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战回忆录:机枪射下敌机当晚就晋升连长

他们白发苍苍,行动迟缓,他们不再耳聪目明、身体矫健,但是只要说起抗日战争那段历史,他们都思路清晰,情绪激动,话匣子关也关不上,他们说因为难 以忘记,也不能忘记。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了12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黄埔军校老兵聚会,而他们口述的历史,也成为民族记忆 中不可磨灭的组成部分。

历史,应该被铭记

而不是被篡改

抗战时期我军如何对付日军飞机

12位抗战老兵,年龄大都在90岁以上,昨天,他们在家人和志愿者的陪同下,有的从养老院赶来,有的从家里赶来,参加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组织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日活动。

为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有的老兵拿出压箱底的衣服,有的戴上珍藏的徽章。

抗战时期我军如何对付日军飞机

年轻的时候,他们上战场杀敌,保家卫国,如今,他们为自己抗战老兵的身份而自豪。

“有些事情曾经被遗漏或者忘记了,我们聚在一起,就是要回忆过去经历,反映历史的轨迹。”昨天的座谈会上,94岁的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张修齐站着发言。

他说,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感觉几十年来自己的心事了了,这是非常让人高兴的,而再来看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不仅不承认当年的历史,还翻案,对于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来说,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我们这些人,最小的也有80多了,今天来的还有97岁的。”张修齐说,亲身经历过抗日战争,既感到荣幸,也觉得还有责任要尽,“尽管我们老了,但是对历史记忆犹新,我们要现身说法。”

昨天,香港爱行九州联合会的志愿者也来了,他们带来了御寒的冬衣和一架摄像机,“感谢你们不远千里而来。”张修齐表示感谢。

抗战时期我军如何对付日军飞机

用轻机枪击落敌机

“300米远的靶子,都能准确命中”

94岁的曾宪高老人,回忆起那段保家杀敌的历史,仍然激动不已。

抗战时期我军如何对付日军飞机

从颖州师范学校毕业时,正是1936年。没有成为教书先生,曾宪高成了抗战杀敌的战士。1937年8月11日,曾宪高所在部队到达上海火车站。这时,天上突然出现6架敌机。飞机飞得很低,连驾驶舱里的飞行员都能看清。

看着飞机在头顶盘旋,很多士兵都躲进了防空洞,但曾宪高和另外3名战友一起,拿起轻机枪对着天空扫射。曾宪高打落一架飞机,另外3名战友,也击落两架飞机,剩下的3架飞机,吓得赶紧飞走了。“300米远的靶子,都能准确命中。”击落飞机的当晚,曾宪高就被升为连长。

仿佛那段热血历史从未远离,曾宪高的脸上,完全看不出九十多岁的老态龙钟,胸口佩戴的勋章上面写着“谨献给为我中华民族独立自由、抵御外侮的民 族英雄。”这枚勋章是“关爱老兵”这个民间组织给他佩戴的,志愿者告诉记者,老兵曾宪高是孤寡老人,最近几年才被志愿者寻访发现,接到养老院生活。

战火中的艰难爱情

“我们是现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1946年,武汉,27岁的杨伯琪大婚。看着眼前19岁的新娘刘舜华,杨伯琪十分兴奋,甚至紧张得有点说不出话。新娘刘舜华穿着新郎杨伯琪特意为她买的旗袍和鞋子,身姿窈窕曼妙,分外美丽。

昨天,在座谈会上,94岁高龄的杨伯琪老人回忆着与夫人相识、结婚的情景,说到激动处,已经变白的眉毛都挑了起来,难掩兴奋之情。

抗战时期我军如何对付日军飞机

杨伯琪老人清楚地记得,1938年,19岁的他从学校毕业,在家乡武汉参军,成为了一名通信兵。1941年底,杨伯琪被调到湖南株洲,被编排在国民党第79军,负责通信工作。

1944年,衡阳会战爆发。当时,杨伯琪在战场外围负责通信工作,那年8月,他遇见了17岁的刘舜华。“当时她父母带着她从城里来乡下舅舅家避 难,我刚好就住在她舅舅家。”杨伯琪眼睛里泛着光,不断比画着,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我对她一见钟情,不停偷偷看她。”说到这里,杨伯琪老人笑容灿 烂,甚至还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抗战时期我军如何对付日军飞机

“当时兵荒马乱,到处都是日军,她父母也不放心,就想让我带他们的女儿走,当时就准备托付给我了。”杨伯琪说,他当即承诺,“我会和她一辈子在 一起。”无奈时局动荡,没过几天,杨伯琪便跟着部队去了广西,参加了桂林会战和柳州会战。这一走,就是两年,杨伯琪和刘舜华也整整两年没有彼此的信息。

抗战胜利后,杨伯琪回到了武汉老家,对刘舜华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1946年,杨伯琪试着给刘舜华写信,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杨伯琪连忙赶到湖南衡阳,将刘舜华接回武汉完婚。杨伯琪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刘舜华为了等他,顶着家人逼婚、亲友劝说,拒绝了很多追求者。

杨伯琪说,从1944年8月第一次相见,到1946年结婚,两年的分离是对他和夫人的考验,一见钟情并非虚话,“我们就是现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我们的感情世界里,没有一点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