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智袭白马桥:炊事员做内应在敌早餐中投毒

“1943年秋天,日军在白马桥东印山建立了据点,成为溧水抗日根据地的一颗钉子。新四军就想通过智取的办法,把它拔掉。”6月22日,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和3名小记者一起,在《溧水白马镇志》主编王大成的带领下,寻访新四军智袭白马桥敌据点的战斗遗迹。

日军在白马桥东印山顶

插上“钉子”

“因为地处溧水、句容、溧阳结合处,这里在历史上就是交通要塞。”王大成告诉小记者们,抗战期间,白马地区是新四军通往江宁、句容地区的咽喉要道,也是主力部队南北穿插转移的必经之地和休整的回旋地区。因此,白马地区成为当时日伪军与新四军争夺的战略要地。

1943年秋天,日军在新四军抗日根据地腹地——白马桥北面的东印山顶,增设了一处据点。该据点由两道铁丝网护围,配备数挺机枪、掷弹筒等武器,由10多名日军和20多名伪军驻守。站在山顶的碉堡上眺望,周边的动向尽收眼底,而且日伪军还经常刺探新四军情报、下乡“扫荡”。白马桥敌据点的设立,就是在抗日根据地插了一颗钉子。

据点炊事员做内应

在日伪军早餐中投毒

1944年8月,中共溧高县委决定拔掉白马桥敌据点。“据点内虽然日伪军不多,但是火力比较强,而且建在山顶居高临下,强攻有困难。”王大成说,中共溧高县委最终决定采取里应外合的方式智取。

白马桥附近周家村村民葛兴喜,是中共事先选派进据点当炊事员的。这次行动,由他做内应,用投毒的方法,配合新四军行动。

新四军在行动的前一天深夜,悄悄潜入据点附近,一部分战士隐蔽在群众家里,另一部分战士埋伏在离白马桥不远处的山上,还有几名战士带着老虎钳、手榴弹、炸药包埋伏在据点铁丝网外。8月的夜晚,天气闷热,蚊虫多,新四军战士忍受着蚊虫叮咬,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等待着据点炊事员的信号。

行动当天早晨6点,葛兴喜趁厨房没人的时候,将事先准备的砒霜倒进了菜锅。7点,11名日伪军进厨房吃早饭,不一会儿相继中毒昏倒在地。葛兴喜随即晒出红被面,向新四军发出进攻信号。

据点遭袭几天后

日军悄悄撤离白马地区

一见到红被面,埋伏在据点铁丝网旁外的3名战士立即剪断铁丝网,进入敌人第一道防线。可这时,山顶碉堡里机枪响了起来,封锁了新四军进攻的道路。

原来,11名日伪军倒在厨房后,被后来进去吃饭的伪军马才星发现了。他立即跑上岗楼向站岗的日军报告,还帮着日军向新四军战士扫射。由于敌军机枪封锁,已进入第一道铁丝网的3名新四军战士始终进不了第二道铁丝网,被迫撤出了战斗。

炊事员投毒事件,震惊了溧水县城日军警备司令部。他们纠集了洪蓝、中山庵、官塘等据点的日伪军赶到白马桥,妄图围歼新四军,却扑了个空。第二天,日军来到葛兴喜家,把他家草房统统烧毁了。

新四军智袭白马桥敌据点,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日军遭此打击后,草木皆兵,惶惶不安。几天后的一个深夜,白马桥敌据点的日伪军悄悄撤离了白马地区。

美女间谍色诱失败被抓连行刑者都不忍开枪

很多人应该都看过《色·戒》,甚至还求过被删片段的种子,但事实上,这并非空穴来风的写作,而是根据原型改写而来的。而这部电影,也将人们的眼球再次拉回到抗日战争:1937年11月11日,上海沦陷。就是这个时候,《色·戒》女主角王佳芝的原型郑苹如出现了,电影中男主角易先生的原型是丁默邨,原系国民党中统的骨干,后来成为日伪政权的一员。

郑苹如1918年出生,浙江兰溪人,父亲郑钺是国民党元老,早年加入同盟会。郑苹如是郑钺的二女儿,从小聪明伶俐,而且貌美如花,有倾国倾城之貌,又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的确是“人中龙凤”。这样的女子,本可以安安分分嫁一个好人家的,但郑苹如却没有选择这样的路。

抗战爆发后,郑苹如参加了不少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上海沦陷后,她又凭借自身不错的日语能力,担任抗日的地下工作。这时候的她,才19岁,花样年华,风姿绰约,是上海滩上有名的美女。而当时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报-《良友》画报,在1937年7月的130期就以她为封面女郎,由此可见她的美貌非同一般。

 

但是,别以为她长得漂亮就是一个花瓶,相反,她有一手打探消息的好能力。据悉,在汪精卫准备当汉奸之前,她是第一个知道消息的,只可惜政府没有重视一个19岁丫头的话。直到汪精卫投敌之后,政府部门才对郑苹如刮目相看,于是开始重用他。而郑苹如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忙制裁汉奸丁默邨。

丁默邨的好色,大家都知道,于是乎,美人计这个活儿,自然就交给了郑苹如。刚认识郑苹如,丁默邨就馋涎欲滴,神魂颠倒。此时,为了保护郑苹如,中统第一次行动安排在郑苹如家中,以期早点解决丁默邨,遗憾的是,丁默邨开车快到郑苹如家时却掉头就走,然后第一次行动宣告失败。

很快,第二次行动提上议程,遗憾的是,中统的负责人张瑞京此时被逮捕了,然后他和盘托出“刺杀丁默邨”的计划,还好抓他的人也有刺杀丁默邨的意思,然后第二次行动继续。这一次,是丁默邨主动邀请郑苹如,二人下车后买皮大衣,本是暗杀的最好机会,可惜丁默邨识破了,立马就跑了,第二次行动也宣告失败。

但是,郑苹如心有不甘,只可惜,丁默邨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最终郑苹如被抓起来了。但是,郑苹如打死也不说自己是中统的人,只说自己是不甘心被玩弄才刺杀丁默邨。对丁默邨而言,他虽然很愤怒郑苹如是刺杀他的,但他还是迷恋郑苹如的美色,在内心里,并没有想杀郑苹如的意思。

这之后,汪精卫的老婆陈壁君曾对郑苹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她投靠日伪政权,郑苹如自然是不为所动;随后日伪政权又要挟郑苹如的父亲,希望他出任汪伪政权的司法部长,但同样遭到拒绝。这样的现实,让汪伪政府的首脑人物恼羞成怒,最终,汪伪政权下达了对郑苹如秘密执行枪决的命令,虽然丁默邨余情未了,且怜香惜玉,可惜自己遇刺的事情被政治对手抓了把柄,他也无力救郑苹如了。

最终,郑苹如被执行死刑,行刑之前,他对执行官林之江说:“白日青天,红颜薄命。你我有数日相聚之情,今若同去,亦不为晚。若君无意,则有死而已。唯勿枪击我面,坏我容貌。”林一江看到她如此美丽的面庞,竟然不忍下手,还是让他的卫兵开的枪。这一年,郑苹如才23岁,郑振铎先生曾称颂她:“比死在战场还要壮烈!”这,应是对她最中肯的评价与褒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