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郭嘉是三国中非常神奇的预言师?
众所周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历史给了郭嘉一个很高的评价,纵观历史风云,郭嘉留下的几大预言竟然都成真了,而这些夸赞到底是溢美之辞,还是纯属夸大?我们不妨一起往下看。
刘备终会反叛
在建安3年时,接受了“三姓家奴”吕布投降的刘玄德,竟然被吕布赶了出来,最后只好投奔向曹阿满。曹操的谋士们当时便是提出意见,让曹操杀了刘备,认为此人日后必成大患。此时在曹操帐下任命的郭奉孝也是如此认为的,但是他却是提出不能这么早杀刘备,毕竟师出无名,会影响之后来投靠自己的豪杰产生反感。
当然郭嘉还是劝诫曹操,刘玄德此人有大志向,不是久居帐下之辈,同时他的两个兄弟又都拥有那万夫不当之勇,所以要是想将刘备拉进自己麾下,还是要早做打算。但是曹操此时还是没有把奉孝之言放在心中,却是把刘玄德丢在了一处被士兵监视的府邸。玄德知道曹操之意,便想尽办法逃走,直到袁术试图北上,刘备见机,便是主动请缨拦截。而曹操最后同意了,而奉孝想要阻止却是来晚了一步。这便是第一处应验的预言。
攻打刘备
而后曹操知道刘玄德是骗了自己,于是便想带兵攻打他,可就怕袁绍会在这时插上一手。而刘玄德此时所处于的地域是徐州,正是自己两块大地盘的连接处,要是这块地方丢失了的话,之后恐怕就会在马上到来的官渡之战中失去局面。所以曹操也正在纠结中,帐下的众多谋士也是认为攻打刘备会引来袁绍的干扰。但郭奉孝却是站了出来,说到:袁绍此人本就优柔寡断,应变能力差,这次攻打刘备,恐怕打完了后,袁绍都反应不过来呢!曹操最后还是按照郭嘉的建议做了,最后预言果然应验,待到袁绍反应过来,曹操已经是凯旋而归了。这便是第二处应验的预言。
孙策死于刺客之手
刘备虽然被解决,曹操面临的麻烦还没完,这就是背后的孙策。孙策听说袁曹开决战,想趁机北上偷袭许县,有关情况被曹操方面侦知,“众闻皆惧”,有人建议分兵以应孙策,但郭嘉反对,他认为:“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好端端的人怎会死于刺客之手?但神奇就在于孙策不久后的确被刺客杀了。如果曹操从官渡前线分兵去应孙策,那官渡之战的结局如何就很难说了。
袁绍诸子内斗
官渡之战后袁绍逃回北方,于建安七年(202年)得病而死。此时北方四州仍在袁氏集团手中,分别由袁绍的3个儿子率领,曹操率军进攻,取得了一些胜利。多数谋士认为应趁机急攻,一举消灭袁氏势力,但郭嘉反对,他认为:“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曹操听从郭嘉的建议主动退兵,做出讨伐荆州的姿态,袁氏诸子看到危险解除,果然继续内斗起来,让曹操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最终将他们消灭。
北征乌桓必将取胜
袁绍的长子袁谭被曹操所杀,但次子袁熙和三子袁尚逃到了北方的乌桓人那里,曹操考虑不将其彻底消灭还会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但北征乌桓又担心荆州的刘表会趁机向中原发兵,因而犹豫不决,曹操手下许多人也反对北征。郭嘉认为征乌桓意义重大,且北征一定能够取胜,至于刘表,郭嘉认为他不过“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曹操再次听从郭嘉的建议,亲自率兵北击乌桓并取得大胜。
公孙康会杀了二袁
乌桓被击败后,袁尚、袁熙逃往辽东,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此时曹军士气正高,将士们都想杀往辽东去解决袁氏兄弟,但曹操却下令回师。众人问曹操原因,曹操不说,大家估计郭嘉又给曹操出了什么妙策,于是去问郭嘉,郭嘉笑而不语,不久后公孙康果然把袁尚和袁熙的首级送来了。
曹操终将战胜袁绍
官渡之战前曹操两败于张绣,事业处于低谷,曹操本人都失去了信心,面对袁绍的咄咄逼人,曹操“出入动静变于常”袁绍的力量明显强于曹操,地盘比曹操大,手下的人马比曹操多,而且又不断打胜仗,但郭嘉认为曹操一定能将其打败,这不是为哄领导开心而随口一说,郭嘉从10个方面对二人进行了详细分析,之后得到结论:曹操十胜,袁绍十败。史书对郭嘉的“十胜论”有详细记载,看看这个分析 ,不得不佩服郭嘉看问题很准,正如郭嘉预言的那样,仅仅几年之后曹操就击败了袁绍,消灭了袁氏集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郭嘉经常可以见别人之所未见,经常能力排众议,而次次都能应验,这种判断力令人感到恐怖,曹操评价他“每有大议,发言盈庭,执中处理,动无遗策”,是非常符合实际的。或者说郭嘉身后有一个超前的情报网,若没有的话,那郭嘉真的就很恐怖了,每一分都能够拿捏到恰到好处,当真无愧“鬼才”之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明朝海禁与清朝闭关锁国有什么不同之处?
- 下一篇:目不识丁的清朝著名大臣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