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你知道曾国藩为什么不造反吗?

曾国藩不造反这个话题,历来是是史家争论不休的。

笔者想要说的是不是每一个手里有兵的人都会造反。曾国藩剿杀太平天国,是因为看到了太平天国不过是邪教蛊惑下的一场社会动乱,必须除恶务尽。

曾国藩作为文人,自小受到的就是“忠君爱民”“克己复礼”的儒家教育,他视清廷为正朔,本人自视为忠臣、栋梁,他的湘军是平定叛乱的工具,而不是黄袍加身的资本。众所周知,曾国藩赖以成名的是湘军,从军权方面讲,当是的淮军不是湘军分出去的,而自始至终是一支独立的队伍。平定太平天国动乱后,曾国藩请旨裁撤湘军,淮军保留,成为正规的军事编制。

其次是曾国藩有造反之心,而无造反之胆。他也是权衡了利弊,觉得造反的风险太大,所以选择了一条安全的道路。

历史上造反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天不怕,地不怕,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比如黄巢洪秀全这样的,就是想当皇帝。还有一种,是审时度势,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以篡夺天下了,如李渊赵匡胤曹操司马懿这些人。

曾国藩的湘军虽然是平定天平天国的主力军,但是如果起兵造反,湘军并不占据绝对优势,而且能得到地方政权多少人会支持很难说,胜算太少。

从实力上讲,湘军虽名义上有30万,实际上曾国藩能调动的仅有10余万人。李鸿章淮军势力早在太平天国未灭之前就独树一帜了,左宗棠自立楚军。曾国藩湘军内部并不团结。而且曾国藩手下几员大将都已自成一派,关键时刻也难保他们不投靠清政府转而对付自己。况且,湘军经过长年的征战,已不复当年朝气,军纪腐败甚至超过当年绿营,战斗力也明显减弱。此外,曾氏集团的下属官宦都是恪守封建教义的地主阶级,也并不愿意与李秀成的太平军势力合作,因为有失他们的声望。

第三,从当时的中国现状考虑,内忧外患,即使打败清政府,坐上了皇帝宝座,曾国藩所接手的江山早已残破不堪,更何况还要面对列强的侵扰。

最后,对于清政府来讲,对曾国藩早已有所防范。咸丰四年,曾国藩自主招兵数万攻陷武昌,就引起了清政府的警觉。一介闲官就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对清政府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有芒刺在背之感。所以天京陷落之后,清政府当即派了重兵把守天京,实际也在监视曾国藩。而清廷,在湘军全盛时期一直没有赋予曾国藩实职,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