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年以来,民间存在的唐僧有两位,带你看真正的唐僧有多吊!
数百年以来,民间存在的唐僧有两位,一位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另一位则是佛教界的玄奘大师
吴承恩的文学作品因为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以通俗文学的病毒式的传播力,唐僧的形象让大家熟悉的不要不要的;另一位是佛教界享誉世界的玄奘大师,他的伟岸更多存在于大雁塔南广场
这两位的形象区别还是不小的,在下相信大多数看这篇文章的人都看过电视剧版或者小说版的《西游记》,或者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但是看过《大唐西域记》或者《高僧传》等信史的人却真真是极少
五岁丧母、十岁丧父
童年之苦成就日后坚韧
河南的小朋友可以先得意一把
唐僧原名陈祎,祖籍河南陈留。陈留在今天洛阳市偃师,小时候他是个苦命的孩子,但可并不是《西游记》里那个沿江漂流的故事。他五岁妈妈没了,十岁爸爸也没了,陈祎小朋友只好跟着哥哥去了净土寺出家。但十岁之前,他受到的却是父亲的严苛的儒家教育
就这样,因为家门不幸,他走向了“一代宗师”的不归路。这条路,也是一条学霸永远不满足现状的不归之路
19岁时,他开始不满足于在河南净土寺学习,跟着哥哥一起去了成都。在成都待了几年,学遍蜀地高手之后,他就丢下了哥哥,去找更多学霸较量,沿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在他26岁时,游学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长安。到了我们长安后,这位学霸的求学之路只能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依旧在长安寻访众高僧
寻着寻着问题来了。善于思考的学霸忽然发现,各位高僧对佛法的解释互相之间也有矛盾,于是他说了这么一句话:“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义,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翻译过来就是:各位老师,你们自相矛盾各说各的,让学生我怎么办
唐初的大长安乃藏龙卧虎之地,一位印度来的僧人波顿蜜多给他指了一条明路:西天取真经
他这一点拨,给了我们的学霸一个激灵,下定决心去西天。接下来的一年,他学习梵语、查找路线图,做好为去印度的准备
唐僧寺位于偃师市缑氏镇东南约两公里
北距玄奘故里约4公里
玄奘西行路线图
出国留学变偷渡
识途老马助其西行之路
27岁那年,玄奘委托丞相萧瑀上书唐太宗,上一篇我们说过,他没找对人,萧瑀没眼色,坏事了,让玄奘的西游变成了偷渡。这才有了石槃陀孙悟空的故事,大圣是不是要感谢萧瑀呢
说到偷渡,我们还得感谢一匹马,但并不是西游记里那匹曼妙的白龙马,而是一匹瘦小的老马。在玄奘与悟空决定偷渡前,唐僧是买了一匹漂亮的白马,但是与悟空相见时,一位老头说服他,把老头带来的老瘦马换了玄奘的小白马。日后,在悟空抛弃唐僧离开后,这匹识途老马帮助他走过了莫贺延碛无人区,而且,在过这片大戈壁的七八天中,玄奘打翻了水袋,滴水不剩,他几乎四五天没有喝水,在大漠里跋涉了数百里,他是怎么过下来的,怕只有佛祖知道了
小说影视中,白龙高头大马英姿飒爽
其实是一匹瘦小的老马驮着玄奘走上西行之路
回到长安深藏功与名
潜心翻译修书直至生命尽头
唐僧玄奘西游前的故事,和一般学霸大学毕业前的经历差别不大,这位学霸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出国留学,而且带回了国外诸多大学图书馆馆藏教材。而且耗尽后半生,在重重阻力下,把他们翻译成了中文,后世享用至今
很多人受过他的恩惠,大家或许不信,信手拈来一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是《心经》中的一句,大家都用,有几个人知道他是玄奘翻译呢?《心经》的翻译版本史上有八个以上,鸠摩罗什等翻译名家都翻译过,可是玄奘的翻译的最流行,为什么呢,因为他翻译的最精妙。仅仅260个字,道尽了般若学的精髓,不是一般翻译人员能够做到的
说到翻译,玄奘翻译佛经的数量至今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从西天回来基本只干了一件事,就是翻译翻译翻译翻译,直到去世
这期间所谓巨大的阻力,便是李唐王朝爱恨不定的态度。政治家么,一切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去时不让去,等人家游学三十多个国家,行程25000余公里,风光无限地回来时,他们大肆欢迎,派的房玄龄去迎接,当时的长安城可谓万人空巷,他到朱雀大街时,整条街都沸腾了,真真正正的国民偶像
玄奘法师译版的《心经》
取经归来长安城万人空巷
要知道即使是翻译这件事,也非一帆风顺。玄奘一回来,本来是去请求直接开设译经馆,但是唐太宗立马让人写《大唐西域记》,把西域众多国家的境况一一写来,为大唐国防做参考。(如今,这部大唐西域记,也是饱经战乱的西域人民寻找自己国家历史的必备书目,呵呵。)写完才让译经
等太宗死了,武则天他老公高宗一是上任,就把玄奘从大慈恩寺弄到西明寺,把他当做反对派旧臣处置,不让人翻译了,这不是要唐僧的命吗?60岁的玄奘只能冒死上书躲到玉华宫,在他生命的最后四年,一秒不停地翻译翻译翻译,去世前,他还在翻译佛经
陕西铜川玉华宫便是玄奘圆寂之地
玉华宫内玄奘塑像
曲女城辩论名震印度
偶像影响力直至今日
写着写着,有点凌乱,因为头绪太多
学渣脑子实在不够来描述这位学霸的事迹
再说说西游之旅
玄奘到印度之后,开启了如鱼得水的17年留学生活,同时,也成为中国历史是行最著名的留学生。汉代到玄奘以前,去印度的留学生也不在少数,百人是有的,没有一人能像玄奘那样名震五天竺,惊动印度国王戒日王。当年他在印度北部的曲女城辩论,创下了连续十八天无人能敌的盛况
至今,玄奘还是印度人心目中的偶像,来印度总理莫迪去年来西安,也是为了追寻心目中的偶像玄奘
曲女城辩论让玄奘在印度扬名立万
带回奇珍异宝无数
翻译作品更是无价之宝
究竟玄奘都从印度带回了什么东西
说出来也是极其让人震撼的:
如来佛祖肉舍利150粒(如今每一粒都能撼动整个帝都加魔都四五遍)。银、檀佛像7躯,经论520筴、657部,另有印度奇花异果种子若干。此外,玄奘带回来的佛经他穷尽一生只翻译了几乎十分之一,可见数量之巨
但素,这十分之一的量也让所有在中国人难以望其项背,玄奘一生平译经75部,1335卷,他一个人所译典籍占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多,是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史上另外三位翻译家鸠摩罗什、不空、真谛三人译经总量的一倍多
到这里,是不是懂得了空前绝后这个词的用武之地。是的,他不光译的多,而且品质也是极高的,他的译经班子有一套严格的翻译规范,还且还独创了“五种不翻”的独家翻译理论,到现在,翻译界还在用
他的徒弟们也是各个武艺高超,都是佛教史上的高僧,而且他收的留学生还把中国佛教带到了韩国、朝鲜、日本,玄奘在这几个国家的声誉也是杠杠的
玄奘独创的“五种不翻”理论
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敬德的侄子窥基大师
就是玄奘的高徒之一
大雁塔是当年玄奘亲手建造的,用来存放佛经,大雁塔下那两块石碑上刻的是李世民为玄奘写的《雁塔圣教序》和他儿子李治(武则天老公)写的《圣教序记》,都是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
如今,一块圣教序拓片,就够我买个厕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