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前曹操横槊赋诗只是一个传说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精彩的片段: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曹操夜视水寨时,在大船上置酒设乐,与诸将会饮。至深夜,操已醉,取槊立于船头上,以酒奠于江中,满饮三爵,并横槊赋诗一首,这就是著名的《短歌行》。刺史刘馥认为此诗不祥,结果被曹操用槊当场刺死。

罗贯中之所以敢说曹操横槊赋诗,是因为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中有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的名句,以此借题发挥,虚构故事情节。苏东坡敢写曹操横槊赋诗也有依据,这就是唐代诗人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中的“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给了他启发。令人不解的是,元稹是从什么地方知道曹操往往横槊赋诗的?他的依据是什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里暂把曹操赋诗的事儿放到一边,先看看曹操有没有可能横槊,这要从正史《三国志》中寻找答案。《三国志》中记载曹操最常用的兵器是刀、剑、戟三种。显示刀剑的有两件事,一是中平六年(公元189),西凉刺史董卓进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刘协。曹操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经过他的老朋友成皋吕伯奢家时,“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这一情节在《世语》中的记载有所出入:“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第二件事是在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二月,曹操与董卓大将徐荣交锋,大败,士卒死伤大半,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当时他手下兵力少,军心不稳,士卒多叛。《魏书》中记载: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这几种不同版本的记载说明,曹操一会是手刃,一会又手剑,他到底喜欢用什么兵器?其实,刃除了有刀的含义外,古代刃的本意就有刀剑的意思,所以不管手刃也好,手剑也好,都可以理解为曹操常带的家伙就是剑。

令人奇怪的是,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倒是没有发现有曹操用槊的记载。如果曹操生前真的用过槊,想必他的墓中也会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长槊”的铭文。令人遗憾的是,已被确认的曹操墓中有“挌虎大戟”和“挌虎短矛”,就是没有元稹和苏东坡所说的槊。曹操墓中铭文所说的戟,《魏书》是有记载的,书曰:“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所以,留给人们的唯一的疑问就是,曹操墓中铭文所说的短矛会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槊呢?

汉代刘熙《释名·释兵》称:“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又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仇矛,头有三叉,言可以讨仇敌之矛也;夷矛,夷,常也,其矜长丈六尺,不言常而曰夷者,言其可夷灭敌,亦车上所持也;矛,长九尺者者也,霍也,所中霍然即破裂也。殳矛,殳,殊也,长丈二尺而无刃,有所撞 於车上,使殊离也。”刘熙是和曹操同时代的经学大师,他告诉人们,当时能够称得上矟(通槊)的,必是长一丈八尺的矛,并且必须是骑马时用的矛。另外,从刘熙的说明看,矛在当时的确也有长短之分,但不管怎么分,很显然槊比其他类型的矛都要长,槊是当时最长的矛。这就足以说明,曹操墓中铭文所说的短矛根本不是所谓的槊,它的长度要比槊相对较短。

曹操墓中出土的兵器铭文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挌虎大戟”也好,“挌虎大刀”也好,其中的大,显然在炫耀曹操的武功,而“挌虎短矛”的“短”倒是一个奇怪的形容词,如果改成长,既与三国正史中的长矛说法相一致,又能符合曹操的气度,何乐不为?其实,关于“短矛”的说法,三国正史鲜有记载,曹操墓出现“挌虎短矛”的铭文,也说明了有些人的心虚,如果曹操生前真擅长使用长矛和马槊,写到墓中铭文中不比“短”字更耀眼吗?遗憾的是,曹操下葬时,没有人敢弄比短矛更长的矛往墓里放。

既然三国的正史中没有记载曹操用过槊,曹操墓中铭文所说的短矛也不是槊,何来“横槊赋诗”呢?依此推断,唐代元稹的“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纯属无稽之谈,是元稹赞扬曹操所杜撰的一个美丽的传说。元稹把曹操横槊赋诗写入杜甫的墓志铭,这是导致后人以讹传讹的根本原因。

相对元稹不同,苏东坡作《前赤壁赋》和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也说曹操横槊赋诗倒是可以理解的。文学作品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夸张一些,虚构一些,这对提高作品质量、增加轰动效应是有好处的。况且,前人元稹已说过曹操横槊赋诗,《三国志》也有曹操“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的记载,他们俩人在作品中写一写曹操在长江横槊赋诗之事,这与人物的形像是非常吻合的,也与正史中的程咬金擅用马槊而《隋唐演义》中非让他用斧子的道理,是一样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