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子龙兄的《有感于“刘备诸葛亮借襄樊之战害死关羽”一类奇文》一文的看法
偶然间,我拜读了子龙兄的这篇文章,深感阁下在文章首尾处的评判的确不错,现在标新立异的风气确实很盛,有些批驳显失公允,依据也不牢靠,此风的确要压一压,在这一点上,我是站在你这边的,但对于阁下在文章中间部分的论述,我有一些看法,仅仅就文论文而已。首先,你在反驳《刘备发动彝陵之战的真正心态》一文时写道“综观刘备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充满苦难、危机四伏的环境中度过,早年创业道路曲折坎坷。长期寄人篱下,好不容易摆脱了他人的束搏。达成了长期以来梦寐以求跨有荆益的夙愿,正在雄心勃勃的准备谋取天下,成霸王之业。”,我认为,正因为刘备创业不易,甚至可以说是特别地艰难,故而他就会越加珍视,绝对不会容许有任何人对他的政权存在威胁,哪怕这种威胁小之又小,甚至几乎不可能存在,但他也会想方设法将这种“威胁”扼杀在摇篮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畸形的想法是有可能产生的,毕竟刘备也不是神,而是人),至于关羽,他的为人我们是知道的,要说他有反刘蜀之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云长的不足就是——傲,正因为傲,致使他平时在一种无意识的状况下会对刘备的一些决策产生抵触,当然,如果在刘备仍处四处流浪的情况下,为了笼络这位武圣,刘备会忍耐,但当他已成为一方霸主的时候,如他的先祖刘邦一样,他会需要一种绝对权力般的威严感,这种威严感的存在,被不少帝王视为政权得以保障的基础,刘备估计也不会例外吧(如果我们是君王,或许也会如此),而此时的关羽仍然一如既往的傲慢,一个例子就是,当刘备封老将黄忠为后将军,与关羽同列时,云长依然故我,说不愿与老将为伍。言者无意,听者恐怕有心,我们都知道,刘备比关羽年长。当刘备听到这句话时,不知会作何感想,至少我们现代人会觉得,一个将军竟对自己君主的决定颇有微词,是不是一种对君主权威的蔑视?恐怕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如此想法吧,而刘备是人,当然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尤其眼下的江山得来多不容易,更会备加警惕,对一些言语的敏感度会相应提高,恐怕摧毁“长城”中关羽这一段墙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其次,在对《专家发现诸葛亮以襄樊之战为契机借刀杀关羽》一文的反驳中阁下写道“但此时蜀军也元气大伤,加上长期征战,士卒疲惫”,是一支“长年累月征战的疲惫之师”,既然如此,又何谈关羽进攻襄樊是刘备集团欲实现“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则亲率益州之众出秦川,完成兴复汉室内的最终目标”呢?诚如你所说,此时益州的部队已疲惫不堪,哪有出秦川之力,何况孔明在《隆中对》中,讲明是要时机成熟、天下有变,此时以益州的战备是不行的。因此,此时关羽出兵襄樊,并不是出于这个目的。再者,襄樊之战规模较大、时间较长,成都不可能不知道,既然知道,那为何史上既无有关成都给关羽的军令或指示,也没有任何给荆州附近驻军要密切关注战役进程的命令的记载呢?这不是很奇怪吗?另外,以蜀中智囊团的智能,应该知道关羽和东吴闹翻意味着什么,那为何没有派赵云或其他得力战将去上庸这个战略要地替换刘、孟,他们应该知道,如果关羽有失,上庸驻军是最近的援兵,即使其他战将难以抽调,那也应该给他们二人以明诏,让他们随时支援荆州,这样的安排或记载也都没有,那也不是很奇怪吗?综上所述,我们所能猜测的是,襄樊之战是关羽私自发动的,如果是这样,那关羽的权力是不是太大了些?刘备即使委以他重任,那也只能是容许他指挥军队就地防御而已,从古至今,有哪位君主会容忍部下有如此大的权力来调兵遣将,在没有中央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发动战争,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哪位君主会活得自在,即使是刘备这样一个仁主,那也是不可能容忍的。因此,即使刘备原先没有杀关羽之意,可他私自发兵出征(俨然一个土军阀)的行为,或许已使刘备起了杀意,你说谁会让割据混战的历史在自己的国家中重演?以上只是在下的愚见,仅文论文而已,其实从我本人的角度来说,我也不相信刘备和诸葛亮会做这样的事。我永远支持蜀国。
- 上一篇:魏国各大军区司令员
- 下一篇:“少数民族雇佣军”是诸葛亮手中王牌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