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本可问鼎中原的大顺王朝以及李自成大顺军的战斗力

公元1644年,大顺军攻破京师而自觉无颜见百姓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虽然大顺军攻陷了北京,可是大明朝在淮河以南还拥有足够的军事实力;当时的形式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占据长城以南到淮河以北的区域、张献忠的大西军占据四川而早以称帝的大清政权则据有山海关外的现今东北地区并且控制蒙古诸部落,可以说当时的形式就是关外一个大政权而关内是三足鼎立。

在这种形势下谁将最后统一中原是谁都不敢说的,当时的李自成无疑是最强的,虽然大清的八旗铁骑多次南下并一度打到明朝京师外围却未能攻克,李自成仅仅一次就攻克京师,这让多尔衮对李自成有一些畏惧;同时,和李自成的大顺政权一道以消灭大明朝为首要目标的张献忠大西政权在政策上采取的是“联闯灭明”既配合大顺军的行动,虽然两人积怨很深可在灭明的问题上两人是一致的且当时的张献忠也知道李自成的实力,因此割据四川的张献忠从西面威胁着群龙无首的南明。

历史使不能如果的、也是不能假设的,但是本人在这里做一个遐想,当时的李自成如果和北清达成了协议可不可以统一中原,最后北出长城与清廷决一死战了;我认为这个是完全有可能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李自成应该收编吴三桂的部队让其在北部戍边抵挡八旗铁骑,一方面及时与清廷议和以长城沿线直至宁远以北为界获得所需时间,同时派出一支主力部队兵分三路外加张献忠在西面的策应完全可以歼灭残余明军,在消灭明朝后对付张献忠可以说是绰绰有余,原因很简单张献忠的大西军嗜杀成性且名声不好,反倒是大顺军在当时有点乃民心所向有句谚语就是“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纳粮!举起义旗,舞刀枪,杀掉贪官与昏君,穷人个个喜洋洋”。

可是吴三桂改变了这一切,吴三桂不仅将宁远城送给了清廷还打开了清廷一直未能攻破的山海关,虽然当年清军多次入塞,但是由于山海关犹如插入咽喉使的一个鱼刺使得清廷每次入塞都只能在内地劫掠而不能夺取一城一地;虽然,当时清军一度想对大顺军实行所谓的“迂回包抄”战略既从喜峰口、古北口、居庸关入塞对李自成来个大包圆,但是这是很困难实现的因为这一时期的大顺军主力基本还在北京,虽然李自成只带六万人入北京但绝大部分都是精华加上明朝降军五万人在总兵力上北京的大顺军还有11万人外加北京城城墙坚固且原大明朝御林军的装备先进,清军完全不可能吃掉大顺军且山海关这个“鱼刺”的存在就决定了若无吴三桂开关献土清军最多只能兵临城下

大顺军的战斗力怎么样!一直是人们争议的话题,可以明确的说一片石之战就是大顺军战斗力最好的体现,一片石之战大顺军集中了三万兵力可要明确一点的是这三万人中还有一半的士兵是刚刚投降不久的明朝降军既唐通的大军;与大顺军对决的山海关明军为大明朝最后的精锐---关宁铁骑有兵力五万人,如果说李自成原来面对的对手除了孙传庭的陕军战斗力较强外余者都战斗力较弱,但是在先锋唐通的一万大军被歼灭后李自成亲率的两万大军与五万关宁铁骑在野战对野战中杀的吴三桂哭爹喊娘,虽然后面清军增援杀败大顺军可不要忘记清军是将八旗军主力几乎全部调集,在11万大军对决2万大军的优势兵力下清军未能一举歼灭大顺军可见大顺军的骁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