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中国兵法由来已久,抗日战争中战神薛岳用此法,歼敌五万余人,改变东方战战局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兵法,这些兵法及时是在后世的诸多战争中,都被广泛使用,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中国兵法由来已久,抗日战争中战神薛岳用此法,歼敌五万余人,改变东方战战局。

我国历史上孙子兵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关于他的作者,最公认的莫过于孙武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孙武的祖先叫妫满,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了解陈公子妫完年轻有为,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姓妫改姓田,故他又被称为田完。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扩大。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困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孙武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死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为“吴人”。

孙武来到吴国后,便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杀害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

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就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他又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淫乐,不也女色,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时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隐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并请伍子胥引荐自己。终于,孙武写好了13篇兵法。这13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在后世也有许多人都受到了孙子兵法的启迪,其中抗日战争中战神薛岳就是其中一位。

薛岳于1896年出生于广东韶关市,字伯陵,绰号“老虎仔”。1907年,11岁的薛岳就考入了黄埔陆军小学学习,后又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22岁的薛岳参加孙中山新建立的援闽粤军,北伐时期屡建奇功,成为粤军“三剑客”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薛岳是歼灭日军最多的战将,长沙会战是薛岳的成名之战。三次长沙会战,薛岳就歼灭日军10万余人,在14年的抗战中共杀敌27余万人。

在三次长沙会战中,最重要的一场就是第三次长沙会战,这一战薛岳就干掉了五万日军,直接改变了东方的二战局面。薛岳能取得如此战绩,得益于他的全新战法——天炉战法。

薛岳潜心研究战法是因为第二次长沙会战的惨胜让他受到了蒋介石的批评,薛岳自己也觉得付出两个军的代价战胜日军非常不值,于是仔细思考破敌之法,最终他结合对孙子兵法的领悟创造出了天炉战法。天炉战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日军引诱到围炉的中心,然后调集重兵进行围歼战。

当时长沙是日军一心想占领的城市,最适合作为天炉战法的中心。于是在1941年12月24日,薛岳调集30万大军,准备和日军司令官阿南惟几的14万大军决一死战。

薛岳让罗卓英带19集团军拦截赣北的敌人,同时让杨汉域带领第27集团军狙击正面战场的敌人,随后让第30集团军以及其他师一级别的军队埋伏在长沙城外,然后将最关键的守卫长沙城的任务交给了泰山军第十军的军长李玉堂。薛岳自己亲口说,天炉战法能否成功的关键,就是李玉堂能不能把日军拖在长沙城内,坚持到大部队完成合围。

这一战中,每一支参战部队都出色的完成了自己应当承担的狙击任务,战斗情况空前激烈,让日军前进的步伐非常缓慢。尤其是李玉堂,他用手下有限的部队拖住了成倍于己的敌军,为整个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薛岳在战前部署的各个军队都按计划向长沙城靠拢,最终完成了对日军的合围,终于在1942年1月15日举得了最终的胜利,一举拿下了歼敌五万六千余人的光辉战绩,这也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场胜利。

此战之后,整个东方的战局都受到了影响,要知道当时英美在东南亚精心布置的防御系统已经被日军完全破坏,薛岳的天炉战法在关键时刻浇灭了日本人的嚣张气焰,极大程度上鼓舞了全民抗战的决心,也让中国在同盟国中的地位大幅度的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