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魏延,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7):谋杀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魏延

以下尽我所能,对魏延被谋杀一案的基本史实,参考《魏略》、《三国志》、《晋书》等记载,进行详细剖解:

《魏略》曰:“诸葛亮病,谓延等云:……”。说明诸葛亮交权时魏延在场。而《魏延传》所说的魏延不在场,只是杨仪的檄文所编造和事后杨仪等人在朝廷的单方指认。由于诸葛亮是“秘不发丧”,“密持丧去”,所以只有极少数高级官员知道此事。魏延死后,杨仪等人的说法朝廷自然难以辨认。

有人认为魏延是先锋,在前线走不开。当时魏蜀双方几个月都未开战,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给司马懿都不打,几个月来诸葛亮病了不止几天,哪一天都走不开?守寨又不是进攻,将军多呢,其他将军没人进攻时都守不住营寨?还是魏延每天要到司马懿那里露个脸?又有人认为诸葛亮是有意避开魏延,这在我讲第七个矛盾问题时说明。

“(诸葛亮说)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由于诸葛亮知道自己有与优势敌军决战的能力,(“死诸葛走生仲达。” 司马慾就怕诸葛亮的决战才能)而别人并不具备如此能力。自己一死,敌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因此嘱咐魏延和将领们回去,今后作战要谨慎从事。关于这一句,有人疑问很大:以夺取魏国天下为己任的孔明,怎么会叫后人别来呢?这也在我讲第七个矛盾问题时说明,不在此影响对事件主线的叙述。

这之后,诸葛亮“令延摄行己事,密持丧去”。魏延被诸葛亮授予全军指挥权,这个交接仪式是正常合理的,因为诸葛亮早就为魏延做好了接自己军事大权的准备,无须再有什么其它大动作:“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征西大将军”,军中官职一人(诸葛亮)之下万人之上;“假节”(朝廷授予),在军中有斩首二千石薪俸以下不听令将、官的权力;“进封南郑侯”(县侯),爵位比诸葛亮的“武乡侯”还高一级。

“延遂匿之”。魏延当然不会带全军去打一场无天时战机、无地形优势(前线己被敌军从陈仓、北原、渭南几面围死)、无兵力优势的鲁莽之仗。即使要打,也得先回,等优势敌军退走再找机会打。诸葛亮要找司马懿打决战,那是因为他有特殊的决战战术才能,别人不能比,魏延比谁都清楚。这也在我讲第七个矛盾问题时说明。

由于诸葛亮一死,蜀军与魏军的决战能力大为下降,为避免撤退时受到魏军的攻击受损,魏延遵照诸葛亮遗命,“密持丧去”,统领全军悄悄撤退。大敌当前,尤忌临阵换将,人心惶惶,自乱阵脚,为敌军所乘。因此,诸葛亮去世和魏延接任军权,除少数将领外,并不为全军所知。此时包括杨仪在内的将领官员,统军职责未变也不能变!因为要在敌军追来时,保持原有的部队战斗序列,以迷惑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以为诸葛亮还在而不敢打。除魏延而外其他将官职责不变,和诸葛亮叫魏延“密持丧去”,是早有预谋的统一军事部署。

后司马懿果然追来了:“汉晋春秋曰: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於是仪结阵而去”《诸葛亮传》。依据“姜维令仪反旗鸣鼓”,有人认为《魏延传》的记载是对的,魏延在前线造反已经跑掉了。所以现在由姜维下令叫杨仪回军。而《晋书·帝记一》记载:“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拒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据此同样有人以为魏延在前线造反已经跑掉了,证明杨仪是“头头”。

我认为这只是史书作者取材详略问题,真实性都不错,但不能证明魏延是否在场。由于杨仪是诸葛亮长史(秘书长),平时军令由诸葛亮所发,而“军戎节度,取办於仪”。由诸葛亮身边人杨仪挥旗鸣鼓,是为了表示一切情况如前,诸葛亮好像还在,瞒过了司马懿,司马懿大军“乃退,不敢逼”。写杨仪的出场是代表诸葛亮的身份,不表示魏延在场与否。谁是诸葛亮死后的“头头”,在此根本不能表现。

而由“姜维令仪反旗鸣鼓”,符合军事逻辑。杨仪“稀更(经历少)军事”,姜维是诸葛亮中军将领,军事水平比杨仪高得多。什么时候该当“反旗鸣鼓”,姜维把握时机自然要比杨仪准确的多。这也不能证明姜维是“头头”。为迷惑司马懿,魏延此时应在他的先锋军战斗序列中,不可能跑到中军去指挥杨仪,向司马懿表现“我现在是头头,他们都归我指挥”,那不出大事了?

[page]

“行至褒口,乃发丧”。杨仪素来与魏延关系不和,又“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性狷狭”的杨仪“老怕”和“新惧”加在一起,自然就有(早有?)谋杀魏延的设想。但由于大敌当前,环境所迫,又:在行军途中,谋者未聚、谋略未定,时机未到,不便发作。在全军通过褒斜栈道,回到褒口(南谷口)之后,敌情基本解除。当然,魏延在带领全军回到褒口之前不可能烧栈道拦自己的路。至于从古至今炒得沸沸扬扬的魏延烧栈道一说,有这两种存在的可能性:

1、在魏延率全军通过后,为防止魏军追来,魏延下令烧几段栈道,以阻挡敌军进入(跟赵云退军时烧同一条路的栈道,目的一样)。被杨仪后来“借坡下驴”、混淆视听,说魏延在大军回来之前先走,烧栈道拦自己的路。

2、杨仪在杀死魏延后,找人烧几段栈道,糊弄朝廷说魏延在前线烧栈道谋反。两种情况朝廷因不能及时上前线调查:“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皆一时无法搞清真相。

诸葛亮是死在八月天气尚热之时,回程多日,遗体渐腐,不能再等,需要立即就地发丧,而诸葛亮希望把遗体埋在离褒口不远的定军山,所以魏延命全军“行至褒口,乃发丧”。杨仪的阴谋此时再不发作,等大军回到汉中、成都,魏延整军调职、朝廷重新任命,大局一定就少有除掉魏延的机会了。而诸葛亮遗体定在褒口发丧,突然给杨仪等人抓住一个谋杀魏延的绝好机会:

首先,阴谋者因诸葛亮发丧聚集在一起,阴谋策略、军事部署易于讨论定夺。从《魏延传》来看,主要有杨仪、王平、马岱三人为主谋。杨仪担任诸葛亮府长史,为军中最高文职官员。时常诸葛亮发令,由他代诸葛亮部署调动军队:“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诸葛亮死后,为欺骗司马懿而由他和姜维等直接统领诸葛亮中军。王平统领蜀国最强步军无当飞军:“统五部兼当营事”。 马岱是原来马超手下的骑兵将领,现在亦领骑兵营。杨仪等人拥有的总兵力要超出魏延先锋军很多,军力强大。显然,魏延不可能在为诸葛亮发丧前、自己的统帅身份还不为全军所知的时候调兵换将;也不可能在为诸葛亮发丧时整军调职。各心怀鬼胎者兵权目前尚牢固。兵变“天时”条件极有利。

其次,全军在诸葛亮发丧时必然聚集一处,各营相距不会远,地理条件极易实施军事突袭、快速接战,对方来不及应付。“天时不如地利”。

再有,诸葛亮去世、魏延接手全军大权,因防止人心大乱而“密持丧去”,所以不被全军所知。发丧时刚刚被全军所知叁两天,人心惶惶,魏延当然不可能在为诸葛亮发丧的极短时间内,建立有效的权力机制和个人威望,人心未得。“地利不如人和”。

这是杨仪等人向魏延发动兵变的唯一大好时机:“天时”、“地利”、“人和”俱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杨仪等人利用魏延为诸葛亮在褒口发丧而出现的短暂机会,抓住魏延的弱点:政治策略水平低、性格直率、政治警惕性不高。采取了政治、军事非常手段:

1、政治攻心,诬陷魏延叛国投敌,瓦解对手军心。因为全军兵将已有大半年在外行军打仗,都企盼回家团聚,发丧后人心不定。杨仪等人利用魏延刚刚掌权还未孚众望之际,蛊惑人心,突然宣布魏延要率众叛国投敌的“军事秘密”:“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并向朝廷发出早已谋划好的诬告魏延谋反的羽檄,以为“后事”做好预策。此时双方兵将同样毫无心理准备,一方受蒙蔽和裹胁而战:回家不成,愤愤不平,敌友难分;另一方莫名其妙、心理恐慌,精神上立刻受到打击。

此一计可称为“政治盖帽”,并不需要魏延谋反的实质性证据和长期效果,只要能在个把时辰内糊弄蒙蔽双方兵将,引起对方将信将疑,心情恐慌、手脚发软就达到了目的。果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连魏延都感到突然,哪有自己人打自己人之理?无心恋战,落荒而逃。此计应当是政治干才杨仪的功劳。

2、军事突袭。杨仪、王平、马岱等人,乘全军发丧时云集、双方营地相距很近、魏延军毫无军事戒备时,“遂率其众攻延”,突然杀到魏延军前。王平率“无当飞军”首当其冲,众人大喊“延欲举众北附”,说魏延要率全军投降魏国。魏延的兵将们即来不及问明情况,也来不及部署反击,刀便砍到头上来了。稍事抵抗后,魏延军大都逃走。情况不明自然心情恐慌、手脚发软,谁愿意因“叛变投敌”死在自己人手下?

此一计可称为“猛虎掏心”,瞬间抵近,猛击要害,对方无力还手。由于杨仪等人军力强大、谋略高明、文武攻势、双管急下,所以一发作便打散了魏延之军,魏延军队很快失去战斗力。此计当是军事干才王将军的功劳:“魏延作乱,一战而败(不是一骂而败),平之功也”。朝廷因此“迁(王平)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

[page]

吕思勉先生和易中天先生对于《魏略》有疑问。“《魏略》这话也不是事实”,“若说诸葛亮的职务实系命魏延代理,则全军都在魏延统率之下,杨仪是文官,手下没有军队的,带什么人去攻魏延?”《吕思勉讲三国》。

“诸葛亮病逝时,魏延并不在他身边,在他身边的是杨仪,诸葛亮怎么可能命令魏延‘摄行己事’?魏延又怎么可能‘密持丧去’?再说了,魏延‘行至褒口’,已是往南走了很远,杨仪怎么可能还说他‘欲举众北附’?所以《魏略》的说法可以推翻”《易中天品三国》。我在以上的系统分析,可以回答他们和三国史爱好者的疑问,不再赘述。

魏延根本无有杀杨仪之心:“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未料到如此飞来横祸,只来得及匆忙发出羽檄,奏杨仪等人反叛:“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朝廷)”。之后军队被打散,再无反击手段。三十六计走为上,魏延与少数几个人骑马逃往汉中。由于王平是步军,马少,于是“仪遣马岱追斩之”,所以杨仪急派马岱带领骑兵营大队人马,追到汉中的虎头桥旁,杀死魏延,“致首于仪”。当马岱把魏延之首交给杨仪时,杨仪多年的怨恨难解难消:“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怕其后人申冤报复,紧接又派人到汉中,杀死魏延全家:“遂夷延三族”,斩草除根。

蜀国一代名将、诸葛亮的军事接班人魏延,就此被谋杀而绝后。

以上即为本人依据史料和各种事理,特别是军事逻辑,推断、链接魏延案件发生时的种种详细情景。到此可为整个魏延事件的第一阶段。结束了吗?不,还早着呢,“老鼠拖板锨,大头在后头”!读者接看下面(看累了的可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