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普鲁士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老毛奇:击败一切对手

19世纪60-70年代,普鲁士王国“剑挑”群雄,丹麦、奥利、法国纷纷落马,长期分裂的德意志获得一统,普鲁士王国也“升级”成了德意志帝国。德国统一政治上的头号功臣乃大名鼎鼎的“铁血宰相”俾斯麦是也,而军事上的头号功臣非“持剑者”毛奇元帅莫属。别看这位元帅身体瘦弱、不爱说话,一生经历也没啥传奇色彩,但他可是西方军史上了不起的人物,不但被历代德国军奉若泰山北斗,也被其他欧洲各国军界乃至日本军界看作一代宗师。

毛奇是一个特沉默的“闷人”,从来不喜张扬不爱显摆,甚至不爱多说话,加上他骨瘦如柴,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所以说有人觉得他更像一搞古典哲学的,而不像一位威震欧洲的军事统帅。他喜欢静静地听莫扎特、静静地看书、静静地品烟,静静地写作(人家不光写军事方面的东西,还写过小说呢)、静静地散步(其实,这样不动声色的沉默者才是真正的盖世高手,对他的敌人来说,也最为可怕!)

毛奇早年曾在丹麦军队服役,后来感觉丹麦太小,没啥混头,就参加了普鲁士军队。这个瘦如铅笔杆(这是他的“主子”威廉一世对他的形象比喻)的军官在普军中一直默默无闻地干了三十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无怨无悔。直到有一天,威廉亲王发现了他,得这个小瘦子不一般。威廉亲王当上普鲁士摄政王之后(不久又当上了普鲁士国王,即后来德意志帝国的创建者威廉一世)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毛奇担任总参谋长,这一年,毛奇已经58岁了。

虽说荣获要职,但能不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还要看自己的能力和机遇了。毛奇继续不声不响地工作。他觉得,像破仑那样光靠个人能力指挥战争的时代已经过时了,今后的战争得靠“总参”精英们的“集体智慧”来策划。在他的努力下,“普鲁士总参”这个由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泽瑙创建的强力军事机构被发扬光大。他重新改组了普军,配备了新式武器(如来福枪等),建立了强大快捷的铁路系统(以便日后能在战争中迅速集结军队)。经过一番努力,普鲁士军队实力飙升,堪称欧洲一流,毛奇也成为和内阁首相俾斯麦、陆军大臣(即国防部长)罗恩并称的威廉一世手下三大重臣。

不久,考验毛奇军事才能的机会到来了,俾斯麦要用“铁”和“血”来统一长期分裂的德意志,而要完成统一大业必须收拾三个“挡道”的国家,第一个就是毛奇曾经待过的丹麦王国,因为丹麦“占据”了德意志的地盘(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

1864年,在奇的策划指挥下,普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趴下了丹麦,占领整个日德兰半岛,丹麦失去了一切反抗能力。此乃毛奇的牛刀小试。其实话又说回来了,这丹麦的也实在太菜,别说一个丹麦,就算五个丹麦加起来,也未必是毛奇的对手。

俾斯麦第二个要收拾的国家是奥地利,因为奥地利历来与普鲁士并为“双雄”,势不两立,它总认为自己才是德意志的“老大”,不打它打谁?1866年6月,在俾斯麦的一手策划下,普奥交锋。毛奇制定了“分进合击”的作战计划,普军连战连捷,迅速席卷德意志中部、北部各邦,7月萨多瓦决战(也称“克尼格雷茨战役”)重创奥军主力,奥军挂掉四万多,普军直逼维也纳!奥地利傻眼了,只能议和。就这样,倒霉的奥地利被踢出了德意志,普鲁士扩大了地盘,在统一之路又进了一大步!

俾斯麦第三个要收拾的国家就是傲视欧洲的法国,因为法国为了保住自己欧洲“老大”的地位,死活不让德意志统一。1870年7月,俾斯麦用“损招”惹恼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战神拿破仑一世的侄子,但和拿破仑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引诱法国首先宣战。毛奇向皇帝和首相保证,法国必败无疑!

在毛奇的精心操作下,普军的行动如钟表般准确!毛奇大搞铁路运输,普军迅速集结,兵分三路杀向法军。法军刚发起进攻就被普军暴打了一顿,法军正纳闷呢,毛奇立刻抓住战机,迅速将整个法军斩为两段,一支法军主力被困在色当,另一支被困在梅茨,他们彼此隔绝,无法呼应。9月色当会战,毛奇大破法军,这次法国败得可真叫一个超惨!堂堂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三世、法军司令麦克马洪元帅、39名将军以及10万法军向普军投降,普军直捣巴黎!10月,被困梅茨的巴赞元帅率领17万法军也投降了,法国被迫停战求和。普鲁士终于统一了德意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德意志帝国是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宣告成立的,此真乃拿破仑的子民之奇耻大辱也!

普法战争是毛奇军事生涯的巅峰,若拿咱中国历史上的名将和其对比一番,那么毛奇之于德意志帝国,就相当于白起之于秦帝国、韩信于汉帝国、李靖之于唐帝国,可谓功高盖世的“帝国第一将”。已从普鲁士国王“升级”成“德意志皇帝”的威廉一世在宴会上大夸功臣(颇似刘邦开国后夸赞“汉初三杰”的那段典故)——“您,陆军大臣罗恩将军,曾磨亮了宝剑;您,毛奇将军,曾使用了宝剑;您,俾斯麦伯爵,曾凭借政策指导使普鲁士达到最高顶点!每当朕感谢军队时,就特别想到三位的功勋!”

其实毛奇和俾斯麦这对将相的个人关系并非亲密融洽,两人性格迥异,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大大不同。俾斯麦认为毛奇只顾打仗而不考虑政治大局,毛奇则认为俾斯麦胡乱干涉他的军事战略。不过总的来说,在俾斯麦面前,毛奇还是“听话”的(别说毛奇,就连威廉一世都很听俾斯麦的话),因为毛奇本性和善,并非专横暴烈之辈,而且他也十分清楚,“军事”总归是为“政治”服务的“将相和”才能“国家兴”嘛。所以毛奇和俾斯麦的配合非常成功。一个超级政治家和一个超级军事家完美合作,连战连胜,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帝国,不但在德国历史上仅此一例,在世界其他国家历史上也不多见。

德意志统一后的毛奇获得了军人的最高荣誉和地位,他被封为伯爵,晋升为元帅,并继续担任总参谋长,直到88岁时退役。他担任总参谋长达30年之久,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毛奇这人看似索然无味,其实情感生活挺有“味道”。他40岁才结婚,了一个年龄足以当他女儿的英国女人,二人婚后甜蜜非常,恩爱无限。然而毛奇68岁时,夫人先他而去,老帅悲痛欲绝,从此内心寂寞,晚景孤独。1891年,91岁高龄的老帅在家中去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目光停留他夫人的照片上。毛奇没有儿女,对侄子非常疼爱,视如己出。这个侄子就是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大将,此人也算是德军的一位明星,只是才能和影响力比他老叔逊了许多。

毛奇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战略家,也是欧洲战史上最出色的总参谋长,他不但用自己出神入化的军事才能完成了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而且创造了一套影响后世的战略思想,他强调先发制人,迅速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分进合击,还特别注重铁路在战争中的作用。他在军事思想、制订计划和指挥作战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也就是说他能写、能想、又能打历史上这样的军人并不多。俺认为,在整个19世纪,两位才能最高和影响力最强的军事家(不包括海军名将和理论高手)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