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曹操的哪场战争最能体现他非凡的军事思想

按照《三国志·武帝纪》的载述,是说曹操在逃经中牟县(今属河南中牟县)境时,因其神色慌张,形迹可疑,由此引起一名亭长(相当于官驿站长)的注意,便将曹操一行扣住,送到县衙里交给长官审查。而此时,由董卓签发的“通缉曹操令”也已经传到了县衙之上。其中有个官员(《魏晋世语》书中说是县署的功曹官),暗中认出所扣之人就是曹操,不禁顿生怜惜之意,“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于是这位功曹即向县官求了个情,以至于把曹操悄悄地放走了(参见《魏晋世语》)。

曹操在中牟县碰到的这段“捉而放”的遭遇,表面上可以看成是一种侥幸,而实际上也是曹操的英雄之名,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为真正的大英雄,是百世甚至几百年一遇的。而世方大乱,英雄救世,乃是时代之需,民众之福。所以际遇这样的大英雄,为之解困济难,善而待之,实在是天意不可违啊!而在当时,就连一个身份低微的县小功曹都知晓曹操是“天下雄俊”,说明曹操的确是有大本事的人,且其名声之远扬,并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认同和厚待。

曹操出了中牟县城后,带着数骑随从一道,依然是继续朝着老家谯县方向奔逃的。然而在过了该县境之后,没走多远,到达了陈留郡(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境内)时,便停留下来不再往前不走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到此时已下定决心,决定选择以当地(即陈留郡的己吾县,在今河南宁陵县西南面)为驻点,开展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活动,以图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跟董卓相抗。对于曹操为什么没有继续东归谯县,而选择在陈留起兵“讨董”的这个问题,综合史料来分析,他大约出于四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曹操情知本人已被董卓全国通缉,如继续逃亡被捕的风险很大,所以他必须尽快择地起兵,以武力对抗董卓,成败在此一举;而即便他侥幸东归再举兵,势必连累到其家人(在曹操起兵过后,曹父便带家人避难到了山东),所以他要根据情况变化而改变于初衷。

二是他在中牟县获悉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就是被废为弘农王的少帝刘辩,以及遭幽禁的何太后(刘辨生母),刚刚被董卓谋害而死。这对于曹操来说,甚感董卓的残暴行为,已经到了国人可忍耐的极限了。若如果此时有人挺身而出,公开高举义旗讨董,必然会天下响应。那么在当时之世,啥我其谁呢?

三是陈留郡位置适中,从这里向西往京城洛阳,比从谯县带兵出发到洛阳要近得多,以便于曹操逐鹿中原图谋大事。

四是陈留郡太守张邈,以及当地名士卫兹均是曹操的老朋友,并且这二人与他志同道合,都赞成此时起兵讨董。尤其是家境殷富的卫兹,还愿意舍家财以资助曹操募兵。由此,使得曹操不仅有了起兵之用的良好条件,也便于他时常同这两位有识之士商议讨董的大事。

在《三国志》中记载说,当曹操来到陈留后,便着手变卖家产,招募义军,做诛讨董卓的准备工作,到了当年的冬十二月(按农历计),便正式在己吾县举旗起兵,时为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这是相当简略的记载,但也明确地告知我们曹操正式起兵的时间。而袁绍袁术等一干人同时举兵“讨董”的时间,是在第二年的正月间。这说明两点: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公开高举“义旗”的人是曹操;二是袁绍等“山东豪杰并起”之举是受到曹操起兵影响下进行的。

据晋人郭颁的《魏晋世语》所述,陈留孝廉卫兹倾家财资助于曹操,让他顺利起兵,组织起一支共有五千人的队伍。而这五千人就是曹操最初“举事”的全部家当。卫兹是卫臻(做过曹丕的吏部尚书)的父亲。在《三国志·卫臻传》里,极简略的提到了卫兹。说卫兹情操高尚,曾经拒绝了朝廷“三公”之位的征召。当曹操初到陈留,卫兹就对旁人说道:“平天下的,定是此人。”曹操也感到卫兹非同一般,便多次前往卫兹的住地,与其共商(起兵)大事。后来卫兹跟随曹操起兵,随后在阳荥战死。曹操每次路过陈留,必定派专人前去祭扫他的坟墓。

在裴注《三国志》引《先贤行状》说:“曹操到陈留,初跟卫兹相见,便拉其入伙,计议兴武之事。卫兹答道:‘世乱日久,到了非武力整治不可地步。’并且对曹操说:‘兴兵之事就从今天开始!’”由上可见卫兹是曹操当时的强烈支持者,并且慷慨地捐助出他的个人财产,付诸了对曹操的强有力的支持行动!

[page]

据后来曹操在其《军策令》中回忆道:“孤先在襄邑,有起兵意,与工师共作卑手刀。时北海孙宾硕来候孤,讥孤曰:‘当慕其大者,乃与工师共作刀耶?’孤答曰:‘能小复能大,何苦!’”这篇文里讲述的是一个很小的事情,说的是曹操在陈留举旗之前,他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即跟铁匠一起共作小刀。此被前来探望他的孙姓朋友讥讽,说曹操“应当去办大事情,怎么能跟工匠一同打做小刀子呢”?曹操则回答:“能够做小事才能做大事情!”

那么,这件非常之小的事情,为什么多年之后曹操还记忆犹深呢?为什么还在他的相当严肃的军策令中提到呢?这无非是要以他的亲身经历告诫他的部属,一是要十分重视军事装备以及后勤保障工作;二是要牢记小事做得好才能做好大事的工作原则,因为细节的好坏也能够影响到大事的成败。从这一问一答的“小事”里,我们可以得见曹操早期即具有十分正确的军事思想。

时隔不久,在曹操首举“诛董”义旗的精神感染下,以北“山东豪杰”为主的各路诸侯,亦同时起兵各数万人马反董,形成了声势浩大“讨董”联盟。这其中,渤海太守袁绍被众推为盟主;其盟内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虽然曹操也有会盟,但以当时的身份地位(兵少又无地盘),还不能跟上述人物相提并论,只是被袁绍任命为“行奋武将军”(暂代之意)之虚职。而袁绍却自封(无需朝廷批准)为车骑将军,并兼任司隶校尉的要职,俨然高居众人之上的大人物了!

当年(公元190年)的农历二月,董卓闻得“讨董义军”四起,兵锋直指洛阳的军情后,为避锋芒,他便命心腹部将先挟持汉献帝迁都往长安,自己则驻防洛阳以应变。董卓强令迁都在实施过程中,是配合着血雨腥风的恐怖行动进行的。一是,董卓部兵在城外放火面积蔓延百里,他自己则派兵在城内焚烧宫殿及宗庙、府库、民房,并大肆抢掠府、民的珍宝财物,还盗掘了历代王公贵族的陵墓,此累及无辜而死的人不可胜计(上引《续汉书》)。二是,董卓又用兵把几百万的洛阳市民强制性往长安迁移,沿途弄成“步骑驱蹙,更相蹈籍,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引自《资治通鉴》)的惨象。董卓之罪孽,人神共愤!

而在此过程中,“讨董”盟主袁绍也作出了相应的军事部署:以张邈、刘岱、桥瑁和袁遗等四部领兵进至酸枣(在今河南省延津县),袁术之军进至鲁阳(在今河南省鲁山县),孔伷带兵进驻颖川(在今河南省禹州市),韩馥领兵屯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袁绍则自率军驻扎于河内(在今河南省武陟县)。然而这些人都畏惧董卓兵的骁勇,谁也不敢率先进兵,所以只是固守原地不前了。这下倒把曹操给急坏了,于是向袁绍坦言道:

我等起兵的目的,就是为诛暴讨逆的。于今各路大军既已会齐,诸位为何反而疑虑不前了呢?如果董卓得知我太行山以东义军聚集而发的消息,他将会利用在朝廷之威,据守二周(泛指洛阳地区)之要地,东向发兵控制天下,那么尽管他的所为是背道而驰的,却仍然要给‘讨逆’大事带来极大的障碍。而现在的形势是,董卓纵火烧宫殿,挟持天子西迁,致使举国震动,百姓受惊扰不知该依附何等人,这正是老天爷要他灭亡的大好时机。我等只须一战便足以平定天下,这样的事情实在是机不可失啊!(上引《三国志·武帝纪》)

曹操的这番话,是他首次发表军事思想言论的史载。现在综合起来看有几处要点。第一点,义军讨伐董卓是人心所向,故而在气势上已压倒敌方,所以要善于利用这种旺盛之势。第二点,应当在乘敌未稳之时主动出击,不给其喘息机会;否则一旦董卓挟持住天子,占住了有利地势,那么即便是伐其无道,也难有把握克敌制胜。

好名而无实的袁绍没有采纳曹操的正确意见。于是,曹操只好率领他的五千兵马自行西进,准备先攻占成皋(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境)再做下一步打算。诸侯联盟中,只有济北相鲍信赞许曹操的单独军事行动,原因是他非常看重曹操的有胆有识;另外陈留太守张邈见曹操勇气可嘉,颇为感动,便令部属卫兹率部随同进发。当曹操抵达荥阳汴水时,恰逢董卓部将徐荣进兵在此。于是两军随即展开了一场遭遇战。由于兵力悬殊,致使曹操大败。

[page]

据《三国志·魏书》所载述,曹操军中,其兵卒死伤过半;随军的将领鲍信挂了彩,卫兹与鲍信之弟鲍韬相继阵亡;连曹操本人也被流箭射伤,所骑战马受重伤倒地不起。危难之际,堂弟曹洪仗义地将其坐骑让与曹操乘先突出重围。此刻曹操亦表现得很真诚重义,坚决推辞不受曹洪的战骑。不料曹洪竟然说道:“当今天下可以没有我曹洪,但是不能没有大哥您!”于是曹操骑马,曹洪徒步护送,趁着夜色的掩护逃出生天。

卓将徐荣见曹操虽然兵少,竟还能够战至一整天方退,感觉到“义军”的战斗力不弱。他故而设想,如若乘胜前进,向“盟军”之聚集地酸枣发起攻击,在短时间之内是很难有取胜的把握的。于是徐荣也不敢恋战,收兵回撤了,而曹操则带着其残兵败将,径直逃回了他的老家——谯郡谯县。

曹操初战即惨败,但并不气馁。他在老家继续招募兵马,响应者主要是其亲族曹氏和夏侯氏里面,仅曹洪一家便献兵千把人。曹操旋即又带着曹洪和夏侯惇等一起,来到扬州募兵计四千余人。不料回来路上,这些兵大半不愿意去送死,在夜间放火烧了曹操营帐,趁乱四处逃散,最后留下的仅仅五百人而已(参见《魏书》)。于是曹操一面派人抓逃兵,一面又四处招募新兵,计得一千多人,加上原在谯县募集的一千余兵,拢共三千多人,回到了袁绍在河内郡的驻地。

曹操把重新组织起来的队伍安顿好后,便匆忙赶赴各义军将领的驻扎地——酸枣,想了解他们有何作战布署,以便配合行动。然而,曹操所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情景,张邈等“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引《三国志·武帝纪》)。曹操非常之气愤,对张邈等人加以指责。最要引人重视的是,曹操分析当前的局势,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制胜于敌的战略方案。他对张邈等说道:

请诸位听取我的计策,大事必成。让袁绍带领河内大军占领孟津(在今河南孟津东黄河渡口);在酸枣的各位将领据守成皋,占领敖仓(在今河南荥阳县北),封锁轘辕(在今河南登封县西北)和太谷(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两大关隘,全面控制险要地带;请袁术率领南阳的军队进驻丹水(在今河南淅川县)、析县(在今河南西峡县),杀进武关(在今陕西商南县西南),以威慑三辅(即关中地区)为主要目的;各路大军都宜采取深沟高垒不与敌人交战的兵略,只须广布疑兵,以此向敌人展示天下大势,正是以正义之师诛讨叛逆之贼,何愁天下不立刻平定!现在,各路兵马既然都为了伸张正义会聚这里来了,却又迟疑观望,不肯向前推进,岂非使天下百姓大失所望,我私下里都为你们感到羞耻!(参见《三国志·武帝纪》)

对于曹操的责备和计谋,张邈等人仍是充耳不闻,拒不采纳。曹操之计,是一种据险、示势、疑敌、引而不发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他的实战军事才能。然而,当时各路讨董大军名义上是结盟,而实际上却各怀鬼胎,各自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们中谁也不愿意把自己的队伍推到最前面与敌作战,消耗了自身的实力,所以曹操虽然出以公心,出谋克敌制胜,但却无能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