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现的一座墓穴,解密了《水浒传》中武大郎的原型,并非“矮矬穷”而是高富帅,其职业更是与烧饼不相关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许多经典的桥段,武大郎作为武松的大哥,性格特点鲜明其悲惨的结局更是让许多人难以忘怀,然而在河北发现的一座墓穴,解密了《水浒传》中武大郎的原型,并非“矮矬穷”而是高富帅,其职业更是与烧饼不相关。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因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发,出于无奈,只得投奔外乡。后来碰到了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二人在酒楼谈天,得知酒楼卖唱父女受当地恶霸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郑屠。事后弃职逃亡,转去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
鲁智深受不了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寺中长老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开封)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当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貌,设计陷害林冲,诬陷他“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亏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才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定计,约集了其他七名好汉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郓城有个好汉叫宋江,他的情妇阎婆惜与人私通。在探知宋江与梁山强盗有来往后,她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结识了武松。武松与宋江分手后,在景阳冈上打死猛虎,成了英雄,之后去阳谷县当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莲却不守妇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二人,给兄长报了仇。事后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也转去投二龙山安身。
宋江与武松分手后,到了清风寨寨主花荣那里,不久被父亲召回,因被人告发,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幸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江执意要回家探父,又屡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几多曲折也上了梁山。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也参加了梁山聚义。最后,梁山共招募了一百零八个好汉,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招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征方腊。连年的战事,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好汉们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其中武松作为全文中重要的角色,有着许多跌宕起伏的情节,例如关于他大哥武大郎的描述:“这武大郎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上身长下身则短,清河县人见他生的短矮,起他一个诨名,叫做三寸丁谷树皮”这是小说中作者对武大郎的描述,但施耐庵后世的一封道歉信却让人们不禁对这一描述产生了怀疑。
历史上的武大郎是否真如施耐庵书中所写,是一个矮小无能被戴绿帽的男人。这封道歉信被发现与清河县的武家祠堂,信中所写似乎也解开了这传世千年的一个谜题。
原来武大郎并不是矮小无能,潘金莲也并非与西门庆苟且的水性杨花之人。小说中武大郎的故事,不过是施耐庵道听途说来的。这一切要从1996年一座古墓葬的发现说起,1996年,人们发现了一座墓碑,后被证实确为武大郎武植的墓碑。
考古人员发掘这座墓葬后大为震惊,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葬的主人公也不是小说中呈现矮小形象的武大郎,而是一具有一米八个子的尸骸,这让考古学家不得不对这一历史故事重新审视。
专家们研究后发现,生于明朝的武植不卖炊饼,也不是个矮小无能之人,他是一个出生于清贫家境中努力上进的书生,后考中进士,做了一名县令,武植清廉爱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官。而他的妻子潘金莲也没并有给武大郎戴绿帽子,这与施耐庵小说中所写可谓是天差地别,那么这传言又是从何而起呢,施耐庵又是如何听来的呢?
武植中年时候考中了明朝的进士,被委任为山东阳谷县县令。做了县令的武植勤政爱民,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收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他的妻子潘氏也不是水性杨花的女子,出身大户,通情达理,在武植没有考取进士时就对武植很是爱慕,一直不顾父母反对接济贫困的武植,嫁给武植以后勤俭持家,两人恩恩爱爱,生下四个儿子。武植的这种形象与《水浒传》中的描述有天壤之别,而相传败坏武植声誉的人,正是武植的一个好朋友黄堂。
黄堂和武植是幼时的好友,武植也曾受黄堂的帮助,后来,黄堂家里遭了火灾,无奈之下投奔到武植家里,武植夫妇热情款待了黄堂,碍于面子,黄堂只谈了自家遭遇,并没有提出希望得到帮助,满以为武植会赠予或者借给修缮房屋的银两,但是武植却只是好吃好喝款待,每天早出晚归的忙于县里的赈灾事务。这一待就是三个月,黄堂一看武植没那帮自己意思,实在待不下去了,一气之下不辞而别,路上越想越气,觉得武植忘恩负义!一路抹黑污蔑武植夫妇,这些流言恰巧传到缺乏素材的施耐庵耳朵里,于是武植夫妇被作为武大郎和潘金莲的原型写进了《水浒传》里。
但是,当黄堂回到家时才发现,自己家立起一座新的宅院,一问妻子才知道,这三个月里,武植派人来修好房子并购置了一些地产,只是没有告诉黄堂罢了!知道误会武植的黄堂想到自己一路的所作所为,后悔莫及,但是想挽回却为时已晚。
后来武氏宗族为武植修好坟墓和祠堂后,专门立了石碑写了墓志铭,提到武植夫妇“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武公……”再后来就有了施胜辰亲自上门道歉,并当场赠送与武植夫妇形象相符的画像的事。
但是这件事还是不太可信。首先武植是永乐年间的进士,但是明朝洪武到永乐年间的进士中都没有叫武植的人,就算是有,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也不可能预知后世的事。再说很多学者认为“施耐庵”乃是笔名,写的《水浒传》当时也是禁书,他的后人怎样证明是施家后人的?
所以武植因为恰巧是排行老大,夫人又姓潘,刚好符合水浒传,正好可以以此以讹传讹,施耐庵的后人道歉也不排除作秀炒作的嫌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