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哙上演禅让闹剧 结果差点国破家亡 燕昭王绝境逆袭 任人唯贤 燕国重新壮大强盛起来
燕王哙是战国时期燕国第三十八任国君,燕王哙继位后,重用国相子之改革,后禅位于子之,导致太子姬平联合将军市被发动内乱。国相子之平息内乱。公元前314年,齐国趁机入侵,燕王哙被杀,国相子之成擒。燕昭王在赵武灵王护送下,回国继位。
燕国偏居一隅,东边是茫茫的渤海,南面是强大的齐国,西边是强大的赵国,背面是强大的匈奴,可以说除了大海,燕国的周围全是虎视眈眈的敌人。与很多君主一样,燕王哙刚上台的时候也曾雄心万丈,想成就一番经天纬地的功绩来彪炳青史。当时的战国群雄,都纷纷采取了变法改革的手段来是国家富强和壮大,燕王哙也打算照猫画虎。
他经过多方寻找,发现了子之这个人才,再经过长时间观察,他发现子之这个人可堪大用,于是就任命子之为相国。这个子之还真不是凡夫俗子,经过他的大力整顿,贪腐现象被遏制,各个部门顺利运转,燕国朝野上下的面貌焕然一新。燕王哙感觉自己比周文王得到姜子牙还高兴,渐渐的就把更过的权力都交给子之,自己乐得清闲和享受,毕竟甩手掌柜是人人都愿意当的。
坏事就坏在多嘴的人身上,当时有一个叫做鹿毛寿的隐士开始向燕王哙进言说:“大王德比尧舜,功过商汤。但是我听说古代的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无私,宁愿把天下和权力交给其他人。比如尧把权力交给许由,虽然许由并没有接受,但是这个过程中,尧的美名就天下尽知了。
现在咱们燕国有一个圣人就是您,还有一个贤人就是相国子之。您为什么不尝试把天下让给子之呢,因为子之肯定不会接受,但是您的品德就赶上尧了。”已经变得自满的燕王哙觉得自己已经是天下圣人了,经过鹿毛寿的鼓动,虚荣心立刻膨胀起来。他想,反正子之也不会接受我的权力,何不做做样子给天下人看看呢。
于是,燕王哙就把权力交给子之,美其名曰“禅让”。燕王哙本来以为在子之客气客气就算了,哪知道子之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这下弄的燕王哙进退两难了。好在子之对燕王哙还不错,虽然地位显赫了,但是他并没有把燕王哙踩在脚下。这时又有人对燕王说:“大王,您的交权不彻底呀。虽然国家托付给了子之,但是官吏的任用还是太子平说了算,所以这个国家实质上还是太子掌握。”
已经在云里雾里的燕王哙又下达指令,燕国的官员凡是俸禄超过300石的,都要把印信交给子之,以后的任免由子之决定。这下可好,子之就成了真正的燕王了,他开始百分百的行使国君的权力,再也不把不把燕王哙看在眼里。而燕王哙已经年老昏庸,沉浸在“圣人”的光环中沾沾自喜。
再说太子平,本来只要他再等几年,燕国就是他的了,现在凭空出了个子之把王位抢走,这事放在谁身上也不能接受。一山不容二虎,于是太子平和子之的内战爆发了。这场内战耗时数月,死者数万,百姓和士兵也离心离德,燕国好不容易得来的大好局面彻底沦丧。这都是燕王贪慕虚荣导致的恶果呀!
祸不单行,早已对燕国垂涎三尺的齐宣王在孟子的怂恿下,打着为燕国平定内乱的旗号一举攻占燕国都城。混账的燕王哙、野心的子之和不忿的太子平全被杀死。某种程度上来说,燕国已经亡国了,只是由于各路诸侯不愿意看到齐国独吞燕国,纷纷向齐国抗议,齐宣王才撤回了军队。一场禅位的闹剧,终究以悲剧收场。
当时诸侯国之间为了使某种协定不被破坏,往往采取互派人质的方式,这样任何一方都不敢轻易毁约。在燕国“亡国”后,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燕国的一个叫“职”的公子送回燕国,这倒不是赵国看燕国可怜,而是为了控制燕国才扶持一个新燕王,让燕国亲赵而已。这个叫“职”的公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燕昭王。燕昭王顺利继位,有赖于其他诸侯国的支持,尤其是秦国和赵国。
赵武灵王便命大将乐池,护送公子职回国,父亲燕王哙的眼里,这个儿子并不召他喜欢,年幼的时候,他就被父亲送到韩国做人质。但是太子平却不答应,于是公子职和太子平为了燕王之位展开了争夺。在战争之初,公子职处于被动,毕竟他在燕国的根基浅,没有什么人支持他,大多数旧臣都是太子平的嫡系。
这时候一个女人挺身而出,发挥了关键作用,她就是公子职的母亲易王后。她为了自己的儿子,让父亲秦惠文王出兵,秦惠文王从自身利益的考虑,选择了支持自己的女儿和外孙,秦魏两国联军击败了太子平的部队,太子平被杀,公子职继位为燕昭王,属于这位伟大君主的时代到来了。
没有人才就没有发展的可能。燕昭王意识到人才对于燕国复兴的重要性,于是他请教燕国老臣郭隗。郭隗说:“现成的人才我找不到,不过可以让人才自己送上门来!”燕昭王说:“愿闻其详,请您教我。”郭隗说:“有一个君主曾经想找千里马,便找到一个人,这个人向君主要了很多赏赐便去求千里马。
不久之后,他用千金买了千里马的骨头回来,君主大怒说:‘我要的是千里马,不是骨头!’这个人说:‘我用这么多钱去买千里马的骨头,那些拥有千里马的人,知道你如此重视千里马,难道不会主动送过来讨取风尚吗?’果然不久之后,就先后有人送来了几匹千里马。”燕昭王听后说:“我懂您的意思了。”
随后,燕昭王命人给郭隗建造了一座新的府邸,并公开拜郭隗为师,并修筑了黄金台礼待天下士人,天下人听说燕昭王如此敬贤,便纷纷来到燕国。其中最为有名,对燕国发展帮助最大的非乐毅莫属。
乐毅是名将乐羊的后人,自幼熟读兵书,但在赵国仅仅担任一名小吏。他出使燕国的时候,燕昭王用客礼接待了他,乐毅十分感动,便留了下来,燕昭王随即任其为亚卿,委以国政和兵权。信任是最大的褒奖,赋权是最大的肯定。燕昭王把燕国的国运交到了乐毅手里,乐毅不负君望,协助燕昭王修明法令、整肃吏治,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和考核;制定了以能力授予官爵的用人选择,摒弃了任人唯亲的落后守旧传统;建议燕昭王对于遵守法纪的社会下层百姓,给予一定优惠政策。
通过这三个办法,燕昭王获得了燕国上下的支持,燕国的国力一天天强大起来。在军事上,乐毅加强对燕国部队的训练,侧重于战法和纪律的训练,迅速提升了燕国军队的战斗力。
乐毅告诫燕昭王,齐国是强大的,不是燕国一国之力可以对付的,必须联合其他国家一起伐齐才有获胜的把握。利用齐王的贪婪,燕昭王和乐毅定下计谋,诱使齐国灭宋,触怒了秦国和赵国,乐毅趁机游说秦赵共同伐齐。五国联军在乐毅的指挥下,济水一战击溃了齐军,并顺势占领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一次换到了齐国几乎亡国。
面对乐毅的胜利,很多人在燕昭王面前搬弄是非,其中就包括了太子,燕昭王选择了信任乐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对大臣和太子说、“乐毅替我们报了灭国之恨,这样的功劳给予多大的赏赐都不过分,就算是他要做齐王我也不会反对。”然后让人持符节拜乐毅为齐王,这份气度和胸襟就是燕国能够从弱小到强大的原因所在。
对于乐毅的绝对信任和重用,是燕昭王能够振兴燕国的根本原因。在燕昭王的身上,我看到了战国首霸魏文侯的影子。无奈燕昭王死后,继位的燕惠王对于乐毅心存猜忌和不满,导致燕国走向了没落和沉寂,燕昭王建立的燕国黄金时代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