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街亭之战的启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公元228年,经过激烈的战斗,交通咽喉街亭被魏军占领,诸葛亮对中原的第一次北伐也被迫以失败而告终。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由于马谡固持己见,作为镇守街亭的主将,他并没有当道扎营,而是机械的搬用兵法理论,强行在街亭旁的南山上安营扎寨,自己断了自己的供水来源。副将王平看出了他扎营的错误之处,极力劝阻,而马谡却仍一意孤行,不听忠谏,(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三国志·王平传》)最终被魏军切断南山下水源,导致蜀军不战自乱,被魏军张郃所击败。(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三国志·张郃传》)继而丢失了重要的战略要冲——街亭。失去了街亭的马谡,被诸葛亮斩首。而力劝马谡扎营山下的王平,则受到了重用。

也许有人会说,当时蜀汉关张马黄等名将皆早已作古,赵云也已年近七旬。蜀汉正处于人才凋敝之时。为何诸葛亮不能网开一面,饶马谡不死,让其戴罪立功岂不更好?况且马谡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员,确有其独到之处。如其在诸葛亮南征孟获中提出的“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方针,深得诸葛亮之心。事实也的确如此,孟获在被诸葛亮七擒七纵降伏后,不仅甘心归顺,而且就连诸葛亮死后,也并未造反。(谡对曰:“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原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三国志》)这就足以证明马谡确实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然而诸葛亮之所以“挥泪”斩了马谡,就是因为街亭的战略地位实在是太重要了。街亭地处斜谷之战略要冲,为蜀军的运粮道。由于当年汉中之战战败后,曹操从汉中迁徙出数万流民,使得整个汉中平原农业、土地贫瘠,无粮可产。(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三国志·张既传》)这就迫使诸葛亮每次北伐时,要通过险峻的斜谷山涧小路为十几万大军运粮。“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当时的地理状况从西蜀出秦川连走路都很困难,就别说是用小车运粮了。因此,扼守住街亭就是卡住了蜀军的咽喉,掐断粮草运输和蜀军打持久战,让其在粮草不足中逐步“饿死”是魏军抵御蜀汉北伐首选的防御战略。街亭之战的失利,则彻底为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划上了休止符。

一次准备多年的北伐就因为马谡的刚愎武断和极端教条葬送了。诸葛亮怎么能不痛心?不斩马谡以正军法,又怎么能树立日后蜀军的军威?马谡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然而别人运用兵法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他运用了兵法反而失败呢?他是个典型的教条主义式的人物,他没有从战场实际出发去考虑地形地貌和敌我双方的特点,照搬兵法,思维缺乏创新僵化不变。也许马谡作为一名参谋是称职的:他的理论,建议、想法也许可成为诸葛亮战略上的一个参考,但若要真的让他领兵打仗,这就出了大问题。诸葛亮安排他作为主将守街亭,也犯了一个用人不当的错误,《三国志》里有一句一语点破:“而亮违众拔谡”,一个“违”字,就是说诸葛亮违背众人的意愿提拔了马谡作为主将,既然知道马谡的能力不一定能守住街亭,为什么又要让他去呢?因此,诸葛亮也的确是应该对马谡之败负责的。

反过来再说王平。王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王平本不是蜀将,是从曹操那边投诚过来的。人是过来了,但没有受到重用,偏将而已。(平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三国志·王平传》)。

也难怪,街亭如此战略要地,诸葛亮只是让他当副将,而让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马谡担任主将。然而,后果是:熟读兵书的马谡丢了街亭,力劝马谡扎营山下的王平却得到了重用。街亭之战马谡被魏将张郃所击败,败成什么样?《三国志》里说的夸张:“谡大败于街亭”。败成这样了,王平却巍然不动,他一方面将部队化整为零,一方面率领数千人,一边击鼓一边呐喊,产生了虚张声势的疑兵效应,使张郃不敢贸然追击,这就掩护了蜀军大部队的撤退,将失败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的限度。(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卒,率将士而还。《三国志·王平传》)

马谡虽说是活着撤回来了,但却因为战败被诸葛亮斩首,马谡的副将张休、李盛也同样受到了军法的处斩,另一位副将黄袭被撤去了兵权。(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三国志·王平传》),连诸葛亮本人也因为用人不当自贬三级。

[page]

唯有王平,是此次失败中唯一的亮点。从那以后,王平再也不只是偏将王平了,《三国志》里记载:“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一个“特”字,独显他在作战方面稳健持重和力挽败局时毫不畏惧的勇气。后来的王平曾驻军汉中十多年,使魏国不敢轻易进攻蜀汉,成为蜀汉后期中流砥柱的将领。

街亭之战,说到底实际上是一种以马谡为代表“理论”与王平所代表的“实际”的激烈碰撞。理论有时听起来很有用,但是一经过实际的检验就失去了作用,理论必须联系于实际才能发挥最优的作用。马谡作为一名青年将领,也是很有文化的人,《三国志》里用八个字评价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也算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了。然而就是因为他处处以我为中心,机械的照搬兵法,不求实际,不听下属意见,致使街亭丢失,也最终丢掉了自己性命。

而王平,《三国志》里说他是“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也就认识十几个字而已,我看那也和文盲差不了多少。然而就是这个大老粗的王平却一眼看出了马谡扎营的错误之处,这是为何呢?王平读过很多兵书吗?没有,他连字也认不识几个,是实际经验。王平自小就是军队里成长的(平生长戎旅《三国志·王平传》),有着丰富的实际作战经验,这与马谡不同,这些作战经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学习实践中得来的。

青年人刚刚参加工作,有时觉得自己是科班出身,理论知识扎实,处处以专业眼光、视角来看问题。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常常会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有些主张和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有没有经过实际的检验呢?在工作遇到了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多请教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呢?也许他们没有上过专业的学校,也许他们没有过高的学历,可是大家不要忘记:宝贵的工作经验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实际的工作经验有时比理论更重要。不能因为自己是拥有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就不尊重、不听取老师傅的意见。俗话说:“师傅好,赛如宝”。况且,老师傅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你看《三国志》里说王平:“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三国志·王平传》)一个所识不过十几个字的老将军,让别人读一些生涩、难以理解的《史记》、《汉书》之类的古籍给他听,他还往往能说出个大概意思,八九不离十。足以显现他对文化的理解能力有多强,可以想象,若是王平将军能够勤加学习,达到马谡一半的文化水平,那真的可以算是“文武全才”了。可见连王平这样的老将都知道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性,那在我们这个时代就更注重知识的再学习了。青年人处理任何问题都需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就好比是一个人身上的两条腿,缺一条不行、一条长一条短也不行。理论要联系实际,实际要依靠理论来指导,两条腿都好,人生的路才能走的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