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毛主席说“最吃力”,粟裕说“三个最”,林彪说“不简单”
毛泽东说,这一仗打完,“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 [1]
粟裕说,这一仗有“三个最”——“最复杂、最剧烈、最艰苦”。[2]
“这一仗”,便是豫东战役。这是陈毅离开华野、粟裕全面当家后,于1948年六七月间拿下的第一个大单,歼敌9万余人,打得国民党军悍将黄百韬开始烧机密文件“准备后事”。《第三野战军战史》写道,这是“华东野战军在解放军战争两年来进行的最大的一次歼灭战”[3]。
粟裕指挥豫东战役,好简朴、好投入(图注)
这些,大伙儿可能都比较熟悉了。不过,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背景——稍前的1948年4月,彭德怀指挥西府-陇东战役遇挫,西北野战军损失不小,连彭德怀本人也遇险。也就是说,彭总失利凑巧做了粟裕成功的“背景板”。这样一来,豫东战役的价值和意义就更加凸显了。
那么,喜欢与等量级对手比较的林彪,又是怎么评价粟裕指挥的豫东战役呢?
彭德怀指挥的西府-陇东战役失利,成为粟裕成功指挥豫东战役的“背景墙”(图注)
粟裕在中原放开手脚大干的时候,林彪的东北野战军正利用休整时间进行军事大练兵(1948年4月至8月)[4]。当林彪得知粟裕打了豫东战役这个漂亮仗后,是什么反应呢?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取胜把握至多五成,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不简单。”[5]
林彪挥毫泼墨(图注)
林彪为什么佩服粟裕,因为他不如粟裕敢冒险。林总的指挥风格更为慎重,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6]
几个月后,林彪来了个更大的手笔——辽沈战役。
引文出处:
[1] 《粟裕战争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240页。
[2] 《粟裕战争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第224页。
[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第212页。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第274页。
[5] 侗枫:《虎啸华野——华东野战军征战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95页。
[6] 侗枫:《虎啸华野——华东野战军征战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7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