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无比的苏联 到最后为什么会崩溃解体
众所周知,苏联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军事力量非常强大,而且当时苏联的经济曾是中国的五倍,可后来为什么解体了呢?
1922年12月30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立。二战后,苏联迅速崛起,其依靠红色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影响着全世界,同时,打造出来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威胁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苏联与美国进入了冷战对峙局面。而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格局演变为苏攻美守。之后,美苏格局反转,美国变守为攻,苏联迅速走向没落。
1991年的圣诞节,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随后克里姆林宫的旗杆上,悬挂了70多年的镰刀锤子国旗换成了俄罗斯联邦的国旗。这时候,全世界的人都意识到,这个存在了近70年的国家已经不存在了。
导致苏联盛极而衰的原因很多,如体制僵化、政治腐败,经济结构失衡、战争消耗、石油财政破产等。那么,还有那些重要原因呢?
其一,美攻苏守,美强苏弱的格局
虽然,苏联是唯一一个有能力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美苏的实力悬殊还是较大。就拿1982年版的“苏联基本数字手册”的一些数据来说,人口:苏联26450万人,美国22260万;国民总收入:苏联7054 亿美元,美国:10528亿美元,苏联是美国的67%;人均国民收入:苏联2667美元;美国4730美元,苏联是美国的56%,可以看出美苏之间的实力差距。冷战早中期,苏联还可以靠红色意识形态强势渗透西方世界来取得与美国争霸的些许优势。不过,到了70年代末,国际共运也迅速走下坡路,苏联的优势越来越小,到最后被美国强势压倒。当然,形成美强苏弱这种整体格局,除开美国太强大以外,最重要的是苏联自身的后劲不足。
二战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苏联也一度使美国被动防守,不过,苏联却没能将这种战略格局维持很久。那么,苏联为什么后劲严重不足呢?
其二,美苏两国不同的扩充国家实力的方式,为他们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苏联地大物博,而且大部分未开发,或开发程度较低。战后,苏联可以借科技来加大对北亚、中亚地区的开发力度和程度,资源的开采利于财富的大量积累,提升了国力。美国底盘远远没有苏联大,而且工业化起步早,国土开发已到了一定程度,不能走苏联的路子。但美国国土质量原因高于苏联,而且可以凭借高度的工业化质量和文明程度来获得金融霸权和科技主导权取胜,再加上作为海上霸主,美国可以将利益触手伸到全球绝大部分精华地区,从而推动全球化,挖掘自己主导的经济链条 。当然,美国在搞全球化的同时,获利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其它经济链条中利益相关方,这也就是说,美国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一口吞掉所有的好处,而苏联的国土开发却可以将财富都聚拢在自己手中。可是,苏联虽大,但大部分国土开发潜力不佳,而且这种在一个封闭的内部环境中所产生的效益远远不及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的精华地区,再加上美国变相获取的资源和财富,苏联更是不能企及。苏联这样的典型大陆文明国家决定了其没有与美国在海上争霸的地缘条件,而陆上的影响力拓展,又受到强烈的地缘和政治因素限制。这就如同地主和商人,地主没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就没了活路,而商人离开了自己的土地,还可以走天下生财路。经济触角的限制,决定了苏联经济影响力横向拓展能力不及美国。这也就是为什么六七十年代,处于苏攻美守的格局,那是因苏联的国土开发有了成效,国力提升,而在石油危机下,苏联靠石油得到的财富也大大增加,这些都缩短了美苏差距。不过,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国际共运势头走低,美国巩固了传统势力范围,同时也取得了在第三世界的绝对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亚非拉地区的延伸,美国获利巨大,国力增长迅速。反观苏联,因经济横向拓展能力的限制,早已被美国甩在了身后。
其三,从经济的纵向发展角度来看,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苏差距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发展,它影响着人类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而苏联却对这次革命有些习惯性的不适应。俄罗斯所在的东欧板块,地缘环境恶劣,导致了俄罗斯文明的发展程度长期落后于世界主流文明体系。一旦文明出现跨越式进步时,就会使得俄罗斯在接受先进文明上有严重的滞后性。这在俄罗斯历史发展上也属于常态,如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集中爆发期所显现出来的,19世纪中期沙俄的由盛转衰,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在帝国主义列强竞争中的颓势,都是具体的体现。俄罗斯在先前的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凭借地大,可开发区域多的特质,在工业革命成功普及后,加大利用,来实现反超的。不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却使得苏联不能再套用以前的方式来应对。这是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本质上是一次基于后工业时代环境下的知识革命,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知识创造,超越了有型的物质资源,这就让苏联没辙了。美国通过知识开发和利用,一系列脱离传统工业制造范畴的高新技术和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加快了创造财富和资源的迅速。而苏联,还是只能守着传统的工农业,和美国创造财富速度相比,犹如老牛拉慢车。
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力时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进步就可能带动整个文明的发展 ,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直至今天,整个社会依旧处在这种文明递进式跳跃演进过程中。而面对这种递进式跳跃,俄罗斯文明处在一直在追赶,但却永远赶不上尴尬中。而美国却在这种跳跃中如鱼得水,越来越强,最终苏联只有被耗死的份儿。苏联的衰败与国家地缘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分不开,不过,苏联落后的经济结构即:计划经济,公有制经济结构,也阻碍了苏联在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冲击时的经济转型。时过境迁,这个早期对苏联经济有着非同凡响作用的经济体制,却成为了累赘包袱。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