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明朝状元因长得丑被降为榜眼

在古代,科举考试对很多人都有深远的意义,很多人将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当做自己毕生的追求和梦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的出现,可以说是彻底地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被世族垄断的当官制度,很多社会中下层有才学的读书人也有了施展才智的机会。但有些皇帝选状元的方法确实有些哭笑不得,明朝有个状元就因为外貌长得丑被降为榜眼。

考个状元也看脸?!

太祖朱元璋虽然长得不怎么样,但他本人对状元的颜值要求还挺高,在他看来,状元是脸面,必然不能对不起观众。

郭翀,字子翔,博学有文才,1371年参加科举考试。考完成绩一揭晓,果然高中第一名。因为这一任状元是大明朝的第一位状元,朱元璋也是相当重视。成绩揭晓,朱元璋立马想和状元谈谈心,可见了面才发现状元有些貌丑,于是就赤裸裸地把他降为榜眼,而长得比较英俊的吴宗伯则被选为状元,简直了……而朱元璋作为太祖皇帝,他的举措都有长期的示范作用,后来明朝的很多皇帝钦点状元都要看脸。

胡广,明朝文学家、内阁首辅,为1400年庚辰科状元。这一年,胡广与同乡王敬止在金陵参与殿试。试官议定,本由王敬止夺魁,但因为王敬止其貌不扬,被建文帝黜为第二名榜眼。据《明史》记载,当时正值靖难之役,胡广文章中有“亲藩陆梁,人心摇动”语,于是天子钦点为庚辰科进士第一甲第一名状元,并赐名靖,授翰林修撰。

施槃,1439年己未科状元,也是明朝开国后苏州府出的第一名状元。当年廷试时,明英宗本拟昆山人张和为第一,又不放心他的外表,于是就暗地里派了一小黄门到张和的寓所侦视,发现张和一眼有疾,于是就改英武俊朗的施槃为第一甲第一名,当时施槃年仅23岁。

[page]这样选择状元的方法,也影响了后世通俗小说里人物的设定,许多小说里的状元长相俊美。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博览经史、精熟武艺的黄巢考中武举状元,,但僖宗嫌其貌丑,不肯用。在《钟馗全传》里,钟馗因相貌丑陋,应试不中,碰死金殿……

太随意!崇祯抓阄选状元

历史上有个皇帝选状元的方法很随意——抓阄,这个皇帝就是励精图治的崇祯。

1628年的科举考试是崇祯上台后组织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因此格外上心。为了选拔真正的人才,他亲力亲为地阅卷、面试,他看了很多份卷子,究竟确定谁为状元,始终拿不定主意。最后他想了一个办法——抓阄。

崇祯将状元候选人的名字抄下,做成阄,放到罐子里,用金筷子去夹,夹出的第一个是刘若宰,他不甘心,重夹,夹了三次,所得的都是刘若宰,简直就是天意……

虽然有“天意”的成分在,但刘若宰确实也挺有才。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熟读经史,学识渊博,文思敏捷,还擅长书画,楷、行、草书均精绝。民间传说刘若宰其貌不扬,但心地善良,又风趣幽默,机智诙谐,为民做了很多好事。他常向朝廷举荐智勇忠贞的人才,明末名将史可法由安池道监军升为安徽巡抚,就是因为他的举荐。此外,刘若宰还是个大孝子,崇祯十一年秋,遇其母病重,5次上疏请求归养,十三年正月母亲病死,没几个月,他也因劳疾去世,终年46岁。

与崇祯皇帝抓阄选状元的方式相比,那位看脸降考生等级的皇帝,还不至于这般荒唐。

免责声明: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文字内容由网络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