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谈谈诸葛亮北伐的得与失

说到诸葛亮北伐,不由得想起南宋大诗人陆游那首著名的《书愤诗》,原诗如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最经典的两句是“颔联”部分: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但陆游这首诗的诗眼却在“结联”,就是最后两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是在六十二岁(公元1186年)的时候写下这首诗的,我们都知道陆游对北方金国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陆游是个强硬的主战派。但当时南宋一味主和,主战派得不到重用。

陆游奔走半生,郁郁不得志。看着年华老去,白发徒添,陆游悲愤交加,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陆游虽然并没有获得较高的政治地位,但他对北伐的坚决态度,和诸葛亮却是相通的,这也是陆游为什么会提到诸葛亮《出师表》的原因。

话题回到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并不以文学著名,他是成功的政治家和不太成功的军事家,和文坛很难扯上直接的关系。但诸葛亮有两篇文章在文学史上大名鼎鼎,一是他初出茅庐时的《隆中对》,一就是他在北伐前向皇帝刘禅上的那道名垂千古的《出师表》。

《出师表》的创作时间是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五月,这时距离诸葛亮托孤秉政,已经过去了四年。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蜀汉昭烈帝刘备为了夺回被孙权袭取的荆州,倾国之兵杀向东吴,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给请了回去。刘备气病交加,不久撒手人寰。刘备在死前,任命诸葛亮为“内阁首辅大臣”,确立了诸葛亮在蜀汉政坛一哥的地位。

自三国鼎立以来,曹魏最强,东吴次之,蜀汉最弱,而在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本就弱小的国势更加雪上加霜,这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开头说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按正常的逻辑讲,实力弱小,就应该保境安民,不主动向大国挑衅。但蜀汉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建立至灭亡四十余年间,可以说是“生命不息,攻魏不止”。一次次穿越千山万水,悲壮地向北进攻,又一次次失败,最终无力再战,被司马氏控制着的魏国一朝灭亡。

先不说蜀汉为什么要不断地北伐,只谈谈诸葛亮时代的北伐问题。诸葛亮之所以不顾与曹魏的国力差距,屡次北伐,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蜀汉的立国方针就是消灭曹魏,复兴汉朝。刘备出道江湖以来,一直举着“复兴汉室”的政治旗帜,态度极为坚决。如果蜀汉建国后,和曹魏称兄道弟,或者干脆称藩称臣,那么蜀汉就在天下人面前自动丧失了道义上的高度,蜀汉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进而影响内部稳定。

二、基于第一条,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所以北伐曹魏的历史任务自然就落到了诸葛亮的肩上,诸葛亮北伐,不过是继承了刘备的遗志而已。

三、诸葛亮虽然当上了蜀相,但他在政治上并不是益州土著派系。诸葛亮在官场虽然属于武官系统,但他在当丞相之前,一直没有独立建立军功的机会。在乱世中混江湖,要让弟兄们心服口服,没有军功,是绝难服人。

如果诸葛亮按兵不动,那么诸葛亮就很难在益州官场树立自己的威信。无论是从蜀汉政权的角度,还是从诸葛亮自身利益的角度,北伐曹魏都是诸葛亮没有选择的。

四、蜀汉的存在对魏国来说是重大的战略威胁,如果蜀汉不主动出击,以攻为守,那么魏国就会大举进攻蜀汉。正如《后出师表》所说“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从这个角度来说,蜀汉北伐也是无奈之举。

五、北伐曹魏符合诸葛亮本人的政治理想,诸葛亮早年就在《隆中对》提出了分兵两路北伐曹魏的战略构想。只可惜关羽大意失荆州,从荆襄北伐成?泡影,诸葛亮只能走艰难的山路。但诸葛亮灭魏的决心从来没有变过。

北伐曹魏虽然是蜀汉的立国方针,但夷陵败后,蜀汉暂时没有实力发动战争,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养精畜锐,来年再举。蜀汉的疆域和曹魏比起来,实在过于弱小,蜀汉自失荆州之后,只实际控制着益州,偏居西隅。

[page]

一般来说,东汉三国时期的益州,明显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北部、南部。北益州是蜀汉国土的主体,约为大渡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南益州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南中地区,这里胡汉杂居,经济相对北益州来说,比较落后,但战略价值却非常重要。

刘备之前的西蜀政权对南中地区的控制力相对比较弱,所以当夷陵之败后,南中几大豪强,比如建宁土帅雍闿、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都造了蜀汉的反。南中几郡的叛乱,导致本就疆域狭小的蜀汉平白少了一半国土,三面受夹击,生存压力空前增大。

诸葛亮想要集中全蜀之力北伐曹魏,就必须先解决南中叛乱,这是一个诸葛亮无法选择的命题。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经过了两年多的隐忍休整,诸葛亮亲提锐旅,南征南中。

好在南中几郡的军事实力都明显弱于蜀汉正规军,蜀军在南中并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敲掉了雍闿等叛将。即使是在南中地区威望甚著的土帅孟获,诸葛亮也没把孟获当盘菜,七擒七纵,遂成历史佳话。

诸葛亮在南中的行动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不以兵耀威,而是以德服人,确保南中几十年的政治安定。其实以孟获的军事实力,诸葛亮真想杀他,第一擒的时候就可以开刀了。诸葛亮攻心为上,最终将孟获感动得泪流满面,发自肺腑地向诸葛亮起誓“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诸葛亮圆满得完成了南中战略,稳定了大后方,同时获得了南中地区大量的物质支援,这对日后北伐曹魏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帮助。历代战争的胜利者,无不有一个稳定而丰饶的大后方,无论是政治意义,还是军事意义,亦或是经济意义,大后方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

对蜀汉来说,对南中的军事行动不是孤立的,而是北伐曹魏的前奏。南中平定之后,诸葛亮一边调整休养,一边积极准备发动对曹魏的战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一切准备就绪后,诸葛亮心情复杂地给皇帝刘禅上了那道《出师表》,继续他人生的冒险之旅。

我们不从现实政治利益的角度来看,而是从感情的角度来看《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确?是动了真感情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除了明确了北伐曹魏的战略任务外,其他的多是在和小皇帝刘禅谈心,谈自己的人生,谈先帝(刘备),也谈到了刘禅本人。

当年刘备“迎娶”诸葛亮的时候,是刘备人生中最为落魄黯淡的时期,“(诸葛亮出茅庐后)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已经二十一年了。人生中有几个二十一年?可以说诸葛亮的大好青春都奉献给了刘备,风风雨雨这么多年,难怪诸葛亮无限感慨。

诸葛亮是铁了心要北伐,但诸葛亮最担心的并不是曹魏,担不担心,曹魏的实力都明摆着。诸葛亮最不放心的是刘禅,阿斗平庸之才,更兼年少无知,诸葛亮不在他身边,最怕阿斗学坏。所以诸葛亮以“相父”的身份半是劝诫、半是警告阿斗:“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出师表》最大的魅力并不在于诸葛亮的雄心壮志,“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而在于诸葛亮的真情流露。我们可以想见,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在卧室里,须发皆白的诸葛亮借着蜡烛的微光照映,伏案走笔。写到动情处,诸葛亮不禁泪流满面……

诸葛亮北伐前,做足了一切准备,包括人事上的、军事上的安排。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诸葛亮拜辞了刘禅,无限感慨地北上。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遇,诸葛亮决定拼上自己的老命,至于能不能成功,听天由命吧。

至于诸葛亮的北伐路线,从诸葛亮驻扎汉中来看,当然是走山路,北进关中。自荆州失陷,以及上庸三郡降魏之后,蜀汉的北伐路线只剩下汉中这一条路了。

不过诸葛亮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当年叛蜀降魏的上庸军头孟达,在曹魏不受重视。在诸葛亮的引诱下,孟达决定回到诸葛亮温暖的怀抱中。可惜孟达做事太磨叽,被诸葛亮日后的对手司马懿以闪电之势迅速攻到上庸,孟达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被?斩之。

其实孟达这一路只是诸葛亮北伐的一个重要选择,但诸葛亮似乎更愿意走汉中这条路。诸葛亮行事稳重,如果他得到上庸三郡,也只能以偷袭取胜,但以曹魏的国力,打奇袭战的效果明显不佳。

诸葛亮从汉中北伐的战略目的非常明显,就是不断蚕食雍凉,席卷关中,斩断曹魏的战略右臂,重现当年秦统一六国之前的格局。如果能达到这一目的,蜀就变成了秦,雄踞天下之高地,而曹魏就变成了除了楚之外的关东五国,至于孙权,当然就是楚国的翻版。

战略目标已经确定好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选择具体的战术手段来达到战略目标,这就引出了三国史上著名的“子午谷之争”。蜀汉头号大将魏延向诸葛亮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作战计划:魏延带五千精兵,备足干粮,穿子午谷北上,奇袭长安,成不世奇功。

[page]

这个说法是《魏略》载附于《三国志·魏延传》,而其本传中记载的却和《魏略》的版本略有不同,本传中原文是“(魏延)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比较鱼豢(《魏略》著者)和陈寿的记载来看,魏延都是要轻兵北进打偷袭战,但目标不同。鱼豢说魏延是要控制长安,席卷雍凉,陈寿则说魏延要扼守潼关。

鱼豢的说法虽然要比陈寿的细致,但漏洞较多,首先魏延怎么敢肯定他兵临长安,镇守长安的魏安西将军夏侯楙就会被吓跑?再者,子午谷艰险崎岖,魏延的五千步兵翻山越岭,勉强在十天后滚到长安城下,也疲惫不堪,而且肯定会有相当数量的非战斗减员。夏侯楙再胆小如鼠,也不至于怕这几千疲兵。

两个版本再比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鱼版的魏延虽然认为可以奇袭长安,扼死雍凉魏军的东归之路。但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雍凉魏军虽然被困死,但关东魏军却可以大量西进增援。即使诸葛亮随后率大军达到长安,也会和魏国的关中兵、雍凉兵以及援军打成一团,胜负也难预料。

而陈寿的版本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陈寿说魏延奇兵奔袭潼关,目的在于掐断魏军在关东的主力向西增援的通道,然后“关门打狗”,一举歼灭魏雍凉军。

无论是鱼版还是陈版,魏延的这个计划都异常的冒险,但相对来说,偷袭潼关显然要比直接奇袭长安更有可行性,逻辑上也能圆得通。潼关是连接关中、雍凉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险隘重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依魏延的计划,一旦蜀军奇袭潼关得手,等于拦腰截断魏军的蛇字战略布局。而且还有一点对蜀军非常有利,就是蜀军在局部的(和关中魏军)的力量对比中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如果魏军率领这一万多蜀军能在潼关顶住关东魏军的疯狂进攻,几乎提前宣判了雍凉魏军的死刑。

再有一点,这次魏延奇袭潼关是绝对保密的,可以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从“(魏)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这段记载来看,魏朝上下对诸葛亮从正面的北伐都没有心理准备,何况是魏延的偷袭?

虽然魏延奇袭潼关的计划也是非常冒险的,但兵贵用奇,如果当年刘邦不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出奇制胜,刘邦根本没有战胜项羽的可能。有句老话说得好: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富贵就要险中求,没点冒险精神,是很难发大财的。

可惜诸葛亮并不认同魏延的这个计划,认为太过冒险,所以“制而不许”。诸葛亮的军事思想比较正统,或者说是保守,所谓“举堂堂正正之旗,布堂堂正正之阵”。

诸葛亮和魏延在战略上并没有冲突,只是在于具体的战术手段不同,“诸葛一生唯谨慎”,过于冒险的事情,诸葛亮是不会做的。诸葛亮更倾向于穿越地势相对比较平坦的斜谷进入关中,稳扎稳打,伺机歼灭魏军主力,慢慢地蚕食雍凉,诸葛亮相信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一个极有可能改变三国战略大战局的伟大的冒险计划就这样被诸葛亮给否定了,留下了千古谜题,是是非非,争论不休。魏延没有得到诸葛亮的批准,心情非常懊丧,经常讽刺诸葛亮胆小如鼠,没少在背后骂诸葛亮。

但诸葛亮是蜀军统帅,魏延不过是一个方面大将,小胳膊拧不过大粗腿,只好忍气吞声。诸葛亮有他自己的想法,魏延有提出建议的自由,自己也有投否决票的权力。

其实正面决战未必就没有胜算,何况在关中地区,蜀军是占有相当大的兵力优势的。说诸葛亮不懂军事,并不客观,用兵谨慎是每个军事统帅都应该具备的基础作战理论,不能说诸葛亮胆小如鼠。

诸葛亮即将开始的北伐,是一场胜负未可知的持久战,魏蜀的争霸战不是一场大规模的战役能解决的,比如确定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诸葛亮不想冒险,不等于说他没有胆量,谁都知道刀兵无情,敢倾一生心血坚持北伐,这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

关于诸葛亮北伐的次数,《三国演义》说是六次,就是我们熟知的“六出祁山”,实际上诸葛亮总共只有五次北伐(以《三国志》记载为准)。从时间上来看,这五次北伐分别是:

一、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初;

二、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底;

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年初;

四、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

五、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

其中前三次北伐是在一年之内完成的,频率非常密集,尤其是第一次北伐,声势最大,形势最好,也最为知名。上面我们讲了魏延想用奇兵制胜?但这一次北伐,因为魏国毫无准备,所以也可以称为奇兵。

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虽然拒绝了魏延的冒险计划,但诸葛亮却借鉴了魏延的思路,就是效法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诸葛亮开动宣传机器,扬言要从斜谷北上,攻取郿城(今陕西眉县)。

[page]

郿城西距长安不过二百多里,一旦郿城失守,蜀军就可沿渭水西进。所以诸葛亮的声东击西之计,果然骗住了坐镇长安的魏明帝曹叡。曹叡派大将军曹真率魏军主力火速赶往郿城,严防死守,不能放过一个蜀兵进入关中地区。

诸葛亮成功地稳住了魏军主力,他真正的攻击目标是陇西地?。陇西是连接凉州和关中的重镇,如果蜀军能占领陇西,就等于拦腰斩断了魏国的西线战略体系。诸葛亮这次走的是祁山(今甘肃礼县东北),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魏国秦州(曹丕时置秦州)的天水郡。

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其实还是没有跳出魏延“占领潼关,隔断关东、关中联系”的思路,二人的区别只是在于魏延打的是一场战役,而诸葛亮打的一场战争。魏延是“奇中见奇”,诸葛亮是“正中见奇”。

诸葛亮声东击西,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实战效果,自刘备死后,蜀汉一直沉寂无闻,魏国没有想到,蜀军会大举北伐,“(魏)朝野恐惧……关中响震?。蜀军声势浩大的北伐,让关西各郡头目开始盘算自己的未来,难道蜀军北伐真是当年刘邦汉军的重复?曹叡是项羽第二?

一切皆有可能,蜀军虽然相对较弱,但当年汉军从纸面上的实力来看,也丝毫看不出刘邦有战胜项羽的可能,结果又如何?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在没有受到蜀军攻击的情况下,向诸葛亮摇了白旗。

兵家之上者,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诸葛亮凭空得到了三郡,几乎提前实现了斩断关中和凉州之间联系的战略目标。从某种角度来说,也间接实现了魏延的奇袭战略。

诸葛亮虽然拿下南安等三郡,但诸葛亮也清楚,魏国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肯定会大举反扑。魏国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三郡的叛变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其他郡县会纷纷效仿,或者在蜀军的攻击之下失陷。

对蜀军来说,阻止魏军西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扼守险峻要塞,至于这个阻塞点,诸葛亮选择了街亭。街亭位于广魏郡东部,这里傍山而立,地势开阔,是关西和关中地区的交通要塞。只要蜀军能守住街亭,就等于扼死了魏军西进的咽喉。

在街亭守将的作用方面,诸葛亮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当时名头不太响的参军马谡。诸葛亮似乎在刻意模仿当年刘备出人意料的选择魏延为汉中守将一样,而放弃了当时已经成名的魏延和吴懿。

马谡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是诸葛亮帐下的一流高参。几年前诸葛亮南征南中时,就采取了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的战略方针,结果大获成功。所以诸葛亮对马谡格外看重,丝毫不顾及刘备临死时说得那句话:“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只是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用马谡是他军事生涯中少见的大败笔,直接导致了第一次北伐的全面溃败。接下来的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了,京剧有出名段“失空斩”,这“失”指的就是马谡的失街亭。

马谡最大的问题不是他的智力水平,而是他的实战能力,也就是能不能将纸面?的优势在现实中表现出来。马谡饱读兵书,但却有些泥古不化,属于纸上谈兵的典型人物。

街亭位置险要,依山傍水,诸葛亮在马谡临行前应该是给马谡下过命令的,要求马谡将部队驻扎在河边,这样可以保证蜀军人畜的水源供应。但马谡却冥顽不化地认为兵家所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违亮节度”,拉着队伍上了山,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至于蜀军的饮水问题,估计马谡是让士兵一担担往山上挑水。与马谡同行的副将王平虽然识字不多,是个粗犷武夫,但王平却理解诸葛亮的作战意图,劝马谡千万别玩火,小心烧着了自己华丽的屁股,骄傲的马谡瞧不起王平,不听。

敌人的失误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马谡的对手张郃是一代名将,一眼就看穿了马谡的用兵失误,立刻抓住战机,将蜀军赶出街亭。张郃先掐断蜀军的水源供应,从心理上沉重打击蜀军的斗志,然后魏军大举围山,“大破之”。虽然蜀军的伤亡可能并不算重,只不过“士卒离散”,但张郃夺取街亭的战术目的已经达到。

从蜀汉的角度看,街亭的丢失对诸葛亮的北伐成果几乎造成了致命的伤害,魏军可以长趋直入关西,诸葛亮蚕食陇凉的计划已经没有实现的客观条件了。诸葛亮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拔军南撤,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虎头蛇尾地收场了。诸葛亮除了收获一场惨重的教训,什么也没得到。

因为马谡严重违反军纪,按律当斩,诸葛亮也判了马谡的死罪。不过综合史料来看,马谡应该不是死在诸葛亮刀下的,而是先畏罪潜逃,丞相长史向朗知情不报被免官。后来马谡被缉拿归案,踢到大牢准备杀头,马谡运气好,没等吃刀头面的时候,就病死在狱中。

马谡是一流的前线高参,但他在守街亭之前从来没有单独领兵作战的经历,诸葛亮选择马谡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这和刘备选择魏延守汉中不同,当时魏延就是一流大将,作战经验丰富,这才是刘备敢将事关身家性命的汉中要地交给魏延的原因。

[page]

马谡泥古不化,但失街亭的责任主要还在于诸葛亮用人不明,古代官员举荐有个“连坐”原则,就是甲推荐了乙做官,如果乙犯了错,甲要承担连带责任。马谡呆板的效仿韩信背水一战,而诸葛亮则想学刘备,结果全都砸了锅。明末大儒王夫之批评诸葛亮:“武侯之任人,一失于马谡,再失于李严,诚哉知人之难也。”是有道理的。

用人讲究的是因才适用,舍其长就其短,必然要坏事的。清人顾嗣协有首诗说得好:“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当时蜀军帐下有许多名将,别人不说,有个超大牌的魏延,诸葛亮却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对魏延百般限制,严重浪费了人才资源。

马谡因街亭之失而丧命,对本就选材范围相对狭小的蜀汉来说是莫大损失。马谡有罪,但用之非所,很难想象曹操会派郭嘉领兵作战,刘备会让法正夏侯渊玩命。诸葛亮用人有失明察,虽然诸葛亮也误用马谡向朝廷请罪,自贬三等,但这是诸葛亮应该负的政治责任,无话可说。

第一次北伐虽然失败,但不幸中的万幸是蜀军主力并没有受到重创,只不过诸葛亮白忙活了一场,大不了甩掉包袱,从头再来。不过从诸葛亮在当年年底又再次北伐来看,诸葛亮对第一次北伐的失败非常的不甘心,从哪里跌倒的,就从哪里爬起来。

第二次北伐的契机是这年五月,魏军大举伐吴,却惨遭失败。魏军横东跨西,在打退了诸葛亮的第一次进攻后,曹叡就把精力放在了东线,对付孙权。诸葛亮认为魏军主力都被孙权牵制在了东线,关中的魏军兵力相对空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这次北伐和第一次北伐有个相同之处,就是诸葛亮在临行前又写了一道《出师表》,就是《后出师表》。这道表的作者现在存疑,极有可能是后人伪托诸葛亮之名写得,我们不深究这个问题,《后出师表》的主体精神还是非常符合诸葛亮的人品性格的。比如那两句精准概括诸葛亮一生忠诚品质的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第二次北伐时,放弃了前次北伐时的奇袭思路,不再走祁山一线,而是从散关北伐,去攻取渭河要塞陈仓。我们对陈仓这个地方再熟悉不过了,一代战神韩信初出江湖,就使出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大手笔。

陈仓对长安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诸葛亮这次选择陈仓,目标非常明显,就是兵锋直指长安。长安是雍凉等州的首脑重镇,如果蜀军能攻克长安,关西魏军则丧其胆,一鼓可取。

和韩信“暗渡陈仓”相比,这次诸葛亮是明渡陈仓,但战略目标是一致的。虽然诸葛亮当初拒绝了魏延的冒险计划,但诸葛亮却一直没有走出魏延的战略思路,从某个角度讲,诸葛亮是魏延夺取关西战略的忠实执行者。

诸葛亮选择陈仓作为突破点,应该是个临时决定,或者认为陈仓魏军较少,可以一战破取。蜀军只带了为数不多的粮食,得志满满的来攻陈仓,结果在陈仓城下,诸葛亮吃了陈仓守将郝昭一记大闷棍,“陈仓已有备,亮不能克。”

一千多魏军在郝昭的率领下,抵抗数万蜀军足足二十多天,诸葛亮拿郝昭没有一点办法。再加上魏军主力火速前来支援,蜀军粮食又不够吃,诸葛亮只好恨恨而退,这一趟又白跑了。

从历史记载来看,这次突袭陈仓,诸葛亮是想出奇制胜,不过是魏延奇计的翻版。诸葛亮在军事理论上是一代大家,但他的临战能力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或者说是?乏冒险精神。

与其出散关攻陈仓,倒还不如押上魏延那一宝,出奇兵,翻越子午谷,穿过冢岭山、灌举山,直捣潼关。诸葛亮和魏延就像两个赌徒,魏延赌红了眼,什么都敢往赌桌上押。诸葛亮就不行,他只敢下小注,赚了更好,赔了也不伤筋骨。

第二次北伐的失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选错了攻击点;二是诸葛亮对攻克陈仓的难度准备不足。这场陈仓攻坚战是诸葛亮军事生涯中难得一见的艰苦战役,诸葛亮几乎用上了所有攻坚战的作战方式,但全被郝昭给顶了回去。

诸葛亮似乎不太善于打攻坚战,元人胡三省认为郝昭能守住陈?,并不是郝昭有多厉害,而在于诸葛亮不会用兵。胡三省引用孙武“用兵之术,攻城最下”,批评诸葛亮不懂变通,虽有些刻薄,大体上还是有道理的。

经历了两次北伐的挫折,诸葛亮似乎在战略上的气势明显不足,不再寻求一战定江山,而是转向战术层次的北伐,第三次北伐(公元229年)就是这样。这次蜀军北伐,主将并不是诸葛亮本人,也不是魏延、吴懿等大牌,而是副将陈式(有可能是陈寿之父)。

陈式的主攻方向也不是关中地区,而是较为偏僻,但对汉中极有战略意义的武都、阴平两个郡。这两郡紧挨着汉中的西边,魏军在这两郡的军事存在,对汉中的威胁非常大。最要命的是,这两郡距离成都也不算远,万一魏军抄小路南下,一旦进入平原地区,诸葛亮的麻烦就大了。

[page]

这次北伐相比前两次来说比较顺利,原因主要是魏军在这里的军力比较薄弱,陈式很快就把两郡划进了蜀汉的版图。不过第三次北伐虽然相对来说比较务实,但诸葛亮北伐的总体思路并没有转变,他依然在寻求一战定江山的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在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只有第三次北伐是以战术性为主,其他四次都是战略层次上的。

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依然选择了以祁山作为战略突破口。除了对第一次北伐莫名奇妙的失败心有不甘外,诸葛亮认定斩断魏关中、关西地区的战略通道,对北伐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北伐,诸葛亮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绩,除了大破魏军主力郭准和费曜所部外,还得到了上邽地区的粮食,“大芟刈其麦”。不过即使如此,蜀军的粮食供应依然是个大问题,因为山地险峻,所以诸葛亮在北伐时是动用新式运输工具——木牛流马。

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遇到的最大困难也许还不是粮食,而是他的对手——天下枭雄司马懿!司马懿是何等人物,他算准了诸葛亮想速战速决的心思,下令严守不战,和诸葛亮耗粮食。

两军对垒时,拼的就是粮食,看谁咬牙坚持的时间更长。诸葛亮因中都护李平的粮食供应没有跟上,上邽的麦子也吃完了,诸葛亮只好长叹后退军。虽然司马懿在张郃的威迫下,勉强出山追击诸葛亮,张郃被诸葛亮在木门道射杀,但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依然是虎头蛇尾。

在这几次北伐劳而无功后,诸葛亮认识到了粮食是取得军事胜利的首要物质基础,所以从汉中撤回来后,诸葛亮“劝农讲武”,休养生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和第五次北伐中间相隔的时间最长,足足三年!

在这三年时间里,诸葛亮做足了第五次大举北伐的准备,除了准备大批军粮,诸葛亮日夜操练士卒。在第五次北伐的前一年,诸葛亮将军粮运到了斜谷南口,以方便军队就地取食,这也是削减军队作战成本的一个重要步骤。

诸葛亮这些年来身体情况一直不太好,他也似乎隐隐感觉到了什么,第五次北伐也许就是他人生的谢幕演出。一切准备就绪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诸葛亮亲率十万雄师,在春暖乍寒之际,高举大汉旗帜,心情复杂地穿越斜谷,悲壮地向关中挺进……

诸葛亮早就感动了历史,但依然没有感动他的敌人,做为诸葛亮最强大的对手,司马懿在渭水之滨静候着老友的到来。司马懿算定了诸葛亮不会从郿城出武功,而是驻屯五丈原,诸葛亮果然留在了五丈原。

诸葛亮这么用兵确实太过保守,不过诸葛亮有自己的苦衷。如果走武功沿渭水北岸向东进攻,蜀军未必有多大的胜算,毕竟魏军主帅是老奸巨滑的司马懿。最重要的是蜀军虽然粮食丰足,但也经不起太长时间的消耗,一旦粮食吃完了,就将陷入死局。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五丈原做屯兵之所,主要原因是五丈原正好处在斜谷北口,斜谷是蜀军粮食运输的命脉,万不可有失。同时一旦蜀军被魏军打败,蜀军可以及时地通过斜谷南撤,避免被司马懿下锅煮了饺子。

诸葛亮行事过于谨慎,但诸葛亮的求战之心依然强烈,他屡次向司马懿下战书,要求两军决战。司马懿这个人最大的能耐就是忍,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战场上,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司马懿比谁都能装孙子。任凭你跳脚骂大街,我自装聋作哑,你能奈我何?

现在蜀军士气正盛,司马懿也不会蠢到撞诸葛亮的枪口,就一个字:拖!司马懿从多方渠道打听到了诸葛亮身体每况愈下,看样子撑不了多久了,更坚定了死守的决心。

诸葛亮从二月出兵,一直耗到八月,在半年时间里,都没有机会和魏军正面决战。诸葛亮心情抑郁,再加上公事操劳,终于扛不住命运的进攻,大病一场,卧床不起。在勉强向朝廷来使李福托付了他死后的人事安排后,诸葛亮含恨病逝于五丈原,寿五十四岁。

诸葛亮为报“先帝厚遇之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将历史感动得一塌糊涂,成为三国历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诸葛亮一直是历史上的热门议题,各种角度的评论、诗词不绝于书,从这层意义上讲,诸葛亮确实是三国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关于诸葛亮北伐,历代史家贬多于褒,宋人何去非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诸葛亮北伐失败,抛开魏蜀综合国力的差距,诸葛亮用兵过于拘泥于“行堂堂正正之阵”,不敢用奇,是主要原因。唐人吕温指责诸葛亮“奇谋非长”,是有一定道理的。诸葛亮虽然也有用奇兵之处,比如第一次北伐就是,但诸葛亮的“奇”,更多是战术层面的,归根结底,诸葛亮用的还是“正兵”。

何去非在《蜀论》中举了一个例子,范蠡曾经告诉越王勾践:“兵甲之事,(文)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何去非认为诸葛亮就是蜀汉的文种,他的长处在于政治,而非军事。以诸葛亮之所短,“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亡宜也。(苏洵语)”

我们再举一例,如果小霸王孙策初出江湖时就挂掉了,让孙权披挂上阵,铁血打江山,孙权能拿下江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诸葛亮在军事理论上是对历史做出巨大贡献的,但他和马谡一样,都长于理论,短于实战,这点远不如油滑的军头司马懿,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无奈之处。

诸葛亮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以明朝大儒王阳明一首《龙冈漫兴》来结束本篇:

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冈漫有名。

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

江沙漠漠遗云鸟,草木萧萧动甲兵。

好共鹿门厐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