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通过刘邦纵容陈平,来领略一下这位帝王的精彩驭人之术

陈平是楚汉争霸时候的人物,他劣迹斑斑,臭名昭著,这样一个人为何刘邦还要对他礼遇有加呢?

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精兵击垮刘邦的近60万大军(刚开始诸侯联军五十六万,后来有陆陆续续的投靠的,包括彭越的三万多人马。),就如诸葛亮火烧葫芦谷没有烧掉司马懿父子一样,眼见项羽部队就要活捉刘邦的时候,突然一阵狂风袭来,白天顿时变为黑夜,飞砂走石弥漫,刘邦趁此逃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打天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就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样,不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怎么可能修成正果?

而刘邦此时表现出的态度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此次的惨败,并没有动摇这个人到中年的长者,更或许,在刘邦的意识形态里,只要自己活着,才是最大的财富,最大的资本,因此刘邦不惜在逃跑时候,抛弃鲁元公主和孝惠帝。

公元前二零五年,丙申年,五月。汉王刘邦退到荥阳,荥阳也就是现在郑州市东北方向,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因为荥阳处于东南西北交通的大动脉;先秦时候,是横贯东西的陆路干线里最容易行军的路线,并且荥阳和成皋可以建立起纵深的防御体系,卡住这个位置,基本上就是控制住了东西干线的主要交通。

当刘邦到荥阳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的诸侯联军体系已经被瓦解,纷纷投靠项羽,只有刘邦的亲信嫡系纷纷归来,大内后勤总管萧何,甚至将关中的老弱都派到了的荥阳,由此拉开了楚汉对恃的序幕。项羽继续以彭城为根据地,跟刘邦在荥阳南面的京县,索,这两个地方开始小规模的碰撞摩擦活动。

面对项羽的不断骚扰,刘邦组建了一支骑兵,让昔日的秦国猛将李必,骆甲带队;李必,骆甲也没辜负刘邦的期望,在荥阳东面,楚汉的骑兵开始了一次大规模争锋,这次争锋,大败楚军,汉军控制了荥阳东面的敖仓,并且修建甬道,将敖仓的粮实源源不断的补给汉军。而在此时,刘邦又不得不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那就是许多他的亲信,故旧告发陈平收受贿赂;周勃灌婴告诉刘邦说:“陈平这个人就是长得很帅,听起来有才华,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而且陈平这个人,劣迹累累,在家的时候,和嫂子偷情,效力于魏国,被魏国所不容,效力于项羽,做了逃兵。

但是陈平这样的人,来到了汉军,享受了很高的待遇,我们听说陈平这个人,在军里收受贿赂,给他送礼多的,都得到了提拔,送礼少的,都得到了排斥!”

刘邦听了后,并没有明确表态,而是召见了陈平当时的推荐人,魏无知;

而魏无知也告诉了刘邦,陈平的确真的受贿了,但是魏无知对刘邦说:

我只是看到陈平的才能,能不能胜任职位。现在天下局势不明,我们需要的是能办事的,如果要找品德高尚的,把尾生(古代一个守信的君子。)和孝己(商高宗的儿子,以孝闻名。)找来,有什么用?

刘邦听了后,决定亲自召见陈平,而陈平来后,也让刘邦很意外;

因为陈平直言不讳的承认了自己的受贿的事实,据《资治通鉴》记载,陈平但是这样告诉刘邦:

“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闻汉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陈平的意思就是:什么魏王和项王他们就不行,干不成大事,所以我才来投奔您,我一穷二白的来了,不在下面捞点儿,我拿什么开销啊。大王您看我可以用,就把我留着,您看我不行,我贪的财物都在,您都没收了,我也就回家种地了。刘邦微微一笑,厚厚赏赐了陈平,拜为护军中尉,监管所有的将领。就这样,再也没人敢告发陈平了。那么为什么刘邦会放过陈平呢?而且不罚反而赏赐呢?我觉得是以下几个因素:

一:忠心

陈平对自己的犯得过失没有一丝隐瞒,做啥都招了,直言不讳自己有欲望,有缺点,所以要捞点儿。这样的坦白,比那些假君子,伪君子要强很多,所以刘邦觉得舒服,因为刘邦本来就是混混出生的,他知道一个男人需要什么?无非就是权力,金钱,美女。因此面对如此直白的陈平,刘邦认定陈平是忠心的。

二:才华

刘邦无赖出生,但是他和一般混混不同,他识人很准,张良给任何人讲解兵法,大多人都听不懂,反而刘邦能懂。从刘邦死后任命丞相来看,刘邦的识人是相当准确的,可谓是当时的超级专家级别。因此他看出来了,陈平身上与众不同的东西。

三:平衡

当一众军队元老都来投诉一个人的时候,刘邦心里怎么想?打天下最重要的是军权啊,掌握军权就要分化处理,不能将大权交给一个人,也不允许各个平等的将领之间发生深厚的感情。这么多将军反对陈平,如果此时除掉陈平,等于就割掉了刘邦在军队里的一只眼睛啊,反而把陈平摆在一个更高的位置,对所有将领来说,这就是我刘邦的亲信啊,就是监督你们的,你们要老实。而对陈平来说,人都得罪完了,只能死心塌地效忠刘邦啊,这样,所有的势力就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所有人出问题,都得依靠刘邦解决,这样无形刘邦对军队的掌握更牢靠了。为什么历朝历代皇权旁落的事情经常发生?要么是权臣干政,要么是宦官干政,要么是外戚干政;因为皇帝太宠一个人的后果,将所有的信任都交给一个人的后果,而这里面就需要达到平衡。古代受儒家思想桎梏很严重,对君子和小人有泾渭分明的判定,但是为什么皇帝对君子也委以重任,对小人也委以重任?因为有些事情,只有君子能做出来,而有些事只能小人才做出来。而君子和小人会斗,最终谁拍板?那当热是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