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卖国贼”,原来是真正的爱国者
今读《新五代史 晋臣 桑维翰传》,虽有细节,仍嫌较简略,于是又找《旧五代史》他的传记来读,读完之后,发现,这个跟着石敬瑭一起割让幽云十六州的“卖国贼”,却是个真正的“爱国者”。
桑维翰年轻时是个很励志的人物。
为啥?因为他长得丑,身子短而脸子长。别人都笑他,他却站在镜子前面说,那些身长七尺的所谓男子汉,怎么比得上有一尺长的脸的我桑维翰呢?
人长得丑还算了,姓也姓得不好。去考进士,负责考试的官员居然觉得桑与丧音近,不想让他考。
天哟,这给怪他吗?要怪,也只能怪他爸他爷爷啊。有人劝他,认命吧,想功成名就,也不只考进士一途嘛,他却不改其心,还写诗明志,终于考上进士。
后来他跟着石敬瑭混。石想借契丹之力,代后唐自立。向将领们问计,别人都不敢说,只有桑维翰和刘知远同意。最终,桑维翰帮助石敬瑭以极惨重的代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啥竞争,列位,你们以为当年,只有石敬瑭一人想到了借兵契丹吗?还有人啊。耶律德光,差点就答应了另一方啊。若非桑维翰跪在耶律德光大帐之前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陈情加利诱——土地割给你,金帛随你要——石敬瑭能不能做皇帝,还真难讲呢。
看到这,很多人肯定要说了,他跟石敬瑭一样,都是卖国贼——若要如此说,也不是不可以,毕竟,这在宋朝之后,已基本成了定论了。而且,他确实是个亲契丹派。石敬瑭在的时候,自不必说,跟契丹是打得火热,石重贵即位后,他也不愿晋与契丹打仗啊——为了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天下太平,就是为了老百姓不要受战火侵蚀啊。
有人又要说了,你这是狡辩,当年汪精卫就是这个借口。
要说,他二人还真不同。
安重荣上书石敬瑭,不愿受制于契丹,要跟契丹大干一场。桑维翰于是写了《七不可争疏》,列举不能与契丹打的七条理由,深得石敬瑭之心。但在此疏最末,却有“愿陛下思社稷之大计,采将相之善谋,勿听樊哙之空言,宜纳娄敬之逆耳。然后训抚士卒,养育黔黎,积谷聚人,劝农习战,以俟国有九年之积,兵有十倍之强,主无内忧,民有余力,便可以观彼之变,待彼之衰,用己之长,攻彼之短,举无不克,动必成功。此计之上者也,惟陛下熟思之”——这段,其实有更为人熟知的典故——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可灭吴也——他不是不愿打契丹,而是现在时机不成熟,打不赢——几年之后,一意与契丹为敌的石重贵为后晋所灭,证明了他论断的正确。
只是,他的计策,未能延续。后晋终被契丹所灭。以他与耶律德光的交情,投降之后,难道不会封他个大官做吗?可他却誓死也不降契丹,降将张彦泽来找他,在门外大叫,桑维翰在哪里?桑维翰喝道,我是晋的大臣,如今国家到了这步田地,正是以死报国之时,你张彦泽叫什么叫?为何对我无礼?
最终,他被贪图他家财——不必讳言,他是个大贪官——的张彦泽下令缢死。还报告耶律德光说他是自杀。德光开始不信,派人去查看,见了自缢的衣带布条绳子之类,终是信了,大表惋惜。
他因与契丹密谋而飞黄腾达,又因不降契丹而被杀身死,他,到底该如何被评价呢?
凡人摸史的 屏山石 你懂的或不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