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古代野史

古代野史

三国东吴君主孙权,都欣赏和鄙视过哪些重臣呢?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最后著名的乱世,其三位君主可以说各有各的特点,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三国东吴君主孙权,都欣赏和鄙视过哪些重臣呢?

鄙视的重臣

第一位:杨仪

杨仪此人,性格有着极大的缺陷。他本是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背主转投关羽。后来关羽遣其至成都,深受赞赏,提拔他为尚书。然而,因为性格小气,而与不和,被改掉为弘农太守。

刘备死后,杨仪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北伐,其才干颇得诸葛亮看重。在北伐期间,杨仪与一直不和。诸葛亮死后,杨仪声称魏延意欲谋反,将其诛杀,而后指挥大军撤回蜀国。

诸葛亮生前已有密奏,认为杨仪性情急躁狭隘,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被任命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而杨仪只是被任命为中军师。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杨仪整日,多出怨言,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刘禅听闻此事后,将杨仪废为平民,把他流放到汉嘉郡。但杨仪仍不自省,又上书诽谤,言辞激烈,最后下狱,自杀身亡,最终落得个作茧自缚的下场。

而孙权之所以看不上杨仪,恰恰是因为杨仪气量狭小、自视甚高、而且反复无常之故。

第二位:魏延

魏延是刘备在世期间极为欣赏并重用的一员大将,但与杨仪相似的是,他的性格也有致命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性格高傲,性情极恶。

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屡屡不听诸葛亮指挥,甚至是当面顶撞诸葛亮。尽管他提出的蜀军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但一向用兵谨慎的诸葛亮对此是绝不会采纳的。这本是一件小事,却在魏延心里成为了一道永远过不去的坎。

更为致命的是,魏延与当时的长史杨仪一直不和。二人性格都有缺陷,互不相让,于是形成了势同水火的局面,魏延甚至有许多次要拿刀杀死杨仪。这些日积月累的矛盾,埋下了日后这两人你死我活的命运。诸葛亮死后,杨仪便以魏延意欲谋反的名义将魏延诛杀。而杨仪,不久也因为多出怨言而被刘禅下狱。

而孙权之所以看不起魏延,或许正和看不起杨仪的原因一样。孙权真正欣赏的人,是那些人格健全而又才能卓越的人,显然魏延和杨仪都做不到此点。

正如上文所述,孙权曾经亲口说过这样一番话:“杨仪、魏延,牧竖小人也。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这番言语,可以称得上是孙权对杨仪和魏延内心鄙视的直接证据。

欣赏的重臣

一,潘璋

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为人爱赌好酒又贪财,早年贫穷,常向酒馆赊帐买酒,说他日归还。孙权欣赏他,令他招兵买马,得到百多人,于是任他为将领。讨伐山贼有功,任为别部司马。

之后,因在巿集中杀奸党,令盗贼不敢再来,慢慢有了名声,被迁为豫章西安长。潘璋在任时,贼人都不敢入境。后建昌县为贼扰乱,潘璋转住建昌就职,一个月已平定乱事,聚集散民,得到八百人,率领他们回建业。

公元209年,孙权率兵攻合肥,遇上张辽等猛将,陈武战死,徐盛和宋谦手下逃走,殿后的潘璋斩杀逃兵,令士兵回再战。219年,孙权再征荆州,潘璋与朱然截断关羽后路,于临沮至夹石间,遇上关军,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擒获关羽、关平及都督赵累等。孙权拜潘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在著名的夷陵之战中,他杀死大量敌军,被封为平北将军、襄阳太守。

公元223年,魏将夏侯尚等围攻南郡,造浮桥,他率军到魏军上流五十里,割下数百万束芦苇,缚成大筏并放火,顺河水而下,烧毁浮桥,迫使魏军撤退。

潘璋晚年生活奢侈,有僭越之嫌,更曾杀人夺财物,被弹劾,但孙权念在他的功劳而没有计较。死后,妻子继续居建业,封食客五十家,儿子却因为没有成就被流放。

虽然名气不响,但作为一个将领,他功绩实在不少,只是在《三国演义》中,因为提前战死,而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发挥。以个性来说,贪财又粗暴的潘璋,品德绝对有问题,偏偏他这种个性十分适合率领小军团,亦有率领军队之才,遇上真正用人唯才的孙权,如鱼得水,屡立奇功。

然而孙权欣赏的重臣虽然多,但是却没有一位和他如兄弟般的。

孙策死的时候,将弟弟孙权托付给两个人——张昭周瑜,还说了“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话。孙策去世,张昭“下令各属地官吏、内外将官,让他们各自奉行职守”,同时告诫孙权不要只顾得哀戚悲伤,而是要赶紧出来视事。当时的东吴政权,虽然说是一个“独立”的小朝廷,但孙策一死,分崩离析的局面随时都会出现。外部除了“天下鼎沸”这个大的局面,内部更是“群盗满山”,东吴政权这条航船随时都可能倾覆。更重要的一点,孙策还没有称王,一些手里有兵又有地盘的太守、将军之类的人,随时都有可能自立。这个时候,不要说张昭的忠心究竟如何,就是张昭的能力稍有不及,孙权这个政权都不知道该怎样延续下去,毕竟这时候的孙权还没有表现出他父兄那般的才能。否则,孙策也不会说:“如果这个弟弟不行,你就自己干吧!”这句话耳熟吧?没错,刘备对诸葛亮也说过,搞不好还是跟孙策学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顾命大臣,和孙权这条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孙权初次设置丞相,东吴众大臣都认为非张昭莫属,结果孙权两次任命都不是张昭。那理由更是一个笑话,说是丞相事情多,不是用来优待人的!仿佛张昭根本就干不了丞相,让他干属于优待似的。最严重的时候,孙权更是按着刀和张昭说话,威胁说害怕失手杀了他。结果人家张昭说,我知道我的话你听不进去,但我要竭尽自己的“愚忠”!因为这是太后和桓王(孙策)顾命遗言时时在我耳边响起的缘故。还说,太后和桓王是把你托付给我,不是把我托付给你。

孙权和张昭这条友谊的小船为什么说翻就翻?关键两点,一是张昭不让孙权干那些和猛兽搏斗、彻夜饮酒等轻狂之事;二是赤壁之战前张昭“权迎曹操”。这后一条需要说两句,你孙权既然是征求意见,人家就应该说出自己的主张,主张投降不一定就是为了他张昭自己;你孙权以为投降不好,可你自己为什么在此后形势更好时还要投降曹操?关键不是张昭这个主意好还是不好,而是孙权心中有另一个算盘。对此本博有专门论述,不再重复。类似的情况,官渡之战前,曹操手下有些人,写信给袁绍“通款”,这要比主张投降严重的多吧?可是胜利后,曹操一把火把这些信烧了。都说曹操是一个“奸雄”,可这件事孙权还真比不上曹操这个“奸雄”。

周瑜也是孙权的顾命大臣之一。周瑜是最早以臣子对待君主的礼节来对待孙权的,周瑜死后,孙权穿上丧服为周瑜举哀。看起来这条友谊的小船是一生都没有翻船了,问题在于两件事,一是赤壁之战前,孙权为什么不赶紧把周瑜调回来,非要等着鲁肃提醒?二是赤壁之战后,孙权决定让周瑜和刘备一起进攻蜀地,为什么周瑜死后这个计划就不再实施了呢?只因为周瑜死的早,这些疑问也就无从解答。假如周瑜能够活得长一些,联系到前面的张昭和后面的陆逊,孙权周瑜两人这条友谊的小船,会不会也是说翻就翻呢?

鲁肃是周瑜介绍、推荐给孙权,后来接替周瑜领兵。鲁肃初见孙权,提出了“不与曹操直接对抗、鼎足江东,静观天下之变、消灭黄祖,进攻刘表,将长江完全据为己有,然后再称帝图谋天下”,这可以称得上是东吴版的“隆中对”,比诸葛亮的还要早。功绩是促使孙权下决心抗曹,并让他召回周瑜授予军事指挥权;最早预见了刘表死后荆州可依靠的力量只有刘备,并和诸葛亮共同促成了孙、刘联盟,协助周瑜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鲁肃在周瑜去世后七年病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孙权倒也给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儿要说的是孙权在鲁肃死后对鲁肃的评价上。孙权说鲁肃两个短处,一是他曾经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二是说鲁肃没有办法对付关羽,嘴上还说大话。将荆州借给刘备,周瑜是反对的,孙权不用周瑜的意见而接受鲁肃的建议,这证明他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曹操听说后,正在写字的笔落在了地上,证明这是曹操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接任鲁肃的吕蒙偷袭江陵,关羽从樊城退兵后被杀,这导致了刘备发起了夷陵之战。这次战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从此两家即便是结盟,也不能对曹魏造成任何致命威胁。从这个角度看问题,鲁肃和好关羽,也说不上是对还是不对。

是非问题可以不论,关键是,这两个短处是在鲁肃死后说出的。在一个最重要的大臣去世后,再去议论这个人的过错缺短,不是一个大度之人所为。曹操说郭嘉,如果他还在,可能就不会有赤壁之败;诸葛亮说法正,如果他还在,就可以劝阻刘备不东征。帝王在一意孤行之时,哪一个臣子能够阻止得了?曹操说郭嘉好,有一点自己揽责后责备其他谋士的意思;诸葛亮说法正好,有点儿变相揽责的意思,但这两人都用的是说别人好话的方式。人已经去了,可以盖棺论定了,一些不足和缺失,还是不说的好。鲁肃死的时候四十六岁,假如鲁肃再活十年,这些“短处”难道不会成为小辫子被揪出来吗?所以说,鲁肃和孙权友谊的小船不翻,是在于鲁肃掌兵时间短,假如时间长,让孙权感到鲁肃权力太重,两人友谊的小船也同样会是说翻就翻。

吕蒙在东吴最大的功绩是为孙权策划了夺回江陵,接替鲁肃领兵仅三年去世。临死前,孙权亲自关心他的治疗和进展情况,死后为他穿丧服,一个臣子的荣耀都享受到了。这条友谊的小船没有翻,也不应该没有什么可说的。只对史家行文留下一个疑问,为什么挑鲁肃的那些个短处要放在《吕蒙传》后?还说他的言谈、才华不如周瑜又是什么意思?

陆逊在《三国志·吴书十三》当中自己占有一卷,这在《三国志》当中除帝王外,只有诸葛亮有这个待遇,可见这个人在三国当中是多么的重要。陆逊最重要的功绩是取得了吴蜀夷陵之战的完全胜利,从此蜀国再也没有能力向东用兵。陆逊从魏黄初元年(公元220)代替吕蒙领兵,到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去世,任东吴要职达二十五年。先后任荆州牧、上大将军、右都护,后官至丞相。官位的一步步提升,时间又是这样的长,看起来这条友谊的小船该是够稳固的吧?且慢!赤乌七年(公元244),孙权所立的太子孙和与鲁王争夺继承权达到了公开化的程度,朝中大臣也明显的分为两派,纷纷安排自己的子弟前去依附。陆逊觉得高官子弟应该凭才能得到升迁,为此还得罪了另一个权臣,因而被人诬告。实际上,孙权这时候已经有了废太子之念,而拥护太子的一派官员就让陆逊出来规劝孙权。陆逊写信给孙权,说明了嫡庶之间是有分别的,反对废太子另立。陆逊还要求回到都城当面向孙权陈说,孙权根本就不予理睬。不仅如此,孙权还把陆逊的几个外甥定罪流放,将给陆逊写信的人关进监狱,同时还派人前去责备陆逊。就这样,孙权君臣最长久的这条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孙权真的是因为陆逊参与太子之争吗?恐怕未必。立嫡立长,这是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陆逊坚持不废太子并没有错,何况他还坚持不要官员的子弟选边站。关键是,陆逊长期掌兵,他死后,他儿子陆抗带领着属于自己的五千“陆家军”为父亲送葬,到了京城就被控制了起来。等到派去的宦官把他人诬告的二十条罪状说出来,陆抗一一做了解答,孙权这才饶过了他。后来孙权说他听信了谗言,对陆逊的“君臣大义不厚”,可是这条君臣友谊的小船已经翻了,难道不是削弱臣子权力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吗?

陆逊“愤怒痛恨”而死后,最终太子也换了,皇后也变了,也就是说,在孙权父子、夫妻之间那条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了。

孙权君臣友谊的小船为什么说翻就翻?

封建社会,君臣关系就是一种失重状态,君重臣轻,这是一种历史形态,谁也改变不了。有的臣子即便是拥立新君有功,但君主一旦即位,他的分量也是难以和君主相比,比如春秋时期吴国的那个夫差和伍子胥。不管是大船小船,要想一直向前航行,就必须保持相对的平衡,否则就要翻船。既然君臣之间轻重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又怎样保持这种平衡使这条友谊的小船不翻沉呢?这就需要君主给臣子那一侧放一块压仓石,这块压仓石就叫做“信任”。你撤掉了这块压仓石,臣子还能不落水吗?臣子落水,这条友谊的小船还能不翻沉吗?当然也有臣子使这条友谊的小船翻沉的时候。臣子取得这块压仓石的途径是显示才能和忠贞,当他跳船了,或者是看见有他船从旁边经过跳帮了,这条友谊的小船也是会说翻就翻的。但孙权的臣子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

孙权君臣友谊的小船为什么说翻就翻?关键在于他没有一统天下的胸怀,容他人的度量。在张昭问题上他和哥哥孙策有一个比较。张昭是江北彭城人,这让一些北方籍的士大夫在上书时,会专门把一些功绩归于张昭。张昭想藏匿不报,怕有私情之嫌;呈报上去又觉得不合适,可说是左右为难。孙策听说后笑着说,从前管仲做齐国相,人们开口仲父,闭口仲父,齐桓公却为争霸天下的人尊崇。现在你很贤能,我重用你,这个功名难道不属于我吗?由此看来,孙权不要说没有齐桓公的胸怀度量,就是和他哥哥也没法相比。这就是孙权君臣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原因所在吧!