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岳飞同为南宋中兴四将,此人死后却跪在岳飞墓前近千年,这是为什么?
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着著名的将领,其中南宋时期有四位将领被称为中兴四将,今天小编说的这位与岳飞同为南宋中兴四将,死后却跪在岳飞墓前近千年。
张俊,字伯英,本为凤翔人,在小的时候就擅长武艺,作为弓箭手参加了对西夏的战争,在之后和金军的作战中败退,但率领了几百人成功的突破了重围,因此被嘉奖,此后更是一路镇压农民起义军,官至拱卫大夫。而他的真正发迹还是在苗刘之乱中,公元1129年,赵构在杭州被苗、刘二人挟持,张浚决定跟随诸将前往杭州勤王,并最终拥护赵构再登帝位。在对金的作战中,张俊一直坚持应当和金军作战,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大战伪齐,也因此被赵构比作自己的左右手,此后更是和韩世忠分别负责江防,使得金军不能过江,可见其领兵有道,张俊的军事巅峰还是在柘皋之战中,在这场被记录到为中兴十三战功的战争中,张俊率领部下奋勇杀敌,捍卫了南宋的疆土。
由此看来,张俊乃是一名战功赫赫的大将,又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的问题呢?
绍兴年间,张俊先后平定李成叛乱,阻击伪齐、金军的南侵等。
岳飞受诬陷,张俊参与其中,和秦桧、万俟卨等人促成了岳飞的冤狱。
张俊与宋高宗赵构的关系,是一种有功有恩、唇齿相依的关系。当年,北宋灭亡,宋朝的正规军被打得七零八落,赵构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身边却既无兵又无马,是张俊等一班人率军来投,才有了赵构最初的一点军力支撑。
徽、钦二帝被俘到金国后,又是张俊,第一个劝他自立为帝,张俊因劝进有功,被赵构重用为御营前军统制,视之如亲信。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逼迫赵构下台,架空皇权,拥兵自重,又是张俊,与韩世忠、刘光世等率兵勤王,打败苗、刘,使赵构得以复辟,对于赵构,张俊有勤王之功。
赵构虽然自立为皇帝,但金兵从他登基的第一天开始,就发动了斩首令,他逃到哪,金兵就追杀到哪,又是张俊,一路保卫,率军阻击金兵,使赵构有了逃跑的机会,保住了卿卿性命,无疑又有救命之恩。
因此,赵构视张俊为功臣,高官厚禄,不断加封,特赐他“安民靖难功臣”之号,封少傅,又加太傅、广国公、益国公。
赵构对张俊如此厚爱,张俊自然感恩戴德,肝脑涂地、万死不辞。赵构通过赔款、纳地、称臣的投降条件,得到了与金兵和谈、得一夕安寝的资格,但要投降,当然要息战停兵,当然要收兵权,所以先后罢了张俊、韩世忠、岳飞的兵权。但由于金兵和谈中有剪除岳飞的附加条件,在赵构的示意下,张俊便十分听话地开始揭发岳飞。
张俊揭发了岳飞两条,一是说在收兵权过程中,岳飞派人送信给韩世忠,说朝廷要收拾韩世忠,让他有所准备,有串联之事;二是诬陷岳飞主张放弃山阳,有惧敌之举。这两条罪状,直接把岳飞送上了绞刑架。后来,张俊后来又受封封清河郡王,是南宋大臣武将中生前封王的极少数人之一。
在我们的眼中,作为抗金的名将,张俊应当是和岳飞、韩世忠等人坚定的支持对金作战的,而张俊前期虽然为南宋立下了赫赫的战功,但是在后期主动依附奸臣,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而不是解决国家的困难,使得张俊的前半生的功劳化为乌有,那么让他跪在岳飞庙中,被人们唾骂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而作为后人的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是复杂的个体,具有多重性,绝对不是简单的几个词语就能够概括的。虽然他可能有过辉煌的战功,但是也极有可能因为贪婪,便忘记了自己应该肩负的责任,沦为残害忠良的奸臣。
也许是恶有恶报,他的结局并不好,张俊为人粗鄙,贪财好色,曾长期、大量占有他人田产,大肆兼并国有土地,时人谓之“占田遍天下,而家积巨万”。
有皇帝的宠信,张俊愈发有恃无恐,贪得无厌,其家有良田一百多万亩,每年收取的租米高达六十万斛(一斛为十斗),这笔收入相当于南宋绍兴府财政收入的两倍多。
张俊通过巧取豪夺等手段,占有诸多宅院、园林,每年房屋的租金就高达七亿三千万文钱。
《夷坚志》记载:绍兴十七年(1147年)八月的一个深夜,盗贼溜进了张俊家,张俊发觉之后,不但不惊慌,反而当成了一种热闹。
原来,张俊把家里的银子铸成了六个重一千两的大球,盗贼根本无法搬走,张俊把大银球称作“没柰何”。
张俊不去制止,和家丁一起躲在暗处看热闹。
面对张俊的嚣张,这伙盗贼其实早有准备,一伙人装作抬大银球,另一伙人盗走了他家的珍珠美玉、金银器物。
张俊除了贪财,还有一大嗜好,就是喜好女色,自己家妻妾成群依旧不满足,时不时去外面沾花惹草,甚至还强抢民女。
某一次,为了争夺妓女周氏,张俊斩杀了宗室赵叔近。
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七月,张俊病逝,时年六十九岁,朝廷追封其为循王,谥号“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