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与正史中是否一致?他是不是死于孙权的阴谋?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乱世,因三国演义的推出,这一时期的众多人物被人们广为知晓,其中东吴周瑜就是其一,那么三国演义中的周瑜与正史中是否一致?他是不是死于孙权的阴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历史当中关于周瑜的记载很少,裴松之作注《三国志·吴书九》中也不到3千字,《资治通鉴》对于周瑜的记载也不过5千字,《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载:“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也就是说周瑜出身皖北的名门望族,起点是非常高的。而且记载周瑜的相貌是“长壮有姿貌”,为一个标准的美男子。并且多才多艺,“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据《三国志》记载,周瑜与孙策的相遇是因为讨伐董卓,”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于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一块,是因为兴趣相投。在那个依靠出身,拼身份的年代,实属难得。在《用兵录》中记载,孙坚的父亲以及祖父都是以种瓜为生的,孙坚成人之后,也不过是一个小县吏。

孙策记录了与周瑜的感情,“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在丹杨的时候,周瑜及时运送粮草和钱财给孙策,帮了孙策大忙。

要知道三国时期,到处打仗,根本没有人种田,相较于西汉,人口锐减了70%。据《史记.平淮书》记载“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到处都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到处都是人吃人的现象,那么多军阀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饿死的。《三国志》记载,刘备到今天扬州一带的时候,看到的是大官吃小官,小官吃士兵。袁术的部队当时把人肉风干,用来充当军粮。所以孙策才对周瑜感恩戴德,无以为报。

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实际指挥者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在其中起的作用很小,只是代表刘备到江东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起了一定作用,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事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说明这一点,周瑜利用火攻烧了曹操部分战船,使曹操南征军受到一定损失,但战争关键的因素是因为曹操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在江水上长时间颠簸,引发瘟疫等,总体上是曹操受到一定损失,南征孙权计划受到阻碍,自行撤军向北。

历史上诸葛亮和周瑜交往很少,直接正面冲突更是少之又少,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草船借箭、借东风等都是子虚乌有的夸张。至于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借机夺荆州和诸葛亮三气周瑜都与历史大为不符,荆州是孙权暂时借给刘备作为栖息之地,刘备招亲也是东吴同意的,主要是因为当时两家是联姻,关系较好。

周瑜在赤壁之战获胜后,声望天下知晓,他提出来进取西川,得到了孙权的同意。不料,当他走到巴丘这个地方的时候,却生病去世了。有人认为,周瑜是死于一场阴谋,因为凭他的能力和声望,一旦脱离孙权自立,天下尤其是孙权是没有办法制约他的。那么,周瑜之死是来源于东吴的一场阴谋吗?

对于这样的结论应该是否定的,有三点理由。

一是周瑜受过重伤

赤壁之战后,周瑜准备夺取江陵城,渡江到北岸屯驻,约定日期与曹仁大战。很不幸,在交战过程中,周瑜被乱箭射中右肋,伤势很重。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便率兵上阵。东吴士气受损,周瑜只能强打精神到军营巡行视察,激励提高官兵的士气,终于把曹仁逼退。周瑜受伤这件事情,应该是很严重,否则,周瑜不会强挨着起来巡营。这应该就是周瑜早逝的重要原因。古人寿命本来就不如现如今长,周瑜死时三十六岁,受这么重的伤,应该也能说得通。差不多的情况还有郭嘉,去世时三十八岁,还没有记载他受过很重的伤。同样的情况还有孙策,因为伤势过重(创甚),去世时二十六岁。

二是这事如果存在,一定是瞒不住

三国时期的大将以及郡守刺史,都有自己的属官和亲兵,要想用阴谋弄死一个人,这事情肯定瞒不住。原因是,这不是在东吴宫中,周瑜是死于在外任内。周瑜作为将军,有自己的亲兵;作为南郡太守,还有自己的僚属,尤其是,这个南郡衙门,是从荆州刘表这儿继承过来的,如庞统就是原来的郡功曹。周瑜死后,庞统送丧到了东吴,等到丧事结束回到南郡,他又成了刘备的属下,如果东吴人因为压力不敢说出事情,庞统作为另一个阵营的人,是没有必要隐瞒真相的。再说了,南郡旧有班底,绝不是只有庞统一人。如果这事有那么一点风声,刘备是一定会问的,当年周瑜建议孙权扣留刘备于京,刘备就问过庞统。

三是会留下蛛丝马迹

如果真是阴谋,周瑜如果觉得事情不对头,他也会给家里人或者是身边的人暗示些什么,这样就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而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根据现有的资料,周瑜不是暴死,而是病情逐渐加重而死,因为他有时间上书给孙权交代后事,这就证明他知道自己是因病而死。《三国志•周瑜传》写的是“病卒”;《鲁肃传》写的也是周瑜“病困”期间给孙权推荐鲁肃。

再有,如果史家对此有疑问,因没有确凿的证据材料不能下结论,也就是不好直接说,他门也会用暗示的手法写出,如吕后杀韩信故事。《史记》在记载吕后杀死韩信后,刘邦的反应是:“且喜且怜之”,这就证明了刘邦事前并没有安排。如果刘邦事前作了安排,他的第一反应是“放下心来”,而不是高兴,所以是喜,因为这是意外之喜。还有那个“且怜之”,如果是刘邦早有安排,那他在心理上是早已经迈过了那道坎,还有什么可怜悯的!正因为刘邦事前没有安排,所以韩信之死才是个意外之喜,而同时不免为一代人杰竟死于一个妇人之手而惋惜。回到周瑜身上,明确的记载是病死,暗示性的语言一点儿也找不到,凭什么要认为周瑜是死于阴谋?

顺便解释一下孙权和刘备的谈话,《三国志》注引《江表传》有一段记载,刘备离开京准备回到荆州,孙权亲自送别,宴会后,张昭、鲁肃离开,只有刘备和孙权两个人单独说了几句话。当说到周瑜的时候,孙权感叹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是说周瑜的文韬武略,是当今天下顶尖精英,看他的志向十分远大,恐怕不会长久地做他人臣子。这当中有两个疑问”一是孙权和刘备,已经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了吗?二是这是两个人之间的谈话,是谁把这样的谈话内容透露出来的?难道就不是刘备假借孙权之口的挑拨离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