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红25军,长征中唯一没有减员的队伍,走出近百名将军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10个月,先期到达陕北,为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会师陕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毛泽东评价说,红二十五军北上的战略行动,成为主力红军北上的先导,为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建在西北建立了特殊的功勋。 建国后授衔,红25军中走出了97名开国将军。

红25军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一部,红四方面军主力于1932年秋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仅1个半月后,那些牺牲者的遗孤以及留下来的红军子弟,重新组建了红25军。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1个多月后,中央指示终于随着程子华的到来传到了25军:到外围去,建立新的根据地。

1934年11月16日,在夜色掩护下,这支仅2900余人的队伍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西进。 期间,蒋介石调动30多个团的优势兵力进行堵截、追击,红25军几乎每天都行走在死亡的边缘。

军长程子华直到逝世前,仍担任着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理事。他那双美国作家所描述的“爪子似的伤残的手”,正是长征给他留下的永久印记;。副军长徐海东在一次激战中被子弹从左眼底下打入,从后颈穿出,抬下阵地后第五天才醒来。这位英雄的红军将领,此后是躺在担架上指挥全军到达陕北的。

红25军未经雪山也未过草地,却是四支长征队伍中唯一牺牲了主要领导人的一支红军。 主要领导人一死数伤,部队却能最后胜利,纵观世界军事史,实属罕见。

红二十五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许多次激烈的战斗,广大群众在红军战斗胜利和获得翻身解放的鼓舞下,革命情绪高涨,青壮年纷纷参加红军。

二十五军在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的同时,先后在鄂豫陕边区建立了4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共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和5个县工委,初步建成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鄂豫陕根据地的建立,使红二十五军得以休整,并不断发展壮大。到1935年5月初,主力红军增至3700人,另外还有游击师、抗捐军等地方武装2000余人。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时共有2900余人,长征途中却创建了有50万人口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这是长征途中各主力红军所建立的唯一一块较稳定的根据地。

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主力4000余人继续西征北上,到达陕北时还有3400余人,留在鄂豫陕根据地的红七十四师也发展到2000多人,两部合计5000多人,比长征出发时的人数多了将近一倍。

组成红25军的战士,大都是13岁至18岁的原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子弟”,一群纯粹的“红小鬼”。“这支地地道道的‘儿童军’,除了最高指挥官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人外,就连各团、营、连的领导成员,也都是些20岁上下的毛头小伙子。

这些年轻的红军将士以尚显稚嫩的肩膀,独立撑起了曾是仅次于中央苏区的鄂豫皖根据地的革命大旗。随后似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逐步壮大发展起来,为革命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来源网络,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