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刘邦为什么选择定都长安而不是洛阳呢?

135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公元前202年刘邦于山东定陶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同年迁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在众群臣“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的劝进中于定陶建国称帝,定国号为“汉”。五月,刘邦等人前呼后拥的来到洛阳,置酒南宫,并且有长期住下去的打算。因此这时候在何处定都自然就成为了一个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论。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说定都洛阳,一种说在长安。这场争论对后世影响巨大,对于奠定关中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刘邦原本想建都洛阳,娄敬建议定都关中,从周朝的先祖后稷谈起,讲到武王伐纣、成王嗣位、周公辅佐、定都洛阳,直到最后灭亡,说明了一个道理:“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意思是洛阳居于全国中心,和平年代,便于四方来朝,战乱时期,也利于四方进攻。接着,娄敬对高祖说,周室起家靠德,而且“积德累善十有馀世”,陛下起家靠的却是战,“大战七十,小战四十”,连年征战,生灵涂炭,满目疮痍,哭泣之声不绝于耳。在这种情况下定都洛阳,如同将自己置身于怨恨之中,无异于自取灭亡。不若定都关中(长安),关中之地,被山带河,四塞为固,物产丰饶,天府之国,即便山东(崤山以东)有乱,关中还可以保全,所以,定都关中,乃不二之选。

但是话又说回来群臣大多是从东方而来,并不希望在长安定都,都纷纷反对,认为洛阳更好,他们不愿远离家乡到关中去做官,便对刘邦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殽邑,背靠黄河,面临伊河、洛河,地势十分险要,“其因亦足恃”。而且周平王从关中的镐京迁都到洛邑,周朝在这里称王数百年,秦在关中却二世而亡。

于是在百般的纠结中刘邦就去征询张良,张良说:“洛阳建都的东周虽然比秦晋两世好,但是城郭仅数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击。反观关中有函谷关、陇蜀的沃野千里,南边有巴蜀的富庶,北边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并向东方牵制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运京师,当东方有变,就可以顺流而下。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说的没错。”于是刘邦决意定都长安。

自从得到了张良的支持,刘邦自己心里便有底了,于是他听从了这两人的建议去关中建都。从此长安城,这座承载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古都,从刘邦定都开始,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历史文化迅速积累,成就了如今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西汉为什么定都长安,没有选择洛阳?

一、西汉最初选择定都洛阳,应该是理所当然、没有悬念的选择,推翻暴秦,国际上的选择自然是抛弃秦都,回归周都。二、既然娄敬之后,张良的表态(张良公开的表态,不代表其真实的态度)也是支持定都长安,那么,为何如此重大事件的具体意见,最高决策层(张良大致位居政治局常委之高位)不说,而低级别官员(娄敬只是游士)先说?唯一的假设,是张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这种假设不适用于秦汉之际智商排名第一的张良。三、比较合乎常理的解释,是刘邦以及刘邦集团,大致比较接受“都关中,视山东为敌国”的帝国统治逻辑(隋唐立国同样如此),但是定都关中长安,重回秦政道路,大体上不为时人所接受。因此,西汉汉室需要类似娄敬这种卑微的游士,来充当挡箭牌与替罪羊,正如汉武帝推恩令肢解封国,同样是由游士主父偃首先提议,而非武帝本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