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诸葛亮和曾国藩,他们为什么没有称帝呢?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的白帝城托孤不仅是蜀汉历史的转折点,也影响到三国历史的走向。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败,蜀汉可谓危在旦夕。但是诸葛亮凭借着高超的政治、外交、军事手腕,成功稳定了益州的局势。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太平天国差点就推翻大清帝国的时候,曾国藩组建湘军,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由此,对于诸葛亮和曾国藩来说,他们都曾经稳定了一个国家的局势,并且手握军政大权。那么,他们不仅没有称帝,诸葛亮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曾国藩则是解散了强大的湘军,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尤其是封建王朝的统治下,不管是开国帝王还是农名起义军领袖,基本上都是军人和武夫。换而言之,很少有文人成功推翻一个封建王朝的先例。不管是诸葛亮还是曾国藩,虽然都曾带兵打过仗,但究其本质来说,还是淡泊宁静的文人。也即在心态上,很难产生取代自己所在王朝的念头。

其次,即便诸葛亮和曾国藩产生了称王称帝的念头,但依然存在强大的外部阻力。就诸葛亮来说,自己所在的荆州派系虽然实力不俗,不过以李严为首的益州本土派,也不是个软柿子。况且赵云等刘备嫡系力量仍旧存在,只要诸葛亮存有二心,必然导致这两大集团势力的反击。至于曾国藩所在去晚清时期,僧格林沁依旧领导着一支强大的骑兵,而这无疑是对湘军最大的牵制。

进一步来说,就诸葛亮所在的派系内部,也不能保证大家都拥护自己称帝。毕竟大家不仅是跟着孔明打天下的,更是受到了刘备的恩惠。一旦诸葛亮对刘禅不轨,难保手底下的势力分化。对于曾国藩的湘军,不管是李鸿章的淮军,还是左宗棠统帅的军队,一旦曾国藩谋反的话,都可能要面临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反击。

在三国这个历史阶段,自东汉末年开始的军阀混战,已经是老百姓产生了厌战情绪。比如邓艾突袭至蜀汉都城的时候,刘禅之所以开门投降,也是考虑到士兵不愿意再投入到战争中去了。所以对于诸葛亮,想要称帝取代刘禅,必然会引发新的战争,而这显然是不符合益州百姓的利益和心愿的。

对于衰败的晚清王朝,在半壁江山都出现过太平军的背景下,不管是士兵还是百姓,都希望及早结束这场战乱,过上稳定的日子。由此,对于湘军的统帅曾国藩来说,发动一场针对清廷的战争,很可能失去湘军和老百姓的支持。

最后,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打出的旗号就是继承先帝遗志,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等。如果自己称帝的话,不就是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不仅让北伐师出无名,也会失去人心。而曾国藩在领导湘军起义的时候,也是打着忠君报国的口号。那么,称帝同样是自毁声誉,丧失湘军的凝聚力。简而言之,对于诸葛亮和曾国藩,既没有称帝的可能、又没有称帝的必要。

文/情怀历史

(漫谈三国:一百零一)

: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