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宫走向帝位 传奇女皇帝冷酷果断 为什么偏偏听狄仁杰的话?
在唐朝武则天时代中狄仁杰是一位很重要的人,他一生为官,两次做宰相,终身清廉,为民请命,剿匪除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官,也是当朝见到武则天唯一一位不用跪拜的臣子,狄仁杰除了他个人能力之外,主要得益于武则天的高度信任,武则天为何这么听信狄仁杰的话呢?
一是武则天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具有政治家的胸襟和胆识。在她取得李唐朝廷后,朝政紊乱,需要得力朝臣辅佐,更需要治世能臣理政以安天下,这一点是最根本的原因。
二是狄仁杰在首任宰相前一直在地方任职。在唐中宗时期他在地方任职,先是任宁州刺史后任江南巡抚。接着任豫州刺史,后得罪宰相张光甫,又被贬到复州刺史。直到后来才任洛州司马,代理尚书职务,嘉授担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这时候狄仁杰已经61岁,武则天刚刚称帝。狄仁杰无论在何处为官,都精干清廉,威信、声望颇佳,深得人心,才具愈显,无人替代,体现了一个政治家优秀的品质和素养。
三是武则天经过酷吏治官之后朝政初稳,如果再继续重用酷吏,那就会适得其反,精明的武则天在经过五年的酷吏治官之后,又亲手除掉了酷吏。在这种背景下,狄仁杰再度得到重用势所必然。
四是狄仁杰无论平定叛乱,还是打击入侵之敌方面都稳如磐石,从无失手,从而确保武周的江山稳定。
五是力荐还政李唐,入情入理。在武则天到底将江山传给侄子武三思,还是还政李唐时,历史上有两个关于狄仁杰解梦的传说,而且都记载在真实的史书中,就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虽有不同但都说的入情入理,即使武则天听后大怒,但最终顺应历史潮流,立李显为太子,为还政李唐迈出了关键一步,也避免了未来的血雨腥风。武则天最终寿终正寝,而且死后没有得到李氏的非难,都应得益于狄仁杰正确审时度势有关。
武则天肯听狄仁杰的因为武则天和狄仁杰的关系更像是朋友,而不是君臣!狄仁杰忠于李唐也忠于武则天,他希望可以平稳的过度,而且他培育了大量李唐旧臣作为防范,希望不负李唐不负武~
武则天应该也是对他如同知己朋友,但还有几分作秀的感觉,如同树立的一个榜样。标志自己不仅仅是残暴女帝。他也会善待旧臣
作为中华五千年最有权力的女人,武则天踩着家人朋友敌人的尸骨一步步走上的皇位,看似冷酷,其实内心孤独无比,人心都是肉长的,有谁能真的斩断七情六欲,如果真的毫无感情,对权力也就不会那么痴迷。
而当她坐稳大位后,在她威压之下,几乎没有人与她说真心话,不是阿谀奉承就是溜须拍马,纵然武则天英明神武明察秋毫,但在这方面也是毫无办法,这就是权力的代价。但狄仁杰敢说。
比如在全武则天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狄仁杰直言不讳:你就是李家的儿媳,传位给儿子,将来儿孙供奉你香火,传位给侄子,你见过侄子给姑妈上坟的?
再比如在礼佛以及宠幸张氏兄弟等问题上,狄仁杰也照说不误,史书记载:“仁杰好而引廷争,太后每屈意从之”
就事论事,狄仁杰说的都是谁都明白的大实话,但在当时谁都不敢说,只有狄仁杰敢,也正因为他说,才能打动武则天。
事实证明,狄仁杰桃李满天下。武则天十分信任和推重狄仁杰,凡事均仰仗他的决断,尊称“国老”,狄仁杰向武则天举荐了很多人,后来都成了唐代名臣,包括宰相张柬之,治理天下的贤能之臣,皆出自狄仁杰的门下,故称“桃李满天下”。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讲,武则天对于狄仁杰的信任,完全是狄仁杰对武则天的忠诚和个人的能力,而武则天是出于内心对狄仁杰的崇敬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