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土木堡之变到底有多惨?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二十余年 曾经名将尚存 为什么败那么惨?

公元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屡次入侵明朝边境,明英宗亲率二十万精锐大军出征,计划从大同北上,与瓦剌在明朝边境决战,最终明军战败投降,伤亡过半,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大臣战死。土木堡之变离朱棣北征仅二十余年,曾经名将尚存,为何败那么惨?

明成祖朱棣最后一次北伐蒙古不过20多年,余威犹在,英宗皇帝继位之后,于7月16日率领五十万大军,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等护驾从征。在朱棣时期,实行了“天子守国门”,到了英宗继位之后,由于蒙古族瓦剌部迅速的崛起,逐渐的统一了蒙古各部,瓦剌部有了再次入主中原的野心,于是英宗一直在寻找着合适的机会率军南下。

但是明英宗御驾亲征却没有想象中的效果,战斗的最终的结果是:明军在距离居庸关只有60公里的土木堡被蒙古军队全部歼灭。此外张辅、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等大明王朝共五十多位文武中枢可以说被全部扫空,就连英宗也生死未卜!土木堡到底有多惨,为何为败的这么惨呢?

1、三大营被全歼

明朝最精锐的三大营: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那都是明军的精锐啊!可以说无敌的军队了,历经朱元璋的统一天下,朱棣造反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明朝军队的核心,所以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军队的素质都是遥遥领先的。在土木堡之战中,三大营全部被王振带走去打蒙古了,最后竟然导致全军覆没的结局。

2、六部九卿全部死绝

当时的明英宗御驾亲征,为了显示威风,将朝廷中的文武大臣都带去了,这些朝廷中的中流砥柱全部战死,这战可以说基本上将大明重臣一锅端了。

3,名将全部被杀。

在朱棣死后留下来很多的名将,到朱祁镇的时候还都活着,如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等几十位大明能征惯战的名将,全被带上战场。因为王振怕武将夺了功劳,压根没让他们指挥。以至于,蒙古军队来了,将这些名将全给杀了。最可惜的是张辅,那真的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啊,当年越南就是他带人打下来的,重新设立了郡县。张辅却死在马下,混乱中被杀,死的太可惜了。

4、亲信宦官王振

朝廷当政的宦官王振处于自己的私心,说服和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王振和英宗之间朝夕相处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可以说是深得英宗皇帝的信任。于是不管大臣们的反对,还是匆忙集结50万大军向大同赶去。为何要说匆忙,在史书中记载到,从明英宗到宣布亲政到出发,居然就用了两天的时间,而且其中的粮草,军械等必需品真的有准备充分吗?

当时明军撤退的路线本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从紫荆关回师,一个是从大同到宣府再到居庸关,第二种方案,明显路程比较遥远。还有就是本来几十万的大军可以向蔚州退去,但是这个时候的太监王振又出来了一个幺蛾子,那就是命令军队掉头往回跑,原因是蔚州是他的老家,生怕了大军压进的时候,践踏了家乡的庄稼,这样一来一回的话,根本就是耽误了最佳的撤兵的时机啊!

后来等到了大军撤到了土木堡的时候,王振竟然执意不肯离开,非要大军在此地扎营,还不是因为装运他财产的大车还没有赶到。就这样在半路上面的拖拖拉拉的,不久就被瓦剌大军包围了。

在被蒙古军包围之后,虽然修建了能够满足十几万人作战的工事,可以和瓦剌军进行对峙。但是因为缺乏水源,失去了预防工事的明军放弃了最后的抵抗。不但死伤无数,而且英宗皇帝也被俘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此战之后,大明前期培养的精锐名将损失殆尽。由此带来的最严重问题是,大明再也没有精锐的军队和名将可以主动打击蒙古了。从此,对蒙古军队转入彻底的守势,再也没有初期的霸气了,可以说这一战影响了大明之后的200年颓废。

这次战争的失败我们简单点来说,可以总结成为内忧外患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外患自然是瓦剌壮大,内忧则是大明内部出了大问题,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大明会输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一:前几任皇帝留下隐患,蒙古势力逐渐整合统一,瓦剌走向壮大。

我们都知道,早在朱棣的时候,曾经有过五征蒙古的事例,在史书的记载中,朱棣的这五次亲征,都是以蒙古各个部落的闻风而逃而草率结尾,并没有特别大的斩获。这是因为草原的广阔无际,难以辨别方向,而那些蒙古人在草原上生活多年,占据地势,能够轻松逃窜,不与明军面对面的硬碰硬。

而不熟悉地形的明军根本不能对这些蒙古人造成优势的围剿,只能放任他们的残兵轻松逃跑。于是朱棣的亲征,虽然让这些部落闻风而逃,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对其造成致命打击。也就是说没有完全消灭它们。而这就给了它们卷土重来的机会。

与此同时,随着朱棣的亲征,面对着共同的大敌“大明”,草原上原本闹的不可开交的蒙古各部落,开始进行整合,一致对外。而瓦剌就是在这个相当有优势的大背景下壮大起来的。有人或许会问蒙古正统分明是鞑靼,为何会让瓦剌会壮大呢?

其实鞑靼衰败就衰败在它这个正统头衔上。因为它是正统,在早期也是蒙古最为强盛的部落,因此朱棣的亲征更多的是对于鞑靼部落的打击。虽然它没有被明消灭,但也是自此元气大伤,而正是由于鞑靼部的衰落,这就让消耗更小的瓦剌部落渐渐的势力得到扩大。

其实,朱棣对鞑靼的打击,最为得利的不是大明,而是蒙古其他部落,尤其是瓦剌。中国自古以来对于草原部落的打击都是以攻打之后撤军然后等到草原势力发展起来之后再次组织进攻为主,至于原因无外乎不熟悉地形,不能长久驻扎。

所以打击了鞑靼,最为直接胜利果实并不是大明的,而是距离鞑靼不远的瓦剌的,鞑靼的剩余资产全部给瓦剌继承了。而借助早前面对大敌“一致对外”的这个大背景,瓦剌对于蒙古其他小部落又是软硬兼施,很快就使得草原上的部落渐渐的得到了统一,成为大明最为强劲的对手。

而土木堡之变就是这个部落造成的。所以说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当初征战所留下的隐患,不仅没有有效的消灭了草原的战斗力量,反而给其统一发展了可趁之机。但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完全消灭草原力量太难了。

而在朱棣之后,继位的朱高炽以及朱瞻基都逐渐的对于军事有所松懈。朱高炽的一门心思都在民生上面,军队建设得不到重视,军队多年没有进行战争,实力已经下降。到了朱瞻基时期,甚至主动放弃了可以抑制北方草原势力的战略要地开平卫的前线阵地,作为明军进攻草原的跳板,这样一块军事重地的前线阵地被朱瞻基进行了裁撤。

可以说,朱祁镇之前的几任皇帝都各自留下了隐患,而也正是这些隐患,不仅给了瓦剌壮大之际,还使得大明对外开始采取守势,使得大明在后来的战争中居于下风。

其二:内部势力出现问题,皇帝昏庸,权臣王振肆意妄为,不明智。

不管怎么看,明朝都不应该会在瓦剌的进攻下全军覆没,甚至皇帝被俘。但是只要了解到明朝在这次战争中出现的掌权人物的昏庸以及不作为就知道了。首先是朱祁镇这位被俘的皇帝,朱祁镇的前几任皇帝中,朱棣,朱高炽,朱瞻基都算的上是明君。继位的朱祁镇为了不逊色前人,于是发动了这场战争。

然而这位皇帝却是好大喜功,亲小人却没有指挥才能。为了能够像先皇一样建功立业,朱祁镇听从了太监王振的意见,仓促之中发动了这样一场战争,仓促是因为只用了两天,就将后勤的准备工作进行完毕,这样一场举国之战,涉及到了几十万人,又怎么是两天就能将各个方面准备完毕的呢?

这样仓促的结果就是在大军仅仅出发了五天,军队就出现了断粮的现象。这还不算,由于天气温度的降低,后勤没有及时的送到,没有被子,众多的士兵纷纷冻死。可以说后勤工作是战争的重中之重,然而单单只看这次军队出征后勤准备工作的进行,就判定了明朝在这次战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同样的,朱祁镇好大喜功没有远见,没有一点军事指挥才能。在这次的军队出征中,虽然是打仗,可是却像巡游一样,松松垮垮。甚至为了满足王振在家乡人面前的虚荣心,不惜绕道去王振的家乡,这样的绕道行为,使明军疲惫不堪。然而朱祁镇却毫不在意。

接下来就是王振,仗着朱祁镇的宠爱,嚣张跋扈,为了等待自己搜刮财产的运到,不惜停军两日。同样的,王振也没有一点指挥才能,但是却偏偏瞎指挥,而朱祁镇也只信任王振,身边不少武将功勋进言,朱祁镇也不听取意见。可以说明军的惨败,与朱祁镇的亲近小人瞎听以及王振的瞎指挥有着巨大的关系。

然而有说到在这场战争中,跟随的还有张辅这样的名将——张辅可以说是当时大明的名将,曾经跟随朱棣参加靖难之役,并且收复交趾,跟随朱棣多次亲征蒙古,可以说对于蒙古非常的熟悉。并且还是朱瞻基曾经留给朱祁镇的顾命大臣,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名将,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是一言不发。

是什么原因呢?主要还是因为此时的张辅并没有什么权力,并且这个时候的张辅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了,已经年老不堪了,在军中,只是充当一个吉祥物,并不能发挥什么实际作用。而且在这场战争中,王振才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见惯了政治斗争的张辅明白,自己一旦开口就是得罪王振。

朱祁镇那样的信任王振,估计自己开口也没有什么用,于是张辅就选择了沉默寡言。纵使跟随在朱祁镇身边的有许多有用之人,可是在王振的大肆打压异己的情况下,纷纷与朱祁镇离心离德,不再劝诫。就是这样一个统帅没有军事指挥能力,后勤不稳的明军,又怎么能够是鼎盛瓦剌的对手呢?

所以说土木堡的惨败不是没有原因的。尽管明军中的名将武将数不胜数,可是碰上猪队友再加上指挥者的昏庸,也只能图之奈何,无能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