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街亭到底有多重要 为什么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便只能撤军?诸葛亮为什么要用没有带兵打仗经验的马谡守街亭?

公元228年,诸葛亮为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部署了北伐曹魏的街亭之战,因参军马谡违亮节度,依阻南山,被魏将张郃绝其汲道,大败马谡于街亭。街亭失守,蜀军主力溃败。街亭到底有多重要?为啥在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便立即下令撤军?诸葛亮为何要用没有带兵打仗经验的马谡守街亭?

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形势最好的便是第一次北伐,但这次北伐却因街亭的失手而被葬送,因为街亭一丢,魏军就可以切断汉军的后路,于是诸葛亮只能撤军,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第一次北伐的确是蜀汉历次北伐中形势最好的一次,当时魏明帝曹叡刚刚继位,魏国对于蜀汉缺乏防范。而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则是休养生息多年,对于此次北伐的准备比较充足,因此在战争初期汉军还是势如破竹的。

由于在此之前蜀汉已经休养多年,蜀汉内部对于这场北伐都寄予厚望,毕竟蜀汉只据有益州一隅之地,人口不到百万,没有资本与曹魏长期对峙。

并且此时曹魏已立国多年,中原地区对于曹魏的认同感不断上升,若长此以往,蜀汉收复中原的阻力将会成倍增加,所以大家都希望此战可以取得较大的战国,对此蜀汉大将魏延曾在战前提出子午谷奇谋,希望一战定江山。

子午谷奇谋最早出自《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根据陈寿的记载,魏延向诸葛亮谏言,请求效仿当年韩信攻打关中的事迹,让自己领兵一万越秦岭直抵潼关。

不过在陈寿的记载中并没有说明魏延的具体计划,也没有指出魏延要走子午谷。而首次提出“子午谷奇谋”的史书是《魏略》。如今该书大部分已经遗失,但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曾援引过里面的记载:“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尔,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魏略》对于魏延的计划做了详细的记录,当时战前镇守长安的魏将是夏侯楙,魏延认为夏侯楙是废物,所以他想领精兵五千,外加后勤人员五千,共计一万人走子午谷,用十日时间抵达长安。而夏侯楙在见到蜀汉大军后必定吓得弃城而逃,之后诸葛亮在引大军走斜谷到与他会师,届时咸阳以西的地区可以平定了。

《魏略》对子午谷奇谋的记载更加详细,但与《三国志》却并不完全相同,不过两本书都提及魏延想搞闪击战,突袭占领关中。

然而魏延的想法太过冒险,奉行步步为营的诸葛先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在诸葛亮看来,此时曹魏强而蜀汉弱,想一击制胜是非常不现实的,魏延的想法太过天马行空。别的不说,若是夏侯楙没有弃城而逃,后果会是怎样?凭借着长安的城高墙厚,你这一万人马就能一举拿下吗?年轻,单纯,爱幻想。

所谓谨慎如诸葛,蓄积力量多年的诸葛亮对第一次北伐必定是稳中求稳,诸葛亮完全没有一战而夺天下的想法,他想一步一步来。诸葛亮首次北伐的目标很明确,夺取陇右之地,也就是今天的甘肃一带。陇右地区虽然人口不多,但若拿下至少也能补充数十万人口,而且陇右盛产良马,战略位置也比较重要,得到此地后蜀汉便可绕过秦岭攻打关中。

公元228年春蜀汉第一次北伐打响,诸葛亮先是派赵云邓芝等人率军出斜谷道攻打郿城,吸引关中一带魏军的注意力,而自己则亲领大军走祁山道,直奔陇右地区。面对突如其来的汉军,魏国仓皇迎战,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继被汉军占领,只有广魏郡和陇西郡还在坚持抵抗。

说实话魏明帝曹叡也是一代雄主,在得知蜀汉北伐的消息后他立即亲自前往长安坐镇,并命令张郃出陇山救援陇右地区。陇山也就是今天的六盘山,其位于陇右和关中之间,从关中救援陇右最快的途径就是走陇山中部的一个缺口,叫街亭。一旦魏军拿下街亭,就可以进军陇右地区。

而如果魏军拿不下街亭,想救援陇右则需要绕走南面的渭水河谷,但渭水河谷道路艰险更加不易通过,于是魏军主力就会被汉军死死地挡在陇山以东,魏军救援陇右的计划便会彻底失败。

有鉴于街亭的重要性,诸葛亮也赶紧派马谡和王平抢在张郃前面占领街亭,而诸葛亮的要求也很简单,挡住魏军即可。其实街亭真不难守,这里就是陇山山脉的一个小缺口,两边都是高山,只要认真修建防御工事便可轻易挡住张郃的军队。

不过马谡实在是太狂妄了,他自作主张到附近的小山上安营,结果被张郃切断水源,马谡三军顿时大乱,最后还是在王平的掩护下马谡才逃出生天,而街亭则被魏军占领。街亭失手的消息让诸葛亮大为震惊,诸葛亮万万想不到马谡竟然把街亭给丢了,这么容易的差事都能给办砸了,这让他关门打狗的计划彻底泡汤。

眼瞅着魏军主力进入陇右,高翔和魏延已接连被魏军击败,而赵云等人在秦岭攻势也被魏军遏制,如今倒是诸葛亮自己极有可能陷入了被反包围的局面。无奈之下诸葛亮只得放弃所得之地,迁民返还汉中。

总的来说,街亭在第一次北伐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若守住街亭,汉军则可以封锁住魏军进入陇右的道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消灭在陇右顽抗的魏军。

可是一旦失去街亭,魏军便可大举进入陇右,汉军在正面是刚不过魏军主力的,并且汉军补给路线更长,补给艰难,一旦粮道被断,大军就立马成了断线的风筝,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果断撤退,而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也就此以失败告终,实属可惜!

街亭那么重要,为什么不用赵云、魏延等名将?

北伐将领中,论军事能力,魏延、吴懿最强;论资历,除了赵云,属魏延、吴懿最高;论战斗经验,马谡、王平、高翔等人,与魏延、吴懿相比,还差很远!连儒子马谡都分配了任务,牙将王平,不知名将领高翔统统都分配了任务,唯独把魏延、吴懿放在一边看戏,这恐怕难以服众吧。

所以!魏延、吴懿两人,肯定是有更重要的任务。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个点,北伐战场的核心战略点,不是马谡的街亭,也不是赵云的箕谷,而是拿下陇西全郡。陇西的攻坚任务才是此次混战的主线任务,街亭顶多算一支阻敌增援的偏师,仅此而已。

而诸葛亮本人,在天水郡的后方统观大局,没有参与到作战任务之中。那么?除了诸葛亮,够资格接管这个主线任务,够资格统领大军攻坚作战的,除了魏延、吴懿两人,请问还能再找出别的将领吗?恐怕很难再找到比魏延、吴懿更适合攻坚陇西全郡的吧!魏延、吴懿两人,很有可能是陇西郡的攻坚统军大将……

那么?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谁可以驻守街亭呢?只有马谡了,马谡虽然是文官,但诸葛亮深知其才。至少在战略、战术的出谋划策方面,他是得到诸葛亮的肯定的,所以马谡是最佳人选。而当时的王平、高翔,只是两个地位比较低微的小将领。

虽然王平的军事能力不错,但他的资历不够,而且诸葛亮还不知其才。他当时只是一个牙门将,而且投降蜀国之后,基本上没有参加过真正意义的大战。诸葛亮拨王平做副先锋,就已经是很提拔他了。高翔的官职不详,但绝不是什么大人物,从诸葛亮的分配来看,他比王平离先锋大将的位置更远。

而诸葛亮自己,必须在后方统观全局。毕竟北伐战场非常混乱,光史书明确记载的战线,都有四五条之多。所以诸葛亮必须把持大局,任何一条战线出了差错,他都会第一时间的知道,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出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