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亚尼:国民党军中的罕见混血美女上校
阿里亚尼·李,国民党第13军司令部少将参谋(沈阳军区)李宝堂的女儿,当时国民党军队中唯一的女上校。
她祖父李家鏊曾于1923年任“国民政府”驻苏联大使。这期间她父亲李宝堂结识了一位俄罗斯姑娘,并娶她为妻。
抗战胜利后阿里亚尼.李随13军进入东北,由于其中俄混血的特殊身份在国民党军队中负责与沈阳及满洲里的苏联驻军的联络工作长达9个月。
阿里亚尼.李
阿里亚尼.李
阿里亚尼.李
揭国民党抗战时期起最大作用的王牌师:苏械师
揭秘:抗战时期国民党王牌师——苏械师
1938年5月3日,德国政府迫于日本方面的压力,对华实施军火禁运,撤回所有驻华顾问。美国是在1941年开始大规模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共向中国提供了超过8亿美元的援助,是二战期间中国最大的援助国。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苏械师总数没有德械和美械师多,但却在抗战中起到了最大作用。1937年8月21日,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经过洽谈,苏方出于保护自己在远东的利益,以中国牵制日本为目的,终于同意施以援手。
苏联先后与中国签订了三次贷款协议,总额为2.5亿美元,实际到位1.7亿美元。苏联允许中国使用这些贷款从苏联购买武器装备,这成为抗战初期,中国军事装备的主要来源。
经过中方的争取,苏联政府同意在援助飞机(包括飞行员)、坦克、火炮等重武器之外再以苏联装备武装起 20 个中国师,以此替代原本装备日益枯竭的德械师,使这些部队成为抗日战场上的新生攻击力量。对于购买所需的经费,和曾经支付德方的方式相同,用锡、铅、锑、镍、铜等金属原料,以及茶叶、生丝、羊毛、牛羊皮等来抵偿债务。
1937年底,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援助,其中包括20个陆军师的武器装备,除大量步枪外,重武器大致为每师115mm榴弹炮4门,76mm野战炮8门(附炮弹16万发),37mm反坦克炮4门(附炮弹12万发),重机枪15挺,轻机枪30挺,提供轻重机枪子弹1000万发。另外还提供有了大量坦克和器材,并组建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坦克团(全部为t-26式)。
在1947年以前,国民党的兵工厂一直都大量生产俄式7.62x54r子弹,以便供应数量庞大的俄式马步枪和机枪的需要。国民党兵工厂直到1947年才将俄式子弹停产,因为此时的武器装备已经由美国提供,当年随同步枪等一起提供的美式子弹(一亿三千万发)已经能满足需要了,而苏式武器基本汰换完毕。
从1937年10月到1941年10月五年时间内,苏联为了支援中国的抗战,曾向国民政府提供过一大批武器装备,但具体数量众说不一。
根据前苏联著名经济史专家斯拉德科夫斯基提供的数字,这些武器装备包括:飞机904架(其中中型和重型轰炸318架,歼击机542架,教练机44架),坦克82辆,牵引车602辆,汽车1516辆,大炮1140门,轻、重机枪9720挺,步枪5万支,子弹1.8亿发,炸弹31600枚,炮弹约200万发,以及石油制品等军火物资。
装备这些苏式武器的国民党军有第1军所属第1师、第78师、第167师;第2军所属第9师、第76师、第103师;第71军所属第36师、第87师、第88师;第74军所属第51师、第57师、第58师;第85军所属第23师,以及之前已经装备完毕的第4师、第89师、第200师、新编第22师和荣誉第1师,总计18个师。这18个师,即为国民政府所装备的全部苏械师。
其中最著名的一支苏械师就是当时国民党中央军第200机械化步兵师,这支部队首任师长是杜隶明、副师长邱清泉;这个师大量装备苏制兵器,200师拥有2个战车团,主要装备苏制t-26和英制维克斯坦克;两个摩托化步兵团装备苏制轻兵器和3nc/6型卡车。
第200师炮兵团装备12门苏制122毫米榴弹炮、76.2毫米榴弹炮、45毫米反坦克战防炮;还有一个装备4辆苏制bt-5快速坦克和ba-3/6/10/20型战车60辆。该师在1938年底换由戴安澜担任师长。
昆仑关战役期间,第200师与日军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第21旅团交手,此时装备了苏制武器的200师无论是士兵素质还是技术装备都远高于日军,形成了对日军局部绝对优势。
第5军、第74军为例:前者接收了82辆t-26坦克;后者共得到4门115毫米榴弹炮,8门76.2毫米野炮,4门37毫米反坦克炮,25挺7.62毫米m1910水冷式马克西姆重机枪,70挺7.62毫米dp轻机枪。
在1938年到1940年间,第2军、第5军、第71军、第74军和第85军这五个苏械师都与日军有过交锋。其中第5军在昆仑关一战以惨重的伤亡代价取得胜利,这影响了军委会对此后苏械部队使用方针。
从1940年开始,18个苏械师中,仅有第74军所属的第51师、第57师和第58师一直与日军保持正面交锋,这使74军在抗日战场上不断得到锻炼,日军甚至还将该部形容为“支那第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