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解密:停战谈判'三八线'之争内幕知多少?

一. 双方对“三八线”之争的焦点<br/>(一) 我军坚持以“三八线”为停火线<br/>1. 停战谈判概况<br/>1951年7月8日,停战谈判首次在开城举行联络官会谈,为正式谈判“会议议程”做准备。我方联络官3人:张春山(我军联络官)、柴成文(我驻朝鲜使馆参赞)、金一波上校(朝军联络官);对方联络官3人:J-金尼(美军空军上校)、默里(美军海军陆战队上校)和李寿荣(南军中校)。<br/>我方正式代表5人:首席代表南日大将(时任北朝鲜军最高司令部参谋长,兼任副首相)、朝军代表李相朝少将(时任朝军最高司令部侦察局长)、朝军代表张有林少将(时任朝军第1军团参谋长)、我军代表邓华将军(时任志愿军副司令员,55年上将)、我军代表解方将军(时任志愿军参谋长,55年少将)。奉命来朝主持谈判领导工作的李克农将军(时任军委情报部长兼外交部副部长,55年上将)、乔冠华(时任外交部国际新闻局长)。对方正式代表5人:首席代表特纳-乔伊中将(时任美远东海军司令)、美军代表I-雷迪斯少将(时任第8集团军副参谋长)、美军代表C-克雷吉少将(时任美远东空军副司令官)、美军代表A-伯克少将(时任美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南军代表白善烨少将(时任南朝鲜第1军军长)。美方谈判由远东军总司令李奇微直接向美国总统负责。<br/>第一阶段谈判在开城举行,时间1951年7月8日至8月22日谈判被迫中断;第二阶段:谈判改在板门店举行,时间1951年10月8日至1953年7月22日签订停战协议,可谓风风雨雨整2年。<br/>2. 毛泽东确定的以“三八线”划界原则<br/>① 针对可能到来的停战谈判,彭德怀51年7月1日致电中央军委,“已经充分准备必须坚持持久作战方针,坚持以“三八线”为界划界,如果美国坚持现占领区,我准备8月发动反击战”。对此毛泽东7月5日与斯大林、金日成协商,提出“实现停战谈判”的6条协议草案,其中建立非军事区,建议由双方军事力量从“三八线”各自后撤10英里,并在在此基础上建立非军事区。非军事区民政恢复到1950年6月25日以前状态,即“三八线”以北属朝鲜政府管理,以南属南朝鲜政府管理。<br/>② 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首次会议在开城来凤庄举行,首先就停战谈判的议程进行了讨论。朝军首席代表南日大将提出5项议程建议,第2条明确提出确定“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武装部队应同时撤离“三八线”10公里,我军代表邓华将军发言表示支持。会上美军首席代表特纳-乔埃中将提出9项议程草案,其第5条称“议定韩境之非武装区域”,刻意回避“三八线”。下午,我方代表回复美方,改提出5项议程,其第2项强调,停止敌对行动的基本条件,以“三八线”为双方军事分界线并建立非军事地区问题。<br/>③ 议程辩论了一周,7月21日休会会。期间美方坚决拒绝将“三八线”内容列入谈判议程。关于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问题,美方说,议程上应提出讨论的题目,而不应提讨论的结果,我方接受了这个观点。<br/>④ 毛泽东51年7月23日致电我方代表团。指出:经过几次会议的争论,证明敌人只打算就地停战,绝对不愿讨论撤兵问题。我们可以确定:此次停战谈判仍应以争取从“三八线”上撤兵停战为中心,来实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第一步。7月24日彭德怀回电毛泽东:美国处在矛盾状态中。我再有几次胜利战斗,打至“三八线”以南,然后我再撤回“三八线”为界,进行和谈较好。彭总认为:如经过上述方法不能达到和平,则继续打下去,最后赢得战争胜利是肯定的。从全局观点来看和的好处多,战亦不怕。<br/>⑤ 毛泽东51年7月25日致电李克农、彭德怀:明日会议如在议程上已达成完全协议,而进入实质问题讨论时,你们对于双方军事分界线问题应坚持以“三八线”为界,南北各划若干公里,建立非军事区的立场不变。<br/>⑥ 美方代表51年7月27日在谈判第二项议程时,拒绝我方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主张,侈谈海、空军优势,以所谓“补偿”其海、空军优势为借口,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志愿军和人民军阵地后方,企图不战而获取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美方这一要求遭到我方拒绝后,美方竟扬言“让炸弹、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吧”。<br/>⑦ 51年7月29日会议上,美方提出以实际军事接触线为基础划为军事分界线,认为我方力量薄弱,再次提出“海空优势论”,作为补偿,军事分界线应设在“现实际军事接触线”以北30至40公里的地方。按此要求,我方将退出1.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美英史学家普遍认为,美军夜郎自大,提出按“实际接触线”划界,以为靠武力优势能争的更多地盘,为日后停战重新划界自吞苦果留下伏笔。<br/>(二) 其他三方对三八线的态度<br/>1. 美军对三八线的态度<br/>首先美国政府急于在朝鲜实现停止军事行动以便脱身,但对如何“体面的停战”多有争论。初期麦克阿瑟任远东军总司令时,给美国人留下战事很快就会结束,一旦帮南朝鲜占领朝鲜全境,美军就会以胜利者凯旋。由于我志愿军果断出兵,打乱了美军的如意算盘,经过5次战役,我军就把美军、南军赶回到“三七线”以南。眼看美军就要大丢面子,赶紧撤职麦克阿瑟,并增调20万美军驰援,双方几经拉锯,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9C/F7/9CF7F6F25E5549A52F51B43B1806FA02.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日俄战争前夕,沙俄同意控制“三八线”以北,日本占据“三八线”以南,由于沙俄战败朝鲜由日本独占。<br/>② 二次大战日本把朝鲜视为侵略中国的前进基地,将驻屯朝鲜日军部署进行调整,以“三八线”为界,朝鲜北部归关东军指挥,朝鲜南部的归大本营管辖,使“三八线”首次具有军事划界含义。<br/>2. 盟国运筹的棋子<br/>③ 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的朝鲜独立问题。在1943年11月《开罗宣言》对朝鲜问题有论述:“我三大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其后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与斯大林讨论了朝鲜的前途问题。双方同意在朝鲜获得完全独立前,需要一段准备时间,也许需要40年。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再次谈到朝鲜问题。罗斯福与斯大林商讨对日作战的条件,罗斯福提出朝鲜领土托管问题,双方确定,在朝鲜人民做好自治的准备之前,战后由美、苏、中、英四国对朝鲜实行临时托管。但会议文件并未具体谈到对哪些领土将实行托管, “这将是有待以后达成协议的事情”。杜鲁门继任美国总统后,于1945年5月底派特使霍普金斯去见斯大林,斯大林表示没有改变四国托管朝鲜的政策。<br/>④ 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美英苏三国曾同意,在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后,应当在朝鲜半岛整个地区就美苏两国的空军和海军的作战范围划一条界线。其目的显然在于避免在战争中发生误会而混淆各自承担的责任。至于在地面上的作战或占领区域问题,则根本没有讨论。在波茨坦会议上,苏军总参谋长告诉马歇尔,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并问美军是否可以为配合这次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马歇尔明确回答,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半岛实施两栖作战。可见当时美方苦于对日作战,无暇考虑朝鲜问题,留下空白。<br/>3. 冷战的产物<br/>⑤ 由于苏联宣布对日作战,红军大举进攻中国东北和朝鲜,美军距离朝鲜最近的部队也在600英里外的冲绳;加之日本突然投降使朝鲜权力真空,美国匆匆提出美苏明确分别进驻朝鲜半岛和日本受降的分界线划分,双方都想仿照东西柏林方式划界。<br/>⑥ “三八线”划定的设想美苏各有算盘。美方想用“三八线”阻止苏军南下形成东西德式的朝鲜。苏方则想利用南部朝鲜领土,换取占领日本本土的北海道。当美国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时,苏军已经攻占朝鲜大部分领土。美方要求苏联退到“三八线”以北(8月15日美国国务卿腊斯克电报),苏联提出用南朝鲜换取接收日本北海道(8月16日斯大林给杜鲁门的电报),美国同意将南千叶群岛“即日本北方四岛”划入苏军占领区换取苏军退回“三八线”(8月18日杜鲁门总统给斯大林密电),苏联同意退回“三八线”以北(8月22日斯大林密电)。苏美争执结束。<br/>南北朝鲜的划分从一开始就是美苏冷战思维的结果,朝鲜民族统一国家的愿望,化作南北同袍相互屠杀的战争行为。美国武力干涉朝鲜是怕南朝鲜失败被共产党统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是怕战火烧到自家门口,奋起保家卫国。<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D0/BC/D0BC93190F504EC22C625DB6D7DEA1F8.jpg" class="cont_pic" alt="解密:停战谈判“三八线”之争内幕知多少?"/><br/>三. 我方“被迫”放弃“三八线”条件<br/>① 朝鲜停战谈判8月10日在板门店复会。美方首席代表乔埃发言说:将“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的考虑和讨论到此终结。到8月11日 美方首席代表乔埃威胁道:中朝方如果继续固执“三八线”,就关闭谈判的大门。<br/>② 毛泽东抓住时机8月11日致电李克农(告金日成、彭德怀):在对方承认了以目前战线“实际军事接触线”划分军事分界线原则并加以调整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提出修正案。并要求彭总:计算“实际军事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同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差别到底有多大。<br/>③ 李克农8月17日报告毛泽东:志愿军总部经过计算对比,一致认为美方虽在“三八线”以北占的地方比西线我军在“三八线”以南占的地方要多一些,但那里多是山区,交通不便,人口少耕地不多,而西线我军在“三八线”以南所占地区,从经济上讲那里多是平原,交通方便,人口多,产粮多,又有开城的高丽人参;从面积上讲,瓮津半岛加上沿海岛屿虽比东线略少一些,但保住了开城这个古都;从政治上讲,如以“三八线”为停战的军事分界线,停战后中朝军队再退出开城,开城人民难以接受,政治影响较大。因此,无论从经济、面积还是从政治上讲,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对我方并无不利。我们还注意到李奇微14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在这个讲话中,他表示美军为了防御的需要,坚持大致依照现有战线来划定军事分界线。如果他这个声明是诚恳的,那么我方提出的实际接触为军事分界线建议,就有可能为对方所接受。会后李克农又找南日、李相朝商量,他们一致同意这个意见,于是向毛泽东提出这个建议。<br/>毛泽东很快批准了“按战线来划定军事分界线”的意见,并风趣地对军委其他领导说,好戏在后面呀。为什么?言外之意美军留下把柄,如果将来我军攻占更多地区,停战划界就还有变数。<br/>四. 最终停火还是“三八线”吗?<br/>我们常说,毛泽东的战略总是高人一等。当时强调“三八线”,是考虑能否把敌人压在“三八线”我方不吃亏。可美国人偏偏不领情,打死不承认“三八线”,认定美军靠海空优势,打破“三八线”的紧箍咒,为南朝鲜争取更多实惠,换取南朝鲜对停战谈判的支持,起码反对不要太激烈。毛泽东退一步同意美方提出的:以“实际军事接触线”为基础划军事分界线的方案,我方叫“双方实际军事控制线”。<br/>清大家记住,这一改变发生在1951年8月20日毛泽东给李克农的电报中,并于1951年11月27日双方第一次在谈判桌上达成一致。<br/>从1951年7月到1953年6月,谈判历时两年,围绕“三八线”,战场上发生无数次激列“控制区”攻防战,主要的有 (1)51年8月18日至9月18日美军发动《夏季攻势战役》(我军进行《夏季防御作战战役》);(2)51年8月至52年6月美军发动《空中绞杀战》(我军进行《反绞杀战》);(3)51年9月29日至10月22日美军发动《秋季攻势战役》(我军进行《夏季防御作战战役》);(4)51年10月30日至11月30日我军乘敌疲惫发动《局部反击战役》(美军进行《局部防御战役》);(5) 51年11月5日至30日我军发动《渡海攻岛战役》(收复大同江口岛屿十数个);(6)52年1月至52年12月美军恼羞成怒发动《细菌战》(我军全面开展《反细菌战》);(7)52年6月6日我军开展永固工事《坚守防御战役》;(8)52年6月23日至8月15日美军集中《轰炸朝鲜北部重要城市》;(9)52年9月5日至10月31日我军发动《秋季战术反击战役》(美军进行战术防御战役);(10)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美军发动《金化战役》(我军进行《上甘岭防御战役》);(11)53年5月13日至30日我军发动《夏季反击战役(第1次、第2次进攻战)》;(12)53年7月13日至23日我军发动朝鲜作战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夏季反击战役第3次进攻战)》;(13)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签字生效,双方正式停火。<br/>时间到了1953年6月15日,在战场之外的朝鲜停战谈判也进展顺利,我方与美方关于战俘问题达成协议,而按双方实际控制线重新划定军事分界线的工作也即将完成。协议规定“6月16日零时后攻占的阵地无效”。7月22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代表开始再次校正军事分界线。7月24日朝鲜停战谈判双方谈判代表团最后一次校正军事分界线,并将结果正式纳入停战协议备忘录。<br/>这次校正表明:自1951年11月27日双方第一次通过按“双方实际接触线”军事分界线原则协议以来,双方拉锯战的结果,我方军队向“三八线”南推进不少,多占了332.6平方公里。<br/>正如毛泽东的预见,美军不承认“三八线”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最终不得不在“双方实际接触线”(即我军称“实际控制线”)上划定军事分界线,美方还是失分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