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元 - 南北书派论
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由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末、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两派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隋为北派也。南派由锺繇、卫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索靖及崔悦、卢谌、高遵、沈馥、姚元标、赵文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南派不显于隋至贞观始大显。然欧、褚诸贤本出北派洎唐永徽以后直至开成碑版、石经尚沿北派余风焉。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而篆隶遗法东晋已多改变无论宋、齐矣。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而蔡邕、韦诞、邯郸淳、卫觊、张芝、杜度篆隶、八分、草书遗法至隋末唐初犹有存者。两派判若江河南北世族不相通习。至唐初太宗独善王羲之书虞世南最为亲近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然此时王派虽显缣楮无多世间所习犹为北派。赵宋《阁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愈微矣。
褚遂良虽起吴、越其书法遒劲乃本褚亮与欧阳询同习隋派实不出于二王。褚书碑石杂以隶笔今有存者可复按也。褚临《兰亭》改动王法不可强同。虞世南死太宗叹无人可与论书魏征荐遂良曰:“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此乃征知遂良忠直可任大事荐其人非荐其书。其实褚法本为北派与世南不同。
古石刻纪帝王功德或为卿士铭德位以佐史学是以古人书法未有不托金石以传者。秦石刻曰“金石刻”明白是也。前、后汉隶碑盛兴书家辈出。东汉山川庙墓无不刊石勒铭最有矩法。降及西晋、北朝中原汉碑林立学者慕之转相摹习。唐人修《晋书》、南、北《史》传于名家书法或曰善隶书或曰善隶草或曰善正书、善楷书善行草而皆以善隶书为尊。当年风尚若曰不善隶是不成书家矣。故唐太宗心折王羲之尤在《兰亭序》等帖而御撰《羲之传》唯曰“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而已绝无一语及于正书、行草。盖太宗亦不能不沿史家书法以为品题。《晋书》具在可以覆案。而羲之隶书世间未见也。是以北朝书家史传称之每曰长于碑榜。
晋室南渡以《宣示表》诸迹为江东书法之祖然衣带所携者帖也。帖者始于卷帛之署书后世凡一缣半纸珍藏墨迹皆归之帖。今《阁帖》如锺、王、郗、谢诸书皆帖也非碑也。且以南朝教禁刻碑之事是以碑碣绝少唯帖是尚字全变为真行草书无复隶古遗意。即以焦山《瘗鹤铭》与莱州郑道昭《山门》字相较体近相近然妍态多而古法少矣。
唐太宗幼习王帖于碑版本非所长是以御书《晋祠铭》(贞观二十年今在太原府。〉笔意纵横自如以帖意施之巨碑者自此等始。此后李邕碑版名重一时然所书《云麾》诸碑虽字法半出北朝而以行书书碑终非古法。故开元间修《孔子庙》诸碑为李邕撰文者邕必谕张庭以八分书书之邕亦谓非隶不足以敬碑也。唐之殷氏(仲容)、颜氏(真卿)并以碑版隶、楷世传家学。王行满、韩择木、徐浩、柳公权等亦各名家皆由沿习北法始能自立。
是故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宋蔡襄能得北法元赵孟\楷书摹拟李邕明董其昌楷书托迹欧阳盖端书正画之时非此则笔力无立卓之地自然入于北派也。要之汉、唐碑版之法盛而钟鼎文字微;宋、元钟鼎之学兴而字帖之风盛。若其商榷古今步趋流派拟议金后名家复起其谁与归?
- 上一篇:十件伤不起的名作(五)
- 下一篇:吴门画派简史
相关文章
- 中国历史五朝多少年代 五代十国南北朝时间
- 高欢和宇文泰是南北朝时期的两大豪杰 高欢与宇文泰究竟谁更厉害?高欢到底哪里输给宇文泰?
- 明朝的“南北榜案”是怎么回事,朱元璋如何处理这次群体矛盾
- 徐悲鸿与“南北二石”
- 一统华夏有多难?魏晋南北朝历史长达三百多年 为什么始终没能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一直处于大分裂状态?
- 北魏王朝统一北方 与南方政权并立 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 强盛一时的北魏能统一北方 为什么不能统一全国 反而走向灭亡?
- 太平天国东西南北四大天王,功绩及结局!
- 新疆的南北双疆,为什么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民族结构?
- 同是乱世,战国为什么没有三国火?而南北朝会被人遗忘
- 明朝科举的南北榜案,朱元璋这样处理实属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