台一些法规来缓和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