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专家:红军士兵'坐飞机上扔手榴弹'确有其事

《铁血红安》的主角英雄刘铜锣,黄麻起义时第一个攻入黄安城,动用红军唯一列宁号飞机御敌。原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主任张东说:“坐飞机上扔手榴弹, 查资料, 果然有此事。”<br/>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我军经历了8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空军从创立到现在也有60多年。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人民军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已发展成多兵种、现代化的强大武装力量,成为守卫我国广大疆域的钢铁长城。回顾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我们不会忘记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流血牺牲,不会忘记战争年代那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br/>本文所记叙的人物是一位叫龙文光的飞行员,他的故事与红军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密切相连。<br/>少年立志投笔从戎<br/>龙文光是四川省崇庆县人,1899年6月21日出生于廖家乡一个姓彭的普通农民家庭。在他两岁时,父母将他过继给姨夫龙作霖,从此改姓龙。龙作霖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私塾先生,而且家有良田四十亩,生活较为宽裕,因无子就把龙文光当作亲子看待,加上龙文光天资聪明过人,天真活泼,更受姨夫夫妇的喜爱。四岁时,他就随姨夫识字,一年后,龙作霖又找关系把他送进了本乡天民寺小学读书。在学校,龙文光是年龄最小的学生。早期的教育和良好的学习环境,让龙文光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接触了不少新东西,成为同龄伙伴中的“小秀才”。<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71/EE/71EE511D38CEE0265B3E8706C0A56A2C.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专家:红军士兵“坐飞机上扔手榴弹”确有其事"/><br/>在红军主力被迫撤出根据地时,龙文光为了销毁航空局的一些重要的保密资料,耽误了撤离时间。等到自己突围时,已经与部队失去联系。幸亏有乡亲们掩护,才只身化装成渔民,几经辗转,于8月中旬的一个夜晚潜回汉口家中与妻子黄秋英相聚。此后,龙文光一直未抛头露面。但一段时间过后,龙文光十分担心红军战友的消息,于是他就让妻子到小店修调收音机频率,以便通过广播来获知红军的近况。然而这个举动被国民党便衣特务发现了,从而发现了隐藏在家中的龙文光。1932年9月10日夜,龙文光被捕入狱。在监狱中,龙文光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他经受了各种酷刑的折磨,依然笑着对典狱长说:“好马不吃回头草。我龙某既然投入了共产党怀抱,决不会再‘弃明投暗’,当上违背意志的叛徒!”国民党军政部长陈诚向蒋介石密报:“共军航空局局长龙文光在汉口捕获。”密报中还说:“许多人替龙文光说情,中国航空缺乏人才,望能给一条活路,用其所长。”陈诚所说的替龙文光说情的是原广东航校和留苏时龙文光的老同学、国民党航空界举足轻重的人物毛邦初、张廷孟以及张有谷等人。他们联名向国民党当局上书,请求免龙文光一死。但未获批准。<br/>1933年8月9日,国民党政府以“带机投匪”的罪名判处龙文光死刑。判决书下达后,龙文光毫无畏惧,他挥笔写下一首“绝命诗”:“千秋风雨世间飘,死生一事付鸿毛。吾为自由空中飞,不算英雄亦自豪。”临刑时,龙文光在刽子手强逼下仍不下跪,而是昂首高歌,大声唱起《满江红》,其势声震天地,气壮山河。牺牲时,龙文光年仅34岁。<br/>得知龙文光牺牲的消息,中共中央十分悲痛,旋即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国民党军实行第五次“围剿”后,占据了鄂豫皖根据地大部分地区,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那架被埋藏起来的红军飞机。但在根据地群众的保护下,飞机的一些重要部件,国民党一直没有找到。就这样,在老区一条偏僻的山沟里,“列宁”号一直沉睡了20年。老区的父老乡亲也始终没有忘记驾驶这架飞机的飞行员龙文光。<br/>1951年9月,时任国防部副部长、湖北军区司令员的王树声,率领中央人民政府老根据地访问团前往老区慰问。直到这时,老区的人民才用锄头将埋藏了20年的“列宁”号分体部件挖了出来,献给了国家。为使后人了解这段难忘的历史,如今在北京航空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架按照1:1比例复制的“列宁”号样机,供人们瞻仰。而在湖北省博物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一块当年留下的“列宁”号飞机蒙布,和龙文光的那首不朽的亲笔“绝命诗”。<br/>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的国家早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在走向富裕强大。那些为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而牺牲的英雄们值得我们永远纪念、景仰。拂去岁月的尘埃,他们所创造的伟大业绩和所表现出的崇高精神依然熠熠生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