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姚崇临死算计张说,事件居然另有隐情?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轶事典故,其中唐朝中最经典的,姚崇死后算计张说绝算排的上名的,可是你知道这个事件居然另有隐情吗?

姚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

临死算计张说

姚崇生前与张说有很大的矛盾,两个人互相都看彼此不顺眼,但是也没有争出个高下。病入膏肓的姚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担心自己的家人以后会被张说报复,便想了一个计策。

临死前,他对儿子们说:“张丞相向来与我不和,我死了以后他很可能会来害你们,但他这个人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特别贪图享受,尤其喜欢各种珍奇古玩。在我过世之后,他一定会来吊唁,等他到了之后,你们一定要把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摆在灵柩旁的显眼处,若他对此不屑一顾,只怕你们难逃一死,若他看上这些东西,你们就全都送给他,然后让他为我写一篇碑文。拿到碑文之后切记要立刻呈给皇上过目,并且请求他允许你们把它刻在我的墓碑之上。”

事情果然如姚崇所料,张说在看到那些奇珍异宝之后就移不开眼,一时忘记了自己与姚崇的矛盾,写了一篇赞颂他的碑文。这份碑文详细描述了姚崇的生平种种,褒扬了他为朝廷和百姓所做的一切,而且文采斐然,受到了在场之人的一致好评。

几天之后,张说才反应过来,便以还要再修改润色为借口派使者去姚家索取碑文。姚崇的儿子姚彝带着使者去看已经刻好的墓碑,表示碑文已呈给皇上过目,无需再改。使者无法,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张家,张说知道后十分懊悔,叹息道:“没想到他死了还能算计活着的我,我确实是不如他!”

其实,姚崇故意让张说为自己写碑文,就是想让他当众表扬自己,这样张说以后就没办法打自己的脸做出对姚家不利的事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姚崇是一个思虑周全之人,而且他对人性的把握十分准确,所以才能利用张说的弱点保住了自己的儿子,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

事实真相

《旧唐书》张说传中只用一句话记载此事:俄而为姚崇所构,出为相州刺史。

之后一直到开元九年九月之前,张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率军镇守幽州和并州,一边处理军政,一边兼修国史,并且立下平叛的军功,其对待缘边少数民族,务怀仁惠,故声威大著。

姚崇去世数日后,玄宗才将张说从太原召回京师,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所以,姚崇若给诸子留话防备张说报复,当说:“吾与张说不叶(不合),出之在外八年,是必深恨于我。我死,说必入相。其为人也,少怀奢侈……”如是云云,方合乎实情,不当张说犹在并州做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即说“我与张丞相不叶”云云。

再来看两人的私德。姚崇和张说在做宰相时,都比较专权,有不便者,则将同僚迁官,然二人为政,皆致力于恢弘王道。具体评价上,《新唐书》称姚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然资权谲”——也就是说其行事偶尔会借助诡计来达到目的。而对于张说,《新唐书》则评价其“(张)说敦气节,立然诺,喜推藉后进,于君臣朋友大义甚笃”,《资治通鉴》则说“(张)说有才智而好贿,百官白事有不合者,好面折之,至于叱骂”。其实姚崇也有放纵两个儿子在洛阳收受贿赂。古时尚气节者,多不事细行,不拘小节,能行大道,成大事,所以不能用今人看待贪官的眼光和评价标准来看待姚崇和张说,况且史书并无二人因贪害公,滥弄权柄,生活腐化之类的记载,足见二人在取财上非常有节制,并不足以影响二人德望。二人私德当在伯仲之间。

有人据正史记载认为,至少在景云二年(711年),当太平公主散布谣言欲危害当时身为太子的玄宗时,姚崇和张说仍同心同德维护太子,可知二人当时犹未产生嫌隙。其实这个推论也不一定成立,因为当时姚崇和张说同心同德维护太子,乃是为了国家的稳定,不掺杂半点私人情感,即便当时二人有了嫌隙,只要为了维护太子的安危,两人都一定会互相支持,不会借机铲除竞争对手,此乃小人心胸。

按照《明皇杂录》中姚崇所言,如果张说来吊祭时,不看罗列的珍宝,则必举族无遗类,即将被张说给诛灭全族。这是最不靠谱的了。玄宗对于参与太平公主谋反的宰相,也不过是诛杀本人或流放,没有进行灭族。以姚崇之功,玄宗之明,张说即便是小人要报复,也没能力让玄宗下诏诛灭姚家。因为这不单单是杀人的事,而是影响非常巨大的政治事件,难道以姚崇的才智会不知道这一点?会给儿子们交代那样一句废话?说张说会对姚崇施加报复,无异于说汉代曹参继任宰相后要让已去世的宰相萧何灭族,荒谬至极。

张说不仅达于政事,而且文学成就极高,“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文俊丽,用思精密,朝廷大手笔,皆特承中旨撰述,天下词人,咸讽诵之。尤长于碑文、墓志,当代无能及者”,其辅佐玄宗,皆宗儒术,崇奉经学,天下士人莫不仰德,乃一代士林领袖。玄宗曾经屡次想在官名和待遇上,按照前朝惯例对张说施加尊崇,都被张说以不符合经义礼制而婉拒。

所以如此人物,又岂会像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或杨国忠一样,挟宿怨残害孤弱。由此可以断定,这则轶事典故,不过就是小说家之流的编造,而非真实历史,对此你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