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公主,不是只有和亲公主,还有这位公主,一生功绩非凡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许多著名的巾帼英雄,然而说到身份是公主的,大多数都是和亲的,那么就没有不是和亲公主的巾帼英雄吗?还真有,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历史上著名的巾帼英雄公主,不是只有和亲公主,还有这位公主,一生功绩非凡。
说到和亲的巾帼英雄相信大家都知晓,如著名的王昭君,就是这么样一位,还有刘细君。
她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公主,话说当时有一个贯彻四十余年的政策,那就是打击匈奴。但是在初期,准备还不足够的时候,即便有心也无力。
所以,汉武帝在对内准备的同时,也着手于对外联合其他的国家,一起打击匈奴。其中联合势力强大而与匈奴有着世仇的乌孙国,就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汉武帝遣使乌孙国,表示愿送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
都知道通常情况下,和亲不会派遣真正的公主,而是从宗室或者宫女当中,挑选一个赐予公主的名号。这次被选中的,就是江都王的女儿细君为公主。
细君公主的年轻貌美、气质高贵,一下子就打动了乌孙国国王,觉得汉朝送来如此动人的公主,表现出了莫大的诚意,于是就封她为右夫人。
对于此次的和亲,汉朝说不上满意,反正人是送过去了,也就这样了。
所以,不会有人关心这位和亲公主有什么样的感受,就如同许多的士兵一样,她只是一样为了战争服务的工具。
可从小长在深闺的细君,自然难以适应塞外的生活,每每度日如年,将满腔愁绪化成一首悲歌,抱着琵琶诉说思乡之情: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但不幸的命运并非到此为止,两年后,乌孙国国王昆莫一病不起,按照当地习俗,子孙要继承祖父的妻妾。
无法接受的细君公主,向汉武帝请求归国,得到的答复却是“在其国,从其俗”。
无奈之下,细君公主只能忍辱再嫁,并在3年后生下一女。最后,终于因为产后失调,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便忧伤而死。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刘解忧。
刘细君死后,新任的乌孙国国王岑陬再次向汉廷求婚。于是汉武帝就又挑选了一位宗室女子进行和亲。这次被选中的,是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此为一嫁。
不幸的命运总是相似,远嫁塞外的解忧公主,在这位岑陬暴毙而亡之后,又嫁给了新的国王“肥王”,此为二嫁。
不过,不幸中大幸的是,解忧公主与这位肥王性情相投,很是恩爱,并生下了三位王子,使得乌孙国与汉朝的关系大大拉近。
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解忧公主的人生也算不上多么不幸,可天有不测风云,肥王一病不起,王位就归还了岑陬的儿子泥靡,也就是匈奴公主的骨肉。
这位泥靡,暴虐无道,被称作“狂王”。纵然如此,解忧公主还是不得不下嫁,此为三嫁。
四朝三嫁的解忧公主,在西域生活了50多年后,年已七十的她上书宣帝表示“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哀切的言辞,令汉宣帝为之动容,她才终于得以回到长安。
那么不是和亲的巾帼英雄公主是谁呢?
此人就是平阳公主,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死后有谥号的公主。
她是一位真正的巾帼英雄,敢于和男人马背上争天下,胆识和韬略完全不输于她的几个兄弟。
虽然史官对她惜墨如金,但我们从仅有的一点描述里依然能窥见她的飒爽英姿和不朽功绩。
平阳公主,是李渊的第三女,是太穆皇后窦夫人所生,后来嫁给了柴绍。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晋阳起兵时,平阳公主(当时尚未封为平阳公主,史书称为“李氏”)和柴绍都在长安,李渊秘密派人告诉他们赶紧回晋阳。柴绍对平阳公主说,如果两个人一起走目标太大,如果柴绍一个人走,又怕平阳公主有危险,很为难。平阳公主倒是很大度,催促柴绍自己赶紧走,她自己一个妇人容易躲藏,“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
于是柴绍就自己走了。
平阳公主怎么做的呢?她先回到了他们李家在鄠县的庄所,散尽家财,招募人马,得到了数百人。这个时候,关中地区已经比较乱了,其中,西域商胡何潘仁在司竹园起兵,自称总管,拥兵数万,还劫持了隋朝尚书右卫李纲为长史,但是当时还没有明确的归属;同时,李渊的从弟李神通,也在鄠县附近,与长安大侠史万宝等起兵。
于是,平阳公主派出她的家僮马三宝,去劝说何潘仁与李神通联合,归到李渊名下。何潘仁同意了,于是,何潘仁、平阳公主与李神通联合,共同攻取了鄠县。
此后,平阳公主又派马三宝劝说当时已经起兵的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群盗,归到自己帐下,这些人各率众数千人来会。当时,隋朝在长安设置有京师留守,派出军队前来讨伐平阳公主等,皆被击败。平阳公主趁势反击,先后攻下了盩厔、武功、始平等县,在作战过程中,平阳公主还申明法令,禁止抄掠。于是,关中各地很多人前来投奔。平阳公主的兵力很快达到7万人。
应该指出,平阳公主之所以很快得到众人支持,与她的身份是分不开的,她是唐国公李渊的女儿,投奔了她就等于投奔了李渊。
但是,平阳公主自己的能力与胆识也起了很大作用。因为前来投奔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比如丘师利的弟弟丘行恭,后来是吃过谋反的人的心肝的,能让这些人归附到自己麾下,不是那么容易的,同时也是很危险的。当时,在与何潘仁联合时,出于安全考虑,马三宝就率领100名卫兵前后护卫平阳公主,“潘仁入谒,。
特别是,对比一下同一时期平阳公主的兄弟和老公,就更能看出平阳公主的过人之处。
李建成当时和四弟李元吉、五弟李智云都呆在河东,逃回晋阳的时候,因为李智云年纪比较小,不方便随行,就放弃了李智云,只带着李元吉逃走了。李智云后来被隋朝官吏抓获,送往长安后被杀害,时年十四岁。李建成和李元吉逃出来以后,遇到了柴绍,李建成刚开始还试图就近投奔小贼,暂时不去晋阳,后来是在柴绍的劝说下,才坚持前往晋阳。
就算是柴绍,即使平阳公主本人催促柴绍一个人走,但是,在这种危急时刻,扔下老婆自己跑路,也多少有那么一点瑕疵。
就这样,平阳公主依靠自己的身份,以及过人的胆识,组织起了一支7万人的军队,与同在关中地区的李神通、段纶等人互相配合,站稳了脚跟。
义宁元年(即大业十三年,617)九月,李渊率军自龙门渡河进入关中,“神通、李氏、纶各遣使迎渊”,李渊专门让柴绍率数百骑兵到华阴迎接平阳公主。平阳公主亲自率领精兵1万人,与柴绍分别设置幕府,共同包围长安,号称“娘子军”,虽然这支部队除了平阳公主以外,其他人几乎都是男的。
李渊攻克长安后,正式将其封为平阳公主。因为平阳公主有军功,李渊每次赏赐的时候,平阳公主都比其他公主多。
武德六年(623),平阳公主去世。举办葬礼的时候,李渊特别命令,“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这些都是武将葬礼的待遇。有司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妇人葬礼不能有鼓吹,李渊说:
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
并命令所司按谥法"明德有功曰昭",谥公主为昭,因此,后世称之为平阳昭公主。
那么为何史书对于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人的记载却是少之又少,最终我找到了原因,而原因只有一个——她是女人!历史都是由史官书写的,而历代从事史官之职的无一例外都是男人,他们笔下怎能容得下这样一个强悍勇敢、敢与男人在马上争锋天下的女人?尤其是当时的开国皇帝唐高祖和唐太宗,他们怎能让一个女人抢去他们的功劳和光芒?这岂不是令他们颜面尽失?只可惜一代女将才、女英豪,却被埋没在了故纸堆里,让后世之人难以窥见她风华之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