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与电影《赤壁》
近日,电影《赤壁(下)》的热映,再度引发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真相的热议。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常务副会长、四川大学教授沈伯俊撰文解读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与电影《赤壁》,授予《解放周末》独家发表。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怎么打的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史上,三国史是人们最熟悉的一段历史;在纷繁的中国军事史上,赤壁之战是人们最感兴趣的一个战役。然而,非常有趣的是,90%以上的中国人并未通读过陈寿的史书《三国志》,大家对三国历史、三国人物,包括对赤壁之战的印象,主要来自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以及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戏曲、曲艺等作品。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发生于东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这个规模宏大的战役中,孙权、刘备结成联盟,巧用火攻,大败曹军,为魏、蜀、吴三分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然而,史书有关赤壁之战的记载甚为简略。陈寿《三国志》限于“正史”体例,将有关材料分别插入多篇纪传,对战役的过程、各方的决策和战术的记载显得零乱琐碎,而且往往彼此抵牾。
直到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综合各种材料,才大致勾画出赤壁之战的轮廓,但首尾不过三千余字。
综观史料,我们可以回答大家关心的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的几个主要问题。
首先,赤壁之战是怎么打的。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大体进程是这样的: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征荆州。
八月,荆州牧刘表逝世,少子刘琮继位,驻襄阳。刘备屯樊城。
九月,曹操到达新野,刘琮瞒着刘备,不战而降。刘备仓促南撤,败走夏口。曹操进军江陵,欲趁势征服江南。
十月,诸葛亮出使江东。孙权决计联刘抗曹,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鲁肃为赞军校尉,会合刘备军,进至赤壁。
十一月至十二月,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初次交战,曹军失利,退至江北乌林一带。曹军发生疾疫,将士多有死者,乃将战船相连。黄盖诈降,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曹操自华容道北归。
至于战争双方的兵力,《三国志》记载,曹操自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这纯属吹牛皮,三分鼎立形成后,魏国总兵力也不过五六十万;《三国演义》说有“八十三万”,则系小说家言。
当代史学界对此说法不一,通行的说法是:曹军二十余万。根据是《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刘)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孙刘联军五万。其中孙权军有三万,根据一是《周瑜传》:“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二是《三国志》注引《江表传》:“乃乘单舸往见(周)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刘备方面有二万,根据是《诸葛亮传》:“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联军的主力则是周瑜统率的东吴军队。
赤壁之战中,主要人物的真实贡献是什么
周瑜赤壁之战中的头号英雄。正因如此,史书这样记载:“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孙)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尽管曹操嘴硬,自称“烧船自退”,但他败于周瑜之手这一点却得到后人的公认,因而苏东坡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才会这样写:“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诸葛亮除了出使江东,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外,究竟还有哪些作为,史书上并无明确的记载。但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却成了“赤壁之战”的真正主角,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关键的人物。
罗贯中把周瑜与诸葛亮的关系定位于“同盟”、“对手”、“知音”三个基点上,有意编织了一系列二人“斗智”的故事,以周瑜之智来衬托诸葛亮之智。这些情节,虽然波澜起伏,脍炙人口,却无形中降低了周瑜的历史作用。
孙权联刘抗曹的最高决策者,放手让周瑜统兵,取得胜利。赤壁之战后,曾亲率大军进攻曹军重镇合肥。
鲁肃不仅力主联刘抗曹,而且实际参与赤壁之战,“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因此,当联军大获全胜后,鲁肃先回去报捷,“(孙)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给予了很高的礼遇。
[page]黄盖《黄盖传》记载,“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语在(周)瑜传。拜武锋中郎将。”在火攻破曹中,黄盖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据本传记载,他当时的官职是丹阳都尉。裴注引韦昭《吴书》还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强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这一细节,被罗贯中采用。
甘宁《甘宁传》记载,甘宁“后随周瑜拒破曹公于乌林。”至于甘宁在赤壁之战中究竟有哪些作为,《三国志》和裴注均无更多记载。
小乔名不详,与其姐合称“二乔”,号称“国色”。赤壁之战时,接近三十岁,正是美最成熟的时候。但按古代军制,她不可能从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二乔之父“乔公”与曾经赏识青年曹操的桥玄并非一人。
《三国志》只有一处提到江东二乔的父亲,称其为“桥公”(“乔”本作“桥”),后人把他称作“乔国老”。人们常常把乔国老与东汉太尉桥玄视为一人,有些传统戏曲干脆就把他称作“乔玄”,这是错误的。桥玄乃是睢阳人,曾任太尉,曹操年轻时颇受其赏识。而桥公(乔国老)则是皖人,其生年大约比桥玄晚四十年。
孙权之妹名不详。“孙尚香”乃是近代戏曲“送”给她的名字。尽管史载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但这仅仅表明她“好武”,并不证明她武艺高强。此时孙权虚岁二十七,因而她大约二十岁左右。按古代军制,她也不可能从征。《三国演义》和后来的戏曲、影视称她为“郡主”,也不恰当。
刘备《先主传》云:“(孙)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裴注引《江表传》曰:“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周)瑜船,驰往白备……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孙盛曰:刘备雄才,处必亡之地,告急于吴,而获奔助,无缘复顾望江渚而怀后计。《江表传》之言,当是吴人欲专美之辞。”此外,“(关)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由此可见,刘备亲自率军参加了赤壁之战,身先士卒,枕戈待旦,不愧“枭雄”之称。
关羽《关羽传》记载,“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对关羽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本传无一语;但从上面所引资料来看,他率领的“水军精甲”应该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至于人们熟知的“华容道放曹”故事,则纯属虚构。
张飞《张飞传》记载“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对张飞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本传无一语;不过,作为刘备方面的大将,他在此役中应该是颇有战功的。
赵云《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对赵云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本传无一语;不过,作为刘备的亲信将领,他追随刘备参战是毫无疑问的。
曹操赤壁之战的最大失败者。如果说,不战而得荆州使他一生的事业达到了高峰的话,那么,赤壁之败便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败。从此以后,他再也无力征服南方,统一全国了。
另外,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战胜者把被征服者的妻室姐妹女儿掠为己有,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曹操灭袁绍之后,便毫不客气地把袁绍的媳妇甄氏纳为自己的儿媳;孙权也曾把袁术的女儿占为己有。因此,如果曹操真的灭掉东吴,要掳走二乔也毫不奇怪。不过,如果把曹操南征的目的说成是夺取二乔,那就歪曲了赤壁之战的意义,也太贬低曹孟德了。
[page]一部“希望具有世界水平”的电影,绝非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
由吴宇森导演的电影《赤壁》,号称华语电影史上空前的大制作。它以大导演、大明星、大投入、大制作为号召,吸引了广大影迷的眼球,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凭着这几个“大”,特别是吴宇森把握大场面的能力、借鉴于好莱坞的先进制作方法和技术手段,整个创作班子的共同努力,相信电影《赤壁》应该会是一道丰盛的视觉大餐。而且,尽管是商业影片,吴宇森通过《赤壁》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努力也是值得尊重,应予肯定的。
不过,一部真正优秀的电影,一部“希望具有世界水平”的电影,绝非仅仅是一种视觉享受;它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内涵、深刻的人文精神、强大的心灵震撼力。电影《赤壁》在这方面虽然付出了努力,但值得质疑,有待评说之处也不少。
文学经典《三国演义》早已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当今的任何一位艺术家,要想创作三国题材作品,都要或明或暗地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然而,任何一位有志气、有自信的艺术家,都不愿意照搬《三国演义》,而要有所创新和超越。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的。为此,他们常常打出“根据《三国志》创作”的旗号,电影《赤壁》也是如此。
但是,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吴宇森和编剧真的精读过《三国志》吗?凭借《三国志》的零散记载,他们能够编成一部精彩的大片吗?在成都举行媒体见面会时,有记者问吴宇森《三国志》的作者是谁,他竟一时回答不出,说明至少对此书并未熟读。刘备无须,史有明文,而导演、编剧均不知。张飞长相,本传毫无记载,电影中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的形象,分明来自《三国演义》第一回的描写。
吴宇森是否是导演《赤壁》的最佳人选?他对《赤壁》的定位是否准确?众所周知,吴宇森擅长拍江湖题材的大片。他对英雄气概、兄弟情谊的理解是江湖式的,尚未达到应有的文化高度。我曾经说过:在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独具一格。与《水浒传》相比,《水浒》凸显的是敢作敢当的好汉气概,《三国》展示的则是志在天下的国士情怀。根据吴宇森的创作经历和艺术趣味,他也许拍《水浒》更为合适。
电影《赤壁》对主要人物性格的把握,基本上与小说《三国演义》一致,这是合理的。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编导自行设计的部分,毛病更突出。
电影过分突出曹操残暴嗜杀和“好色之徒”的形象,特别是反复渲染曹操对小乔美色的迷恋,似乎南征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小乔。这不仅使曹操性格趋于简单和矮化,而且重犯了从元杂剧到《三国演义》的错误———以为小乔是桥玄之女。
曹操年轻时,深受桥玄赏识。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可谓期望极高。又说:“吾见天下名士多矣,未有若君者。君善自持。吾老矣,愿以妻子为托。”又可谓私交甚笃。曹操也一直铭记桥玄的知遇之恩,多年以后还遣使祭祀这位热心奖掖的前辈。至于桥公“桥国老”,曹操与之并无瓜葛。桥玄比曹操大46岁,他说“愿以妻子为托”,无非是希望曹操得志以后,照顾一下自己的家室而已;即使他有女儿,其年龄也与曹操相近,甚至比曹操大,到建安十三年赤壁大战之时,已是50岁以上的老妪,还有什么美色可言?而江东二乔此时二十几岁,正是最美时,又岂能混淆?
对于诸葛亮,电影力求弱化其传奇色彩,使之向常人形象回归,这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片面之处。我曾经说过:罗贯中写作《三国演义》时,对《三国志平话》中的诸葛亮形象作了大幅度的改造,删除了“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之类的神异描写,使诸葛亮形象复归于“人”本位———当然,是一个本领非凡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书中对诸葛亮智谋的描写,大都有迹可循,奇而不违情理……这样的智谋,虽有传奇色彩,却并非神怪故事;虽非常人可及,却符合人们对传奇英雄的期待。这与全书的浪漫情调和传奇色彩是一致的。但按照电影的表现,诸葛亮高雅、睿智、潇洒的形象大大削弱,这未免令人遗憾。
又如“孙尚香”,电影过分夸大其性格的豪放不羁,夸张其武艺之高超,拔高其作用,不仅与其身份不合,而且在整个人物形象系列中显得很不协调。对于鲁肃,电影沿袭了《三国演义》着重表现其忠厚一面的路子,却忘记了无论是在史书还是小说中,鲁肃都极受孙权和周瑜敬重,让那位孙小姐以十分轻慢的态度对鲁肃瞎开玩笑,这就很不合理。
而电影中“甘兴”这位东吴勇将,分明是指甘宁,字兴霸。有关他的情节,或取自《三国演义》,或由编导自创。但导演既不直呼其名,又不称其字,却称之为“甘兴”,实在有点莫名其妙。
可以别出心裁,但不该不合逻辑与“比例失调”
[page]电影《赤壁》中若干情节的设置,也颇有值得斟酌之处。例如,张飞以盾牌反光退曹军,看似别出心裁,却完全违背了《三国志》的明确记载,而且不合情理。按电影的表现,张飞手下至少有上千精兵,刘备何至那样狼狈?以盾牌反光退敌,盾牌的铸造和打磨技术该何等精良;而且有那么好的阳光供其随意运用吗?诸葛亮出使江东,为马接生,也很不合理。有关张飞、甘宁等人的情节设计,实际上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启示或影响。特别奇怪的是,表现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英勇杀敌的激战场面,动辄让他们跳下战马,进行步战,分明是弃其长而用其短,完全不合古代战争的逻辑。
面对广大观众心目中已经大致“有数”的主要人物,电影《赤壁》中的大牌明星们,从造型到气质,与人们的期待是否“对口”?他们的表演究竟如何?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试以主要人物的身高为例。在《三国志》等史书中,对人物的身高只有寥寥几条记载:曹操“姿貌短小”,刘备“身长七尺五寸”,诸葛亮“身长八尺”,赵云“身长八尺”。在此基础上,《三国演义》写曹操身长七尺,等于今天的1.69米;刘备身长七尺五寸,等于1.81米;诸葛亮、张飞、赵云身长八尺,等于1.93米;关羽身长九尺,等于2.1米,基本合理。而在电影《赤壁》中,非常刺眼的是,演曹操的张丰毅太高,演周瑜的梁朝伟太矮,演诸葛亮的金城武身高也明显低于张丰毅,显得“比例失调”。
上述问题,有的涉及创作理论和审美心理,有的则属编导的具体处理。本文提出这些问题,不仅希望供从事名著改编或古代题材新编的艺术家们参考,也希望有助于广大观众对这类作品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