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四世三公的有袁绍和杨修,三公究竟是何官职,又有多大?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其中谈论到背景,那么四世三公的袁绍和杨修,绝对首屈一指,那么三公究竟是何官职,又有多大?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记载:袁安在汉章帝刘烜时为司徒,儿子袁敞为司空,孙子袁汤为太尉,曾孙袁逢为司空,袁隗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称“四世三公”。而袁绍的父亲,正是袁逢。也就是说,袁家几代都世居高位。
东汉前期,是没有丞相这一职位的,可以说,三公是最高的官职了。董卓自任相国,官职类似于后来的丞相,权力也很大,地位也很尊贵,包括后来的曹操、诸葛亮,也曾位居丞相。
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下面设置九卿。秦朝的九卿是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
既然不再实行分封制,那么中央机构的设置就要相对全面,需要有管政的,也要有管军的,光有管理的职位还不够,还得有负责监督工作的,这三条便是三公的工作内容。丞相是百官之长,即所谓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负责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在中国秦汉时期是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御史大夫则主要负责监察事务。
三公之名,古已有之。西汉早期,朝中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位高官,故有人称其为“三公”。这就是关于“三公”最早的解释。
丞相,有时称“相国”,乃汉朝承秦而置。秩万石,“金印紫绶”,地位最高,为汉初第一高官。“掌承天子,助理万机”,几乎无所不统,权力也最大。根据《后汉书·百官志》的记载,丞相府中有“百官朝会殿”,皇帝与其议论国家大事,还要亲临其殿。除此之外,丞相还执掌全国的行政事务以及官吏的考核任免大权。
这种局面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才有所变化:武帝初年,外戚田蚡为丞相,他凭借皇帝舅舅的身份不断扩大丞相的用人之权,引起汉武帝的不满。此后,为夺取丞相的权力,武帝以大司马、大将军参议机密大事,以分割丞相手中的权力。所以自武帝之后,丞相虽然名义上仍是百官之首,但实际权力已大大削弱。到了汉哀帝时,丞相更名为“大司徒”,地位在大司马之下,为第二位高官。
太尉亦承秦制,俸禄与丞相相同,“秩万石,金印紫绶”。但地位次于后者,为第二位的高官。职权为专管武(军)事,从制度上说,权力也很重。但由于当时丞相无所不统,武事亦在其职权范围内,因此在丞相权力最大的那段时期,太尉一职并不常设。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在汉武帝之前担任过太尉一职的,仅有卢绾、周勃、灌婴、周亚夫、田蚡五人。从汉初设太尉之职,到武帝建元二年废除,共六十七年,其中这五个人担任太尉的时间一共才二十二年,约为三分之一。
由此可见,太尉一职在当时并未成为常态。到汉成帝时,因外戚王莽以大司马之职不断扩充权力,以至代太尉掌管武事,并被授予银收官署,自此成为实职。后到哀帝一朝,王莽的权力达到顶峰,其所担任的大司马一职也位居大司徒(原丞相)之上,成为第一位的高官。
御史大夫同样是承秦而来,“秩中两千石,银印青绶”,地位稍低,为汉初第三位高官。职权为监察百官,可以说是“副丞相”,权力也较重。但从所享的俸禄及印绶来看,与丞相、太尉并不属于同一等级。在古代,通常把官员分为公、卿、大夫、士四个等级,其中丞相、太尉属于“公”级,御史大夫仅属“上卿”级。
但是,由于太尉并不常设,御史大夫做为丞相副手,在百官序列中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权力也不可谓小。到汉成帝时,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金印紫绶,禄比丞相”,其地位才升级为“公”级。但仍位居大司马及大司徒之下,为第三位高官。
人们通常所说的位极人臣,指的是做官做到“三公”位置。唐宋明的官制都规定,上朝时,三公站第一排,宰相和亲王站第二排。
王爷不是官职,也不属于行政体系,它是一种爵位,可以世袭。常见的爵位为:公、侯、伯、子、男五种。西汉时,设置王爵,刘邦之后,历史上多数时期,只有皇室才可获得王爵。
王爷,虽然不是行政官员,但是因为代表着皇室尊严,地位也是高于丞相的。丞相见了王爷,要主动行礼,并且还要避让。但是,因为皇帝的猜忌,王爷大多只能清闲度日,不得参与国家大事。既无实权,也无荣誉。
和三公、三孤、王爷相比,丞相的地位或许略逊一筹。
但是却是真正掌握实权之人。历史上,先秦时期,有相、相国等类似于丞相的官职,秦朝才正式设置丞相。后来,到朱元璋废除皇帝之前,历朝都有丞相这一官职,用来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因为受到皇权的忌惮,丞相的权力逐渐缩小。汉朝时,有左右丞相。唐朝时,设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相当于丞相。唐高祖李渊时,有丞相19人。到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丞相多达29人。直到明朝朱元璋,丞相这一制度彻底推出历史舞台。
虽然,受到皇权制约,丞相的权力逐渐变小。但一直以来,丞相都是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是百官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