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我们认知上的六大谬误:掺沙子不是腐败
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转折点,影响既深且远。中国有句古话:知耻而后勇,但我们首先要清楚中国到底败于何处。多年来,人们都习惯性地把战争失利的责任归于慈禧太后和北洋海军的腐败上,不仅如此,许多专家学者也推波助澜,不加考证而想当然地相信这个结论,在各种媒体上告诉人们,北洋水师生活如何腐化、指挥如何失误,慈禧太后如何误国、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等等。有这样的领导、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但问题是,这些结论经得起考证吗?<br/> 好在,历史的真相不会永远沉没,陈悦等一批学者通过认真查阅史料、实地考证,为我们逐渐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甲午,揭穿了以往流传的一个个谬误。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也在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甲午,我们为什么战败?<br/> 谬误之——刘公岛妓院、赌馆林立<br/>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和辽东半岛的旅顺成掎角之势,共同扼守渤海门户。从明代起,威海即因地势重要,开始设卫驻兵,成为海防重镇。在威海湾的碧波中,有一座刘公岛犹如天然盾牌,正挡海湾入口,海岛周围水深足够,是天然的停船之处。1875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奉旨筹建海军后,因威海、刘公岛战略地位之重要,遂圈选成为海军基地,此后刘公岛长期作为北洋舰队的驻泊之所。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后,北洋沿线的几个军港基地的地位进一步明确,刘公岛作为北洋海军的驻泊基地,重要性超过了作为维修基地的旅顺。<br/> 在北洋海军甲午海战失败的几十年后,曾有人撰文称,在北洋海军时代,作为重要基地兼海军指挥部所在地的刘公岛,烟馆、赌馆林立,妓院多达70余家,与营房为邻,军中一时间抽大烟、逛妓院成风云云。由此证明,北洋海军军纪溃散,生活腐败。<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16/49/1649B4673C3A02A151949E5B7F3DF04C.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洋务运动时代中国购自德国的一等铁甲舰,当时被称为亚洲第一巨舰。其主要火力是4门305毫米口径的克虏伯大炮,两两安装在军舰中部错列的两座炮台内,这4门巨炮便是现代“主炮晾衣”说指证的晾衣事件发生地。<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89/F0/89F0BE790679E072724D5DBDB521D383.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火药或炸药,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爆炸;而实心弹的弹头内则很少装药或不装药,更多时候是填充泥土、沙石来配重。实心弹击中目标后当然不会爆炸,其作战意图是凭借重力加速度击穿敌舰引起进水。<br/> 这种装沙子的实心弹不会爆炸,威力也小,但却是北洋海军最常用的炮弹。当时,中国比较成规模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所能制造的只能是这种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实心弹,而开花弹则要依赖进口。从1891年户部(相当于财政部)下达停止购买外洋军械的禁令后,北洋海军的弹药补给只得立足国内。但是,国内军工企业对开花弹的研发显然不够,以致各舰弹药只能以实心弹为主,开花弹还是当年购买军舰时配套赠送的,数量极为稀少。中日大战迫近,天津机器局才临时抱佛脚,不分昼夜赶制开花弹,但由于技术不过关,产能极低且质量不稳定。据北洋海军总教习、德国人汉纳根在甲午海战后报告,定远舰在战前只补充了55颗国产普通开花弹,平均一门炮顶多分得十几枚。在海战中,仅一个半小时这类炮弹就打光了。剩余的时间里,定远舰的巨炮只能发射根本不会爆炸的实心弹。<br/> 谬误之——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br/> 经历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人们在检讨武备落后导致海军的失利原因时,普遍认为是慈禧太后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所致,当时社会上就流传有“昆明(颐和园中有昆明湖,代指颐和园)换渤海”之说。不过,当就这些问题仔细查阅清代档案时会发现,所谓的慈禧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一说其实完全是讹传。<br/> 1887年光绪帝亲政,慈禧形式上归于退休,光绪皇帝的生父、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奕譞被任命主持颐和园的新修。这项任命可谓极富深意,修颐和园需要筹措大笔经费,而实为洋务管理衙门的总理衙门经管大量经费开支,颐和园修完,意味着慈禧太后将远离紫禁城,光绪皇帝可以渐渐独立,这对光绪皇帝的生父、同时又掌管海军衙门的奕譞自然有一种特殊的动力。果不其然,接收园工后,醇亲王陆续从海军衙门掌管的经费里向颐和园工程挪款,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醇亲王挪动的是海军衙门经费,同一时期北洋海军的军费并没有受到任何的侵占,海军衙门经费和北洋海军军费显然不能混为一谈。<br/> 除了挪用海军衙门经费外,颐和园工程所挪用的带有“海军”色彩的经费还有两部分。其一就是海防捐,即以海防的名义募集社会捐资,以虚职的官衔等作为回报,类似于封建时代常见的卖官。所得的海防捐,虽然大部进入了园工,一部分则成了铁路建设经费,但这笔钱原本就并不属于北洋海军,没有用于北洋海军,也并不能视为挪用。<br/> 另外一笔挪至颐和园的“海军”经费,在清代档案中有一个专用的名词,称为“海军巨款”。1888年秋,醇亲王通过李鸿章,向一些沿江海省份的总督、巡抚授意,让他们筹资报效颐和园工程。但为颐和园筹资,无法摆上台面,醇亲王于是便想出了海军的名义。各省督抚对此踊跃认捐,共集得260万两之巨,即“海军巨款”。<br/> 这笔“海军巨款”和海防捐一样,是额外筹集的一笔金钱,也不能算作挪用海军经费。其使用的方式也很不寻常,各地的资金陆续认缴后,并没有拨入颐和园工程,而是全部存进天津的外国银行和洋务企业,以所得的利息贴补颐和园,而本金则号称将来用于海军建设。甲午战争爆发后,慈禧颁懿旨,命令将“海军巨款”本金如数提出,用以购买军火。因为存期未满等原因,先只提出158万余两。<br/> 由此可见,颐和园工程只不过是以海军名义敛财,并不能简单算作挪用海军的经费。在颐和园工程修建期间,户部奏上禁止海军外购军火,这才是海军发展遭受完全桎梏的原因。<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