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很矛盾,为什么有人说他“卖国贼”,有人说他“爱国者”呢
说起晚清重臣来,肯定少不了李鸿章。作为赫赫有名的“中堂大人”,他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中功劳卓著。虽是汉臣,但是,他仍凭借着着自己满腹的才华,受到了满清政府的重用。
李鸿章出生于道光二十三年(公元一千八百四十三年),因为,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二,很多人都称他为“李二先生”。当时,清朝政府的统治早已由盛转衰,经过农民起义和列强欺压后,更是摇摇欲坠。
在满清腐败的统治下,官场的风气更加败坏。朝廷的高官大员们不为民众办事,反而一个劲为自己捞钱,甚至,明目张胆地私吞税款。上行下效之下,民众的生活更加艰难。而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后,实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此时,看到了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后,西方列强更加迫切地想打开中国的大门。
李鸿章就在这样的时代中出生了。开始,他想凭借自己的才华力挽狂澜,将国家变得富强。但是,乾隆之后,清朝的国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吏治腐败,国库枯竭,民怨沸腾,列强欺压,各种弊政已是积重难返。
李鸿章虽然是心比天高,但也只能望洋兴叹。无奈之下,他只好对内招兵买马,镇压农民起义。对外,在众多列强的枪炮下,折冲尊俎,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来寻找一个遮风挡雨之地,为大清争取狭小的生存空间。
李鸿章的一生中,正值中国剧变之时,大事频发。作为朝廷重臣,他最为诟病的,是在战败之后签订了一系列卖国的条约。比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由于,李鸿章是这些条约的主要签字人,所以,有不少人都说他是卖国贼。
但是,很多人站在李鸿章的角度,也对他表示了同情。当时,他虽然是主要签字者,但实际下决定的,却是手握重权的慈禧太后。
说白了,李鸿章只不过是一个替罪羊。
几十年间,李鸿章在列强之间奔波,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在谈判桌上,他都极力地维护国家的权益。虽然收效甚微,但其心其情,都值得敬重。所以,李鸿章是一名爱国者,只是生不逢时。
一个是卖国贼,一个是爱国者,对于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也有着这两种解释。
首先、卖国贼
赞赏李鸿章的人,大多都会提起他办洋务的功绩。在洋务运动中,除了兴办各种实业外,李鸿章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到了北洋水师中。为了兴建这支水师,李鸿章陆陆续续地向清朝政府申请了上亿两的银子。在大量的资金投入下,水师装备了当时亚洲最豪华的铁甲舰。
这样的投资,这样的装备,本应在甲午海战中扬名立威,却被日本联合舰队打得全军覆没。李鸿章夸耀的炮弹命中率,在实战中也经不起丝毫的考验。甲午中日海战中,清朝北洋水师的中炮数,平均下来,每艘军舰中炮近一百零八枚。而日本联合舰队,每艘军舰平均中炮十一枚多一点。数据显示,北洋水师的炮弹命中率,还不到日本的九分之一。
如此大的差别,也难怪会败的这么惨。
后人总结这次失败的教训,多为兵士荒怠、军费不够、战略失策等。其实,李鸿章也难辞其咎。由于,他坚持“弃战保船”,舰队只能在威海港内被日军痛打。到最后,战舰也没能保住,战斗也失败了。李鸿章采取这个战术的原因,还是想保存自己的实力。说到底,他是将北洋水师看做了自己的私人舰队。如果不是他的自私昏聩,黄海之战绝不会输的这么惨烈。
而且,当时除了投降外,清政府也并不是没有别的路走。如果,李鸿章有着战斗到底的信念,和大臣们一起上书劝谏朝廷迁都西安,那么,也不至于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因为,日本虽然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了清朝,但是,它根本无力维持长期的战争。而且,一直虎视眈眈西方列强,也不会让日本的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必然会加以阻拦。
总而言之,用时势来为李鸿章开脱,是很难服众的。况且,当时同为朝廷重臣的左宗棠,就身先士卒,视死如归地扛着棺材收复了新疆。两相对比,李鸿章对甲午战争的失败,还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并且,李鸿章的识人用人方面,也不敢恭维。他手下的得力干将是李经方和盛宣怀,这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干儿子。而在甲午战争中,它用的水师提督是丁汝昌,陆军统帅是叶至超,这两个人也都是他的同乡。
前者在海战中虽战败,但宁死不降,还可以说得上是壮烈殉国。但后者在日本军队兵临城下时,不思杀敌报国,反而弃城而逃,同僚劝他坚守。丁汝昌是淮军出身,其海军技能同出国培训过的留洋将领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只因他是李鸿章嫡系,就担任了这么重要的职务。
所以,李鸿章的识人、用人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很多人说:李鸿章的生活简朴,其实,也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受到西方的文化影响后,李鸿章很喜欢饮用咖啡和洋酒,有时候喝的水都是从荷兰进口的。平常的生活用品中,李鸿章也常常使用高档的洋货。可以说,他的生活非常奢侈。
其次、爱国者
李鸿章六岁就开始读书,从小就在学习中展现了自己非凡的天赋。在他十八岁那年,他考中了秀才,可谓是年少成名。当时,中国人才刚刚开始睁眼看世界,很多旧思想依然存在。李鸿章凭借自己出色的洞察力和长远的眼光,看到了西方的枪炮威严、器械鲜明、队伍雄整,于是,下决心向西方学习。
在给老师曾国藩的信中,李鸿章对西方武器大加赞赏:“枪炮并发,所当辄糜,其落地开花弹真神技也”。作为一个长期受着封建传统教育的清朝人来说,李鸿章这份虚心学习的态度值得称道。认识到西方科技的强大后,李鸿章就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在他二十三岁那年,他就亲自托人去美国购买先进的设备,然后,在上海成立了江南机器制造局。
而且,不仅从器物上学习西方,李鸿章还非常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在李鸿章、容闳的提倡下,清朝政府先后派遣了四批幼童前往美国留学。这些人中可谓人才济济,后来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外交家唐绍仪等人,都是出身于此。可以说,他为我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那些站在朝廷中指三道四,空口白话的“清流”相比,李鸿章干了不少实事。
一八七九年,他为中国建成了第一条电报线;一八八零年,他为中国建立了第一个造船厂;一八八一年,他为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近代化煤矿;一八八五年,他为中国建立了第一个陆军学校。这些企业、学校,都对中国近代的发展,起了极强的推进作用。诚然,他投身的洋务运动并没有多大作用。但是,在他的号召下,众多近代企业还是给晚清又注入了一些新鲜的血液。
诚然,他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但是,在朝政腐败、军费拮据、科技落后的情况下,也不能将原因都归到他一个人身上。风雨飘摇下的清朝政府,又怎是他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挽救的?李鸿章拖着苍老的身躯奔波于各个谈判桌之间,苦口婆心地想要为清政府争取一点容身之地。但是,外交上实力重于口舌,懦弱的清政府在列强面前除了唯唯诺诺以外,别无他法。
在日本人的谈判桌上,面对日本人的步步紧逼,李鸿章已知大势已去。但是,他仍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再为清朝争取一点利益。为此,他不惜放低自己的姿态,想要为自己的国家再争取一点利益。于是,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晚清重臣李中堂,瞬间变成了一个姿态极低的乞讨者。
他诚恳地请求:“赔款再少五千万吧?”被拒绝后,他又坚持:“五千万不行,两千万可以吗?”日本人仍然拒绝。李鸿章已经无话可说,但是,仍抱着最后一线希望问道:“无论如何再少点,就当作为我回国的旅费吧。”日本方面仍是拒绝,在一旁的伍廷芳已是泣不成声。决定权是慈禧太后,她大权独揽,说一不二,旁人的手中又有多少权力呢?
当时,李鸿章已是七十三岁高龄了,这几次赔偿款的争取,已经是他能尽的最后努力了。半生奔波,自嘲为“糊裱匠”的李鸿章,为清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练兵平叛,学习西方兴办实业,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巩固国防,可以说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所以,至于那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实在不能归咎于他一个人。
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最后,笔者再说一点,那就是一切对历史的解释,都是当代史的映射:“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