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粟裕又一神仙仗:三天歼敌六万让陈诚胆寒

齐鲁大地的莱芜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粟裕是被毛泽东授予的开国第一将。六十三年前,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由被誉为“常胜将军”的粟裕直接指挥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仗——莱芜战役。这一仗使蒋介石和他的“第一大将”陈诚为之“心寒”;这一仗三天时间共歼敌达六万之众;这一仗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少见的奇迹。从而彻底粉碎了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当局企图在山东会战中歼灭解放军主力的阴谋。

1947年初,解放战争的全国战局继续以华东战场为中心展开,主战场转入山东解放区境内。

粟裕大将

面临和平攻势破产,军事进攻惨败的国民党反动派当局,制定了一个“鲁南会战”计划,采取集中重兵于主要战场的战略部署,调集31万兵力于华东战场,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决战于我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地区。蒋介石特派他的参谋总长、“第一员大将”陈诚坐镇徐州指挥。陈诚依恃其兵力上的优势,扬言:“即使全是豆腐渣,也能撑死共军!”

粟裕大将

针对敌军的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及时发出了“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号召。毛泽东指出,为着彻底粉碎蒋军的进攻,必须在今后几个月内再歼灭蒋军四十至五十个旅,这是决定一切的关键。为此,他代表中央军委电示华东野战军: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连续打数个大歼灭战,以彻底粉碎蒋军向鲁南的进攻。

国共双方的战略态势表明,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迫在眉睫。

蒋军根据“鲁南会战”的计划,集结于南北两线的部队组成两个突击集团,企图夹击集结于临沂地区的华东野战军主力。

粟裕指挥作战

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和副政委谭震林密切关注敌军的动向,得知敌人有“集结更大优势兵力与我在鲁南决战”的企图,决定集中50个团的兵力,粉碎敌人的新攻势。而在如何打法上,则经历了一个由“南征”改为“北战”的战役决策过程。开始,华东野战军前委决定先打南线之敌,诱敌北进到临沂外围,予以各个歼灭。但是敌军采取稳打稳扎,齐头并进的战法,一时难以分割歼灭。在这种情况下,粟裕认为,北线之敌兵力较少,战斗力相对不强。如果我军放弃临沂,主动隐蔽北上,先歼击北线之敌,既可置南线敌人强大兵团于无用之地,又可出其不意地歼灭北线的李仙洲集团,从而粉碎敌人南北夹击的企图。这时,陈毅提出了一个“舍南取北”的作战构想,要粟裕进一步思考并提出具体作战方案,这样陈、粟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接着经过充分讨论,制订出了北上歼敌的作战方案,以陈毅、粟裕、谭震林联合署名上报中央军委。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同意作战方案,并指示:“总之,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力争主动,避免被动。”

这样,经最高统帅部和战区指挥员上下结合,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一个切合实际的莱芜战役作战方案正式形成。肩负战役指挥重任的粟裕,立即展开紧张复杂的战前准备和战役组织工作。

粟裕视察前线

为了迷惑和调动敌人,陈、粟采取了一系列“示形于南,击敌于北”的策略。具体为:一示南征之形,在军事上隐蔽北上歼敌的意图;二示决战之形,以迎合敌人企图在临沂与我决战的心理;三示失利之形,主动放弃临沂,使敌人产生我军连战疲惫、不堪再战的错觉;四示西进之形,使敌人难以辨明我军北上作战的真实意图。

蒋介石、陈诚果然中计,陶醉于虚假的“空前大胜”的战报之中。而陈毅、粟裕、谭震林却暗暗发出了在北线作战的行军命令。南线主力部队,冒着雨雪风寒分兵三路向北急进。每天从“日落村”出发,到“天亮村”宿营。与部队并肩前进的,还有当地数十万支前的民工。当时,从临沂到蒙阴150公里的地区内,白天宁静,夜晚沸腾;山上山下,人欢马叫;村前屯后,熙熙攘攘;大小道路,车轮滚滚;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好一派人民战争的宏伟场景。

坐镇济南的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得知华野主力向北运动,有包围李仙洲集团的企图,采取了“机动作战”的策略。粟裕密切注视敌军动向,敌变我变,因势利导,适时调整作战部署,并加速实行战役的合围计划。经过先后四次与蒋军的周旋较量,当年2月21日,华野部队全部展开,在莱芜地区形成了兵力对比上的绝对优势,基本上完成了对李仙洲集团的战役合围。

粟裕与陈毅

决战中,粟裕把注意重心集中在如何达成对李仙洲集团的全歼上,在作战指导思想上辩证地处理网开一面与四面包围的关系。采取三阙一,网开一面的战法,调虎离山,纵敌出城,然后四面包围,收网捉鱼。到2月23日中午,5万多蒋军被团团包围在东西三四公里、南北十一二公里的袋形阵地里,北进不能,南退不得,乱作一团。到下午5时,李仙洲集团大部被歼灭。乘隙逃出的第七十三军军长韩浚及其残部5000多人,也被华野部队截击全歼。

莱芜战役至此胜利结束。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只用三天时间,我军以伤亡六千余人,歼敌7个师六万人左右,生俘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韩浚和少将17名,击毙少将师长、副师长2名。使鲁中、渤海、胶东、滨海4个解放区连成一片,大大改善了华东野战军的战略态势,华东战场的形势从此转入一个新阶段。

粟裕大将

延安总部发言人发表评论,“盛赞华东人民解放军全体将士及其领导者陈毅、粟裕将军。”陈毅对记者发表谈话,认为莱芜战役的空前大胜,“证明了我军副司令粟裕将军的战役指挥一贯保持其常胜纪录,愈出愈奇,愈打愈妙。”粟裕在总结莱芜战役的经验教训时,满怀深情地说,我们能够调动敌人,使敌人听从我们的指挥,最终歼灭敌人,再一次证明了毛主席战略指导的正确和人民战争思想的光辉。如果没有当地广大群众的全力支持和与部队的并肩作战,莱芜战役的胜利也是不可能的。

历史的烟云已经越过了60多个春秋,但回忆起来还好似历历在目。莱芜战役的胜利永载史册,粟裕将军杰出的军事指挥艺术永载史册,莱芜人民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