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红军长征史上居功至伟,曾穿女式棉衣让战士们又好笑又感动
1935年9月18日,走出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的中央红军进入甘肃把宕昌县的哈达铺,这是中央红军三个月来进入的第一个大镇子。中共中央决定,红军在这里休整了五天,将一、三军团和中央纵队改编为陕甘支队,以尽快恢复过草地时严重消耗的体力。
另外,几个月以来,中央红军一直在雪山草地跋涉,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就连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踏进了大半个中国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无法确定到哪里去、在哪里落脚。
毛泽东曾经作过最坏的打算,即准备打长期无后方的游击战争。
谢觉哉在回忆中说:我在过了大雪山的时候,毛主席找我和徐老、林老、董老谈话说:看来咱们的部队是要长期无后方地打游击,你们年纪大了,在部队上长期搞下去,会把你们拖死的。到了甘肃以后,你们可以自找掩护关系,到白区去做党的地下工作,请予以考虑。
可以说,“中央红军究竟到哪里去?以什么地方为落脚点?”是当时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所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
在攻克腊子口之后,一军团参谋长左权指示团直属侦察连长梁兴初和指导员曹德连:“你们连立即出发进到哈达铺,具体任务是侦察敌情,筹集粮食和物资。”
聂荣臻政委则嘱咐说:“甘肃是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回族居多,不搞打土豪斗争。你们要很好执行民族政策,要很好地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做好北上抗日的宣传工作。”
毛泽东也补充说:“另外,你们注意给我找点‘精神食粮’来。国民党的报纸、杂志只要近期和比较近期的,各种都给搞几份来。”
说起来,从6月初进入荒凉的川康地区后,红军一直找不到任何报纸阅读,如果能在哈达铺这个甘南的大镇子找到报纸,就可以通过报纸“反面文章正面看”,了解敌我情况了。
可真别说,梁兴初和曹德连他们这次有收获了!他们在哈达铺查获到一批近期的报纸,其中有一份《晋阳日报》登载了徐海东率领红军和陕北刘志丹红军会合的消息,他们高兴得不得了,当夜就把这些报纸送给了毛泽东。
《晋阳日报》上刊登的是山西军阀阎锡山的讲话,语句十分夸张,称:“陕北刘志丹部已占领六座县城,拥有正规红军五万人,游击队、赤卫队和少先队二十余万人,窥视晋西北,随时有东渡黄河的危险性。”
毛泽东看了这则消息,连连抚掌称善。
红军离开中央苏区长征之前,对陕甘地区的革命情况也是有概略了解的。1928年渭华起义时,陕西就建立起第一支工农革命军。1933年,曾在中共陕西省委工作、被称“陕北的才子”的陕西籍干部贾拓夫曾代表陕西省委前往江西瑞金向中央汇报西北的情况,不过这一年陕甘红军一度被打散,陕西省委遭破坏,贾拓夫也就没有回陕,而随中央红军长征。后来虽然约略听说刘志丹又返回陕甘重整队伍,但并不清楚具体情况。
毛泽东读了报纸,又找到贾拓夫详细询问陕北红军的历史及那里的地理民情。
贾拓夫说,陕北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群众生活很苦,又加上穷乡僻壤,可以和反革命势力进行周旋。而且刘志丹能在原地坚持,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于是,毛泽东初步有了去陕北苏区与陕北红军会师的意向。
杨成武将军在《忆长征》一书中记: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于1935年9月22日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主席在讲话中说:“感谢国民党的报纸,为我们提供了陕北红军比较详细的消息。那里不但有刘志丹的红军,还有徐海东的红军,还有根据地……”
9月28日,中央红军到达通渭县榜罗镇宿营,总负责人张闻天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
会议只开了几小时,便通过了决议,正式确定以陕北为红军长征落脚点。
当时有些领导人还希望下一步能将根据地向向河西走廊或宁夏发展。但事后证明,向陕北进军,是当时唯一正确的决策。若向西前进,势必提前与马家军阀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又召开连以上干部大会,做了讲话,正式宣布:“我们要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去!”
长征的目的地既然已经确定,并且这个目的地就近在眼前,这就意味着长征胜利结束了。
可以说,是英雄刘志丹为雄壮的万里长征定下了终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刘志丹是陕西省保安县金丁镇人,青年时期起就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1925接受党的派遣,进入黄埔军官学校学习。
大革命时代,刘志丹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路军政治处长等职,积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志丹在湖北、安徽、陕西等省活动,从事组织起义的工作。1928年,回到陕西组织了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刘志丹组织了西北反帝同盟军,任副总指挥及参谋长,后来将该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支队,他本人任总指挥。1932年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刘志丹仍负领导责任。
刘志丹投身革命,公而忘私,只知有国、不知有家。
与刘志丹长期同事的习仲勋曾经这样评价过刘志丹:“一个人能这样一贯以大局为重,委曲求全,真是少见。”
1991年,有记者专门采访刘志丹的夫人同桂荣,已经88岁高龄的同桂荣嘴里念叨得最多的一句也是:“他是个不知有家的人。”
老人家很随意地列举了一些往事,说:1933年2月。刘志丹带领红军驻扎在保安县刘家砭。这里离家只有5里路,按常理来说,他是可以经常回家看看家里人的,可他整天忙于军务,根本分不开身回家。有一次,她久盼不见丈夫回来,忍不住跑去看丈夫,还没说上几句话,丈夫就带着红军队伍开始转移了。
后来同桂荣才得知,蒋介石对丈夫领导的陕甘边区迅速发展的革命声势非常恼怒,到处张贴悬赏捉拿丈夫的布告:“生擒刘志丹者奖两万元;献首级者奖一万元;证明击毙者奖六百元。”
同桂荣老人深情地说:“那年月,志丹顾不上管自己的家,但对红军队伍里的人却关心得十分周到。”
1934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对陕北进行大规模“围剿”,穷凶极恶的敌人把魔爪伸向了刘志丹的家人。刘家全家老小十多口分散逃入深山老林。春寒料峭,同桂荣带着4岁的女儿刘力贞躲在大渠沟的山水洞里,连续8天8夜不见天日,饿了,就用雨水和炒面喂女儿,她自己仅靠山石中的流水过活。她心里想的只有一个:俺是刘志丹的婆姨,就是死了也不能被敌人抓到!
到了第九天晚上,饿得实在不行了,她和婆母抱着孩子出去找吃的,碰上了搜山的敌人。幸亏敌人他们不知是她们是刘志丹的家人,让她们带路去找刘志丹的家人。她们就带着敌人在深山老林中穿行,趁着夜黑,突然一起滚下路边山崖,幸给半崖的树杈挡住才保住了性命。
这年深秋,同桂荣加入到了红军队伍之中。那时,部队驻扎在陕甘交界的南梁。天气进入了寒冬,很冷,红军缺铺少盖。刘志丹对同桂荣说:“年轻人体质好,耐冻,蹦蹦跳跳就顶过去了。我岁数大了,不行了,胳膊腿常疼。”同桂荣就想尽了法子给他做了件棉背心。由于边区被敌人封锁,找不到完整的布,那件棉背心是许许多多的碎布一点点缝拼成的,花花绿绿,很难看。但刘志丹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说着感谢感谢,欢天喜地地穿在身上。可是,这件背心还没穿几天,有个战士在行军途中失足掉到河里,冷得直打摆子,刘志丹看见了,心疼得不行,二话不说,脱下身上的棉背心给这个战士穿上了。刘志丹心疼战士、同桂荣则心疼丈夫,她不忍心丈夫受冻,就把自己身上的女式大襟棉袄脱下来,执意要丈夫穿上。刘志丹一向尊重妻子,对妻子的命令不敢不遵从,只好乖乖穿上。战士们看到自己的首长穿成这样,先是笑得直不起腰,后来想想,又挺心酸的,想哭。
中央红军与刘志丹的陕北红军会师后,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兼第28军军长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职。
1936年3月,日本占领了东三省继续向华北侵略,党中央让刘志丹率红25军参加东征战役,在中阳县三交镇(现属柳林县)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3岁。
刘志丹女儿刘力贞回忆:“父亲出征,这是第一次让母亲送行,他已经预感到东征任务的艰巨,做好了献身的准备。”可第二天母女二人因故耽搁了送行时间,赶到时刘志丹已经开拔,谁想前一夜的相见竟成永诀!
这一年,中央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以志永久纪念。
1940年,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县城北修建了志丹陵园,1943年陵园建成,延安各界万人举行公祭大会,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赠送了白绸挽联。
1996年,刘志丹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9月14日,刘志丹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