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弹幕这玩意儿,乾隆早就玩剩下了

弹幕文化是现在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交流方式,不过早在清朝时期,乾隆皇帝就已经采用类似的形式对字画进行批注了,不得不说会玩还是富二代乾隆会玩啊。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局部,几乎所有的空白处都被乾隆题了字。

弹幕这一玩意儿从液晶屏火到了银幕,可有网友说这一现代科技的产物其实是“乾隆皇帝玩剩下的”。在只有字字画画、瓶瓶罐罐的古时候,乾隆的御笔一挥再挥,不仅紫禁城里的艺术珍品上留下过他的鸿影爪泥,连高墙之外的山水园林都不放过,恨不得签上“爱新觉罗弘历到此一游”。

咱们的乾隆皇帝到底是有文化底子在的,御笔所到之处的题字不尽相同,艺术品是否升值不好说,各地遗存着乾隆真迹的都被圈起来作景点,哪怕只是一小块碑。趵突泉边题“激湍”,卢沟桥头书“卢沟晓月”,万寿山中刻“山川映发,使人应接不暇”……意气风发,越题越长。

香山上乾隆的墨宝就多达55处,分布在石壁、石墩、牌匾上。他下江南的时候看到爷爷康熙帝在“西湖十景”上的题字,便在御碑的背面上书十首诗。“想像银塘积素余,湖光山色又何如。近从赵北桥边过,一例风光入翠舆”吟的是断桥残雪,诗倒是不错,只是看多了就腻味了。古籍上常常能看到这么一句“乾隆皇帝一时兴起题字……”,只是这乾隆帝的“兴味儿”起地也忒频繁了吧,称他“题字狂魔”并不过分,也难怪郭德纲会在相声中笑侃乾隆题字“藏秘排油”了,走哪题哪,见啥题啥。

现如今的人秀自拍、秀美食、秀美景,其中的况味大概乾隆帝能感同身受,“爷秀的是字!”乾隆的字模仿的是赵孟頫,遗憾的是没有学透赵体精华,被嫌为“形似胖昏鸭”。往往这题字旁还得盖个印章,昭告天下这是御览之宝。这枚印章在书画收藏界的名声却不是太好,“像个狗皮膏药一样到处乱盖!”

乾隆的题字和盖章犹如乌云一般遮盖在名画之上,老外都看不下去了。被称为20世纪美术领域马可·波罗的苏立文曾遗憾地在《Symbols of Eternity》一书中写道:“他的御章遮盖在了一些珍品的真迹上,有时候遮盖范围之广令人咋舌。”可乾隆不管,他只管自己抒怀尽兴,其心性如何可见一斑,不然也不会在奏折中批示出“放你的屁”,或是放任“避暑山庄”中“避”字一错到底,况且周围不乏阿谀奉承之人。

被乾隆“弹”过的字画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米芾的《蜀素帖》等。最为“面目全非”的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子明卷是明末文人临摹无用师卷后的高仿品,乾隆初见之便极为宝贝,不仅外出巡视时随身携带,每次观赏更是要题上几句。

这幅画几乎所有的空白处都被他题了字,“面目可怖”,甚至画中的山缝中也是字。前卷押缝处的“以后展玩,亦不复题识矣”是他最后一次所题,在今天看来这幅画上飘满了十足的“弹幕”,边角缝都不放过。网友大呼:“幸亏乾隆没发现那个无用师卷是真迹,不然富春山居图真迹就完蛋了。”我们倒是要感谢乾隆的过度自信,真迹无用师卷的“打脸”,也没让他推翻早前的错误判断,真迹作赝品,赝品视真迹,以至于近代学者在辨认时伤了不少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