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丁固曾经救了刘邦一命 为什么刘邦称帝后反而会杀了这个救命恩人?

汉高祖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一路升到皇帝的位置不得不承认他的能力,但他这个这个人在大多数人看来就是一个小人无疑,对待与自己有恩的人也是直接斩杀。

项羽战败后刘邦向项羽的旧部下,以及楚人释放一个信号,他不再问罪于那些忠于项羽的人。可以说,在处理项羽旧臣的方式上,刘邦近乎完美。但是有一件事让人意外,丁固是项羽手下将领,曾经在战场上救过刘邦性命,当刘邦登基称帝后,丁固跑过去拜见,没想到却被刘邦杀掉。

有一天,刘邦和之前一样上朝,他到朝堂的时候,发现下面的大臣们都在悄声议论,于是他便问张良“这些臣子们在嘀咕什么呢?”张良回答道“回陛下,这些人可能要谋反了,正在讨论其中的事宜。”刘邦听到张良的话后非常惊讶的问道“天下才刚安定下来,他们为什么这么大胆,敢在朝堂上议论谋反之事?!”张良回道“陛下切勿惊慌,您还有所不知,您能够建朝称帝,手下的这些将领大臣有很大的功劳,正是他们的拼死效忠,您才可以稳坐皇帝之位。可是陛下对待这些用功之臣,却没有按功行赏,他们为汉朝做出了贡献,最后却没有得到应得的奖赏,所以才要发起谋反之事!”刘邦听后连忙问张良应该怎么办才能解决当前的情况,张良说“只要您把想除掉的人封个高官,事情就可以不浪费兵力的解决了!”

刘邦想着,他最恨的人是曾经背叛过自己,后来又来投奔的雍齿,为了防止他以后再叛变,所以就给张良说想除掉雍齿,随后其就根据刘邦的意思去下发了诏书。雍齿被封官之后,那些大臣们方仿佛看到了希望,连刘邦不喜欢的人都封官了,那么自己这种立下大功的人肯定也不会受到冷落的,于是就这样,在张良出的计策之下,朝廷里面的危机便根除了。

但是,在雍齿被封的消息传开之后,曾经项羽的手下丁固(曾经放走刘邦的那位)也想得到刘邦的重用,因为毕竟之前自己放了刘邦一马,对他有恩。那是公元前205年的时候,项羽带领着部队北上征伐齐王,刘邦趁着项羽离开了楚国,就像借机进攻他的地盘。于是刘邦带着汉朝军队向着楚国进攻,不到十天就拿下了楚国的彭城。

项羽听说都城被破,连忙带军撤回,此时的刘邦正沉浸在胜利之中,部队都放松了警惕,于是在项羽到来的时候没有准备,就被反攻的死伤众多,损失了十几万的汉军。这次的彭城之战也是刘邦败的最严重的一次,在他带着残兵逃走的时候,项羽派出丁固前去追击汉军。刘邦在被追上之后,面对势必会杀自己的丁固,刘邦为了保命,说道“丁将军,你我之前也曾相识,而且我们在如今都有些名望,现在天下大乱,以后谁能成就霸业还不一定,你不如放我一条生路,如若之后我有所成就,肯定不会忘记你的,如果功成的是项羽,那么到时候不用你杀,我肯定也是活不成的。”丁固想来说的也有道理,自己放了他,在项羽面前就说没有追上,万一以后刘邦得势,自己说不定能够得以保全呢?所以就决定放了刘邦。按理说,刘邦连季布都能赦免,为什么反而要杀救命恩人丁固?

一是刘邦鄙视丁固的人品,同样在刘邦帐下为将,季布能够数次毫不留情地击败刘邦,而丁固却在战争中释放刘邦,导致项羽最后失败。《史记》有记载,“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刘邦之所以放过雍齿,是因为形势所迫,在天下安危面前,个人私怨不算什么。但丁固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所以刘邦就依着自己的喜好行事。

二是当时天下初定,但并不牢固,内部还有许多隐患。因此,刘邦要引导天下人忠于大汉,忠于刘氏。只有让老百姓打心里忠于汉室,那刘氏的江山就稳定了。

这个时候的很多人就说刘邦这个时候选择杀死丁固,是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为了皇帝,因此做事自然不可以和之前在诸侯争霸的时候一样,心中所想的自然是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忠心于自己。在这个情况下,对于刘邦来说,赏赐丁固这种人可能会导致自己的臣子将来在自己的敌人落难的时候,也对自己的敌人手下留情,因此刘邦决定在最后杀死丁固,借此警告天下的人不要向丁固学习。

这个理由听上去似乎很符合逻辑,但是仔细的推敲却根本站不住脚。当时的项伯不也是没有一直忠心于项羽吗?甚至当时的项伯直接把项羽的部队的机密的行为告诉了刘邦,但是最后也没有被刘邦使用这些罪名杀死,反而是保全了自己的家族的延续,又为什么到了丁固这里,反而是要被杀死的重罪呢?这样的处罚完全是不符合道理的。因此刘邦杀死丁固背后的原因,绝对不是丁固当时没有忠心于项羽这么简单的原因。

当然,也许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刘邦已经登基为帝,是天下最高的统治者,可是丁固曾经把他逼入绝境。每当刘邦看到丁固,就会想起自己向他求饶的丑态,这让刘邦感到非常羞愧,杀死丁固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