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奸臣温体仁周延儒成明朝灭亡重要原因

温体仁周延儒

对于温体仁和周廷儒这二人,《明史》中把这两人归纳到了奸臣传中,认为就是崇祯帝重用他们两个奸臣,才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并且一致认为温体仁的奸远胜于周廷儒。

刘季卿版温体仁

两个人都只是朝中大臣,都还没有资历入阁,在朝中推阁臣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被推荐,于是乎,两个人心中极为不满,就准备相互勾结。先是由温体仁发难,之后周廷儒从中推波助澜,把魏忠贤一案重新翻出来,借题发挥,就是为了推倒钱益谦等人,为了让崇祯帝感觉到参与此次推选,朝中大臣们有都结党营私之嫌疑,想要否定所有的推选名单,并且罢免了钱益谦。

就是通过这次事件,周廷儒再一次的取得了崇祯帝的好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被破格升为礼部尚书,参与国家决策。野心勃勃的周廷儒并不满足这些,再次勾结温体仁等人,设计杀害了大将袁崇焕,他的真实目的就想要把在他之上的几人都给除掉,最终的目的就是当上内阁首辅。

可怜的周廷儒当上首辅没多久,就遭到了自己亲手提拔上来的温体仁背后倒戈,温体仁不顾昔日的友情。他觉得自己已经羽翼丰满,采取措施,想要取而代之。于是,他抓住了周廷儒的三件事情,开始背叛周廷儒,暗中唆使百官对其的弹劾。崇祯帝看了这些奏折大怒,将要怪罪到周廷儒身上,而可怜的周廷儒还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温体仁身上,但是他不知道温体仁是何为人,将其拖下首辅之位,罢官还乡。

温体仁在位之时,导致朝政很乱,还在可控制范围之内,但是温体仁一死,朝局大乱。周廷儒才出山,继续官复原职。

我们可以从两人担任首辅的时间判断,在明末时期,温体仁连着当了8年的首幅,而周廷儒只是当了2年就已经抵挡不住,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温体仁的奸诈是远超于周廷儒。

历史人物温体仁的评价

温体仁是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进士,后在京城一直为官,从低级的位置一步步地上升,最后坐到了明朝大臣最高的位置――首辅大臣一职。但是温体仁坐上这个位置并不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而是通过奸诈卑鄙的手段残害忠良坐上来的。

温体仁画像

温体仁的处事圆滑之厉害,从他历经数朝还能安稳度日就可看得出来。魏忠贤如日中天的时候,他过的有模有样,魏忠贤垮台的时候,他也能独善其身。但是前期的温体仁毕竟没有多少名声,在朝中没人把他放在眼里。这样他也只能在底层干一辈子,这他是万万不做的。

当崇祯帝开始遴选首辅大臣的时候,温体仁借机翻出钱谦益的陈年老账,弹劾他收受贿赂,结党营私,当年的浙江会试就是证明。于是多疑的崇祯信了,钱谦益倒霉了。但是朝中还是有明眼的大臣,他们不信。于是一个个上书为钱谦益辩护,并指着温体仁。温体仁有借机胡诌了一番,说这些人都是钱谦益的旧党,都是一群蛊惑皇帝的奸吝小人。崇祯帝又信了,于是这帮人倒霉了。然后温体仁坐上了首辅大臣,明朝在最后的十几年更加地乌烟瘴气。

温体仁本身没有丝毫才干,在任职期间就是爱耍结党和排除异己,被他折腾过的人有数十人。本就处在风雨飘摇之际 的大明朝,急需能查善变处事机敏的掌舵者来带它度过危机,但是有了温体仁,那是误国误民。不仅蒙蔽了崇祯帝的双眼,还使得朝中原本精炼的大臣一个个被罢黜,留下来的都是一帮自私自利的小人。所以后人对温体仁的评价就是,彻头彻尾的误国奸臣。

温体仁玩弄权术

从崇祯元年(1628年)到崇祯十年的这十年间,有多位原来的朝廷大臣被温体仁排挤,内阁官员的人事调动更是多达五十多人,但是温体仁还是稳稳坐住了自己的位置。温体仁之所以能做到这种地步,不在于他有多少出众的能力,而是他懂得玩弄权术,左右逢迎,欺下媚上。

崇祯帝

在刚刚进入崇祯皇帝的视野之际,温体仁的地位还不是很高,在朝中的声望也不大。加上之前他恶意地攻击过钱谦益、袁崇焕还有钱龙锡等人,所以在朝中温体仁是近乎于被孤立的存在,但是他就利用了这点。温体仁早摸清了崇祯帝的多疑、守财和虚伪的性格。于是他告诉崇祯帝,说自己因为谏言报效君王而被群臣嫉妒,从而成了孤臣。崇祯帝一看,还真是这样,于是对温体仁的信任又加深了。

在上任内阁首辅之后,温体仁表面上做着“孤臣”的形象,暗地里却是培养自己的党羽,对于不依附自己的人或者才华高于自己的人(大有人在),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排挤打击。原本刘宗周要被崇祯帝启用,但是温体仁看到他的上任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于是收买了刘宗周的老乡,让其向崇祯帝告发说自己的老乡刘宗周才干不足。崇祯帝一看是刘宗周老乡说的,那应该不假,就罢免了他。被赶出京城的刘宗周越想越气,上书怒斥温体仁欺下媚上等诸多卑劣行为,还指出了崇祯帝的不会用人。这让爱要面子的皇帝怒不可遏,直接剥削了刘宗周的官职。

温体仁就是在这样权术的玩弄之下,一步步走上首辅的位置,然后一个个逼走处于不同立场的群臣。温体仁担任首辅八年,没有丝毫建树,有的倒是在国之危难之际无耻求荣的恶名。

温体仁排挤过谁

温体仁原本就是个平庸无能的人,他在万历年间中了进士后,在朝廷中一直都是作者低层的官职。然而经历了多年的官宦生涯后,温体仁学会了左右逢源善于玩弄权术的本领。自崇祯帝登基以后,温体仁开始想尽了各种方法污蔑排挤他人,从而实现自己上位的梦想。

戏剧中的温体仁

被温体仁排挤的人当中有几个可以说是他事业节点上重要点,第一个就是钱谦益。崇祯帝刚刚登基,温体仁在朝中声明也不大,所以他急需制造声音让崇祯帝关注到他,于是钱谦益成了他的牺牲品。温体仁借钱谦益当年浙江会试的旧案,职责他收受贿赂,结党营私。崇祯帝听信了温体仁的话,处置了钱谦益,而他也进入了崇祯的视线里。

第二个是袁崇焕,温体仁为了自己的求荣的欲望,果断地迎合皇太极的离间计,密奏崇祯说袁崇焕是叛国贼。城中本就风言风语的情况下,多疑的崇祯帝笃信了袁崇焕有“不轨之心”,于是自毁长城。但是朝中的权臣钱龙锡等人清楚袁崇焕的重要性,纷纷为之辩护。这刚好中了温体仁的下怀,一个个都被污蔑成了旧党,包庇同党。同样的,崇祯帝也毫不犹豫地相信了。

钱龙锡等人离朝之后,周廷儒和温体仁就成了内阁中的重要人员。但是贪欲颇重的温体仁还不知足,最后让深得皇帝信任的温体仁逼走了周廷儒。而温体仁也就成了首辅大臣,左右明末八年的朝廷百官,使得本就摇摇欲坠的明朝更加地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